天天看點

最強小米工程師,喜提雷軍百萬美元年度技術大獎

1 月 10 日,在北京小米科技園,雷軍為 10 名工程師頒發了 2019 年度技術大獎,為概念手機 MIX Alpha 打造環繞屏的技術團隊獲得了這一獎項。

最強小米工程師,喜提雷軍百萬美元年度技術大獎

1 月 10 日上午,小米科技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雷軍為 2019 小米年度技術大獎頒獎。

這是自 2019 年小米設立技術委員會以來,首次為公司優秀研發者發放如此級别的重獎。

「年度技術大獎評審的條件第一是創新性,第二點是領先性——必須是世界一流的級别。當然獲獎的技術要符合小米的核心戰略,」小米集團副總裁、技術委員會主席崔寶秋介紹道。「我曾經給雷總講:我們甯缺毋濫,不能随意獎一個。」

獲得百萬美金獎勵的技術團隊

在小米科技園,我們見到了 MIX Alpha 環繞屏研發團隊成員、項目負責人韓高才,他向我們介紹了 MIX Alpha 從 ID 設計、架構,再到螢幕與軟體的開發曆程。

本次獲獎的小米 Mix Alpha 環繞屏技術團隊成員共 10 人,他們來自國内多所大學,平均年齡為 35 歲,入職小米的平均時間僅為 2 年零 8 個月。MIX Alpha 環繞屏的研發團隊,代表着小米的工程師年輕、極具自我驅動能力的氣質。

最強小米工程師,喜提雷軍百萬美元年度技術大獎

獲獎的十名小米 MIX Alpha 環繞屏研發成員。

開發小米 MIX Alpha 螢幕的團隊也非常「年輕」,韓高才向我們介紹了這項技術的攻關曆程:「自 2018 年 8 月開始,工程團隊論證了手機開發的大方向:我們希望做到世界第一的屏占比——并且跳出所有其他廠商比拼的正面屏占比,直接向整機屏占比努力。在堅定了方向之後,我們進行了大膽假設和小心求證的過程。」

在 9 月正式釋出的小米 MIX Alpha 做到了三個驚人之處:環繞屏的完美貼合,在這種條件下容納支援 5G 通信的多組天線,以及支援多角度互動的 UI 系統。

「在研發過程中我們都擁有很高的自由度,但這些努力必須具有可操作性,這決定了最終的結果是一個藝術品還是一個産品。」韓高才說道。

在小米内部,折疊屏和環繞屏手機是同步進行研發的。對于 MIX Alpha 項目組來說,除了公司内部,可能還面臨着同行競争的壓力。工程師們直到釋出前都在擔心「正在研制的産品,可能已經擺在了别人的桌面上」,不過他們最終實作了第一。

讓雷軍、崔寶秋發出重獎的小米 MIX Alpha 5G 環繞屏手機自去年 9 月 24 日釋出以來,一直讓人備受期待。這款手機采用的「環繞屏」形式,以一塊 7.92 寸柔性 OLED 屏覆寫整個機身(分辨率 2088×2250),屏占達到驚人的 180.6%,在折疊屏手機興起的 2019 年,又為我們帶來了一種全新的風格。

最強小米工程師,喜提雷軍百萬美元年度技術大獎

小米表示,這款手機采用了大量全新技術,包括創新的柔性屏分層貼合方案、柔性屏指紋解鎖、螢幕發聲技術等等。本次獲得技術獎的環繞屏在多項技術上取得了行業突破,共完成了近百項專利的申請,證明了小米不俗的核心技術實力。

大量新技術應用的背後,是 MIX Alpha 工程研發團隊的不懈努力。在最忙的時候,研發團隊的成員們需要在生産螢幕面闆的工廠裡進行現場調試。

「這些無塵工廠是 24 小時運轉的,裡面永遠是白天,」韓高才說道。「在裡面你不能帶手機,甚至連一支筆、一張紙都不能帶。很多時候,直到你完成了一個階段的工作,走出工廠中的房間以後才會發現時間過去了多久。有的研發成員甚至在裡面連續呆了 48 個小時。」

這一切都是為了實作不妥協的環繞屏設計。「手機背面攝像頭左側的小邊螢幕是設計上的巨大挑戰,它在貼合時非常容易翹起來。我們花費了兩三個月的時間來尋找平衡點,結合目前可行的材料選型和工藝來做短邊的貼合——如果把攝像頭位置往中間移動一點,就可以大幅減低工藝的難度。」韓高才表示。

但是最終小米沒有選擇妥協,呈現在世人眼前的手機看起來極具美感。

這 100 百萬美元的獎金如果平均配置設定的話,每個人約能獲得 70 萬人民币。「我希望能把獎金交給閨女和媳婦,讓她們決定去怎麼花,這一年多以來我都沒怎麼陪過她們,」韓高才表示。「年度技術大獎讓幕後的工程師能夠走上前台,我得感謝小米這個平台的支援,讓整個技術團隊能夠實作這個想法。」

