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河南老人釣出隻“烏龜”,背上插着4支箭,專家:一竿子釣了18億

自從人類誕生了文明以來,隻要是人類活動過的地方就一定會留下相應的痕迹,這些痕迹中的物件則被稱之為文物,文物絕對是最具收藏價值和研究價值曆史文化遺産。

大部分的文物都随着時間的流逝而消弭于曆史的長河之中,那些得到完好儲存,僥幸存留到現代社會的文物,由于其曆史性跟研究性,自然成為了人人追捧的寶貝,可以說每一個文物都具有非常高的商業價值。

河南老人釣出隻“烏龜”,背上插着4支箭,專家:一竿子釣了18億

在所有文物中最具有價值的自然是那些能夠證明某些曆史事實的文物,且年代越久遠,價值就越高。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個故事,就是河南有個老農在釣魚的時候,一不小心釣上來了隻"烏龜",仔細一看卻是件寶貝的故事。

很多人在休閑放松的時候都喜歡垂釣,不僅修身養性陶冶自身,釣回家的魚也好烏龜也好,還能讓家裡今天開開葷。我們今天的故事主角也是為喜愛垂釣的老大爺,這天他抱着釣魚竿來到河邊,沒一會兒就感覺自己釣着了個大東西。

河南老人釣出隻“烏龜”,背上插着4支箭,專家:一竿子釣了18億

用力将它拉起來之後,才發現這玩意兒是個鏽迹斑斑的烏龜模樣的鐵疙瘩,不過跟一般的烏龜不同,它背後卻插着四根箭頭,模樣很是奇怪。老農也沒多想,順手就把這"戰利品"收進了背包。

回到家裡之後,老農将這"烏龜"清洗了一下,還特地請了鄰居們來一起辨認這玩意兒到底是什麼。但鄰居們也說不出來這到底是什麼,不過大家普遍還是認可這玩意兒應該是個寶貝,讓老農放在家裡好好收藏起來。

河南老人釣出隻“烏龜”,背上插着4支箭,專家:一竿子釣了18億

老農平常看過太多文物騙子的故事,是以對這方面一點興趣都沒有,回頭便将這東西收進了家裡的儲物櫃,平時該幹嘛就幹嘛,也沒把它放在心上。

時間一晃來到了2003年,中國國家博物館本着避免文物流失的目的,向民間釋出公告征集文物。老農閑來無事聽見這個消息之後,突然想起還躺在自家儲物櫃裡的鐵王八,便準備抱着它去北京走一趟,看看博物館的專家怎麼說。

河南老人釣出隻“烏龜”,背上插着4支箭,專家:一竿子釣了18億

專家見了這烏龜,那叫一個樂得合不攏嘴。這烏龜不僅是寶貝,而且還是最頂級的國寶。

這烏龜乃是青銅器文物,是從商朝流傳下來的好東西,距今為止至少有三千年的曆史。而且該文物所雕刻的動物并不是烏龜,而是一種叫做鼋的生物。鼋是體積最大的鼈類生物,就是我們俗稱的甲魚,隻分布在亞洲東部、南部等地帶。目前由于人類活動而瀕臨滅絕,已被我們國家列為了保護動物。

河南老人釣出隻“烏龜”,背上插着4支箭,專家:一竿子釣了18億

這件青銅鼋不僅工藝十分精美,而且身上還刻有銘文。經過古文專家研究過後,鼋背銘文的意思目前已經被解讀出來了:"丙申,王于洹,獲。王一射,射三,率亡(無)廢矢。王令(命)寝(馗)兄(贶)于作冊般,曰:"奏于庸,作女(汝)寶。"

河南老人釣出隻“烏龜”,背上插着4支箭,專家:一竿子釣了18億

這些文字記載着當時的商王外出打獵遇鼋,商王和作冊般一共射中了它四箭,商王射了一箭,作冊般射了四箭,最後商王将其賞賜給了作冊般,作冊般根據當時的情況制作了這件青銅鼋,來表示對這件事的紀念。

最後專家們為這件文物命名為商作冊般青銅鼋,并表示該文物價值約18億元,其中一位專家拍着老農的肩膀表示:"你這一杆子直接釣上來了18億"。老農并不貪心,他知道這本來就不是屬于自己的東西,是以坦然大方的将青銅鼋捐贈給了中國國家博物館。

河南老人釣出隻“烏龜”,背上插着4支箭,專家:一竿子釣了18億

國家為了表示對老農的感謝,回贈了少許物質獎勵,當然比起價值十幾億的青銅鼋來說,這點物質獎勵根本不算什麼。不過我們依然鼓勵大家在得到文物之後要上交給國家,隻有這樣才能讓專家們找出文物背後所蘊含的曆史意義,才能讓更多人在博物館裡欣賞到文物身上那獨特的曆史與人文之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