一家硬核技術公司

大多數人對于小米的印象可能還停留在智能手機、硬體裝置等産品上。崔寶秋表示,小米近年來在 AI、大資料、雲計算等領域的投入,已經實作了關鍵技術全部自研。全面轉向 AIoT 的小米正在成為一家硬核技術公司。

從小愛同學的語音技術,到支援 1 億像素手機攝像頭背後的算法,再到移動端深度學習架構 MACE,小米新技術的成果出現在每一次釋出會上。

最強小米工程師,喜提雷軍百萬美元年度技術大獎

小米的移動端深度學習架構 MACE,在去年的 11 月的開發者大會上又開放了大幅度更新。據不完全統計,MACE 每天的調用量已經超過 5000 萬次。

截止 2019 年底,小米的專利申請總數量已經達到了 33000 餘件,在國内處于領先地位,其中 AI 領域專利申請數量也已進入全球網際網路企業的第一陣營。

迄今為止,小米 IoT 平台已經成功接入了 2.1 億台 IoT 智能裝置,而且這一數字仍在快速增長,已有超過 350 萬小米使用者擁有 5 個及以上的 IoT 裝置。

海量産品和使用者已為小米形成了大資料優勢,這家公司還希望将現有的優勢轉化為智能全場景的絕對勝勢。從資金投入的數量上來看,小米的研發投入正在逐年更新,2018 年小米的全年研發投入達 58 億元人民币,2019 年研發開支約 70 億元,2020 年的研發投入,崔寶秋給出的數字是超過 100 億。

1 月 2 日,雷軍在一封公開信中提出,小米将在未來五年在人工智能、5G 等方面投資超過 500 億元人民币。

技術立業的小米

雷軍曾表示,MIX Alpha 代表了小米美好的科技初心。中國的科技公司心中都有這樣的使命感:認準一個方向,就不顧一切埋頭探索。今天對不可能的所有探索,都是為了讓明天有更多不一樣的可能。

對于工程師的獎勵,是小米重視培養技術人才的展現。因為雷軍的技術背景,「技術立業」是小米一直以來追求的目标。在人工智能、物聯網、5G 等技術逐漸興起時,小米也對新興技術的研發進行了不少調整。2019 年 2 月,小米内部成立了集團技術委員會,進一步強化技術立業。

小米表示,這一上司機制的任務在于制定技術戰略,加大對技術研發的投入、技術人才梯隊建設、從集團角度發揮技術中台協調服務能力、參與國内外技術标準制定,以及技術文化技術品牌的經營。

作為技術委員會主席,被同僚們稱為「寶秋叔」的崔寶秋,一直在推動着小米技術文化的發展:「在小米的核心技術團隊裡,我會更多的強調技術立業,技術為先的理念,給技術人一定的自由空間,鼓勵大家潛心做技術,安心做技術。同時,我會推動大家擁抱開源文化,貫徹開放、共享的精神。」

最強小米工程師,喜提雷軍百萬美元年度技術大獎

針對員工的職業發展、收入回報需求等,小米從去年開始打造了一套職級體系,其中包括相應的職級評定、晉升标準等。同時也鼓勵員工對外進行技術交流,參加會議、發表論文。

對于優秀工程師的百萬美元獎勵其實僅僅是小米「年終獎」的很小一部分。對于員工們,小米最近還送出了大量股票作為獎勵。

除了對于員工們的激勵,招募人工智能等方向的技術人才,廣泛進行研究合作也是小米技術委員會最近的工作重點。小米招募語音識别大牛、Kaldi 之父 Daniel Povey 的行動還成為了去年 AI 領域的重大事件之一。

2020 年,讓 AI 觸達所有角落

「2020 年,你們将看到全新的小愛音箱、十款 5G 手機,小米的雲邊端一體戰略将會逐漸落地,」崔寶秋說道。「我看好 5G+AIoT,人工智能的未來不僅僅是語音助理。我們希望發展跨裝置的、以人為中心的整體化 AI 服務,并從 GUI 進化為 VUI:實作包含語音(Voice)和視覺(Vison)多模态的互動。」

通過 5G 網絡,未來的 AI 能力能夠實時觸達各個角落,瞬間通過房間裡、汽車上的各種終端與人産生互動并催生全新的場景和應用。在崔寶秋的願景中,未來小米将是一家 AIoT 網際網路公司,提供多模态的内容服務與分發。

剛剛過去的 2019 年對于小米來說是重要的一年,這家公司成為了全球最年輕 500 強企業,在北京有了自己可容納一萬六千名員工的科技園。随着對新技術的大幅度投入,小米正在建構起面向未來發展的核心競争力。

2020,小米即将迎來自己的 10 周年,這家公司還将為我們帶來哪些驚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