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連接配接時代到來的十大标志之一:使用者、戰略與網絡基礎建設

大連接配接時代到來的十大标志之一:使用者、戰略與網絡基礎建設

根據中國互絡資訊中心近日釋出的《中國網際網路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7.31億,2016年共計新增網民4299萬人,網際網路普及率達到53.2%。在這組資料中,手機網民占比達6.95億,因為老人與兒童可能不會操作PC,但用手機和平闆上網則相對容易。

這其中,很多的應用與遊戲都是基于網際網路的,沒有移動網絡或者WiFi,是沒法應用的。是以,移動裝置上應用與體驗推動了使用者對于連接配接網際網路的需求,連接配接網絡與連接配接更快的網絡,極大的推動了通訊營運商的市場。

中國目前的聯網業務在城市中已是存量市場,主要是寬帶、通訊等更新業務,增量市場則随着各種惠農政策及三網融合戰略推進到農村。CNNIC報告顯示,截至2015年12月,農村網民規模就已達到1.95億,這個資料在2016年定會有更大的的改變。

三網融合使得四大營運商都能經營寬帶聯網的業務,聯網已經成為基礎業務,不管是辦理手機通訊業務還是辦理有線電視業務,各種優惠套餐基本都包括寬帶業務,這從側面展現了更多使用者對于聯網的強烈需求。

網絡基礎建設上的“大連接配接”

中國目前龐大的網際網路使用者群體的需求,使得營運商不斷的大力度投入網際網路基礎建設。1月25日,工信部釋出的2016年通信營運業統計公報資料顯示:

2016年,網際網路寬帶接入端口數量達到6.9億個,光纖接入(FTTH/0)端口達到5.22億個;

在傳輸網方面,2016年,全國建立光纜線路554萬公裡,光纜線路總長度3041萬公裡,同比增長22.3%;

移動通訊基礎建設方面,新增移動通信基站92.6萬個,總數達559萬個,4G基站新增86.1萬個,總數達到了263萬個。

在這其中,中國移動4G基站超140萬個,4G客戶規模突破5億,VoLTE使用者突破3000萬;中國電信也宣布在2017年,4G基站總數将達到115萬個。

按照國家發改委、工信部日前印發的《資訊基礎設施重大工程建設三年行動方案》的要求:未來三年,要完善新一代高速光纖網絡、加快建設先進移動寬帶網、積極建構全球化網絡設施。到2018年,中國要實作新增幹線光纜9萬公裡,新增光纖到戶端口2億個;新增4G基站200萬個,實作鄉鎮及人口密集的行政村4G網絡全面深度覆寫;網際網路應用廣泛支援IPv6協定。

根據往年營運商響應各政府方案的實際操作來看,到2018年,基礎建設的實際資料定會更多。僅是這項資訊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涉及投資就已達1.2萬億元,足見政府對于網絡基礎建設的大力度與大手筆。

戰略與政策上的“大連接配接”

在相關政策方面,也能展現出大連接配接時代的到來。中國的“網際網路+”“中國制造2025”等相關戰略的提出,實際上也倒逼了全國各地網絡基礎建設的進度,因為隻有具備了網絡基礎,才能進一步探索“網際網路+”。

“一代一路”戰略,則是帶動了整個戰略所轄範圍内各國對于網絡基礎環境建設的投入,全球數個國家都在積極響應此戰略。中國電信目前已在“一帶一路”沿線18個國家設立分支機構,可為沿線國家提供資訊通信領域全産業服務,為國内企業走出去、國外企業走進來、知名企業全球布局提供服務。

工信部于17日釋出的《資訊通信行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确定:到“十三五”期末,覆寫陸海空天的國家資訊通信網絡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光網和4G網絡全面覆寫城鄉,寬帶接入能力大幅提升,5G啟動商用服務;形成容量大、網速高、管理靈活的新一代骨幹傳輸網;建成較為完善的商業衛星通信服務體系;國際海、陸纜路由進一步豐富,網絡通達性顯著增強。

國外雖然沒有類似“網際網路+”之類的政策,但很多國家都已經意識到了連接配接的重要性。大資料與雲計算已經成為重要資源和衡量實力的标準,這點為他們所認同,是以聯網能力就更加重要,各國家也在通過各種政策推動網際網路經濟的發展。

全球範圍的“大連接配接”

一定程度上,美國的工業再造以及德國的工業4.0等相關戰略,正是展現了兩國對網際網路以及連接配接的重視。目前的德國,高居麥肯錫“互聯互通指數”的榜首,與其連接配接能力不無關系,關于這一點,我們在以後的文章中詳聊。我想表達的是,單從國際貿易這一條來看,全球的對外貿易行業已經離不開互聯互通,離不開基于網絡的連接配接。即便是非洲等欠發達地區,現在同時貿易也仍然離不開網際網路,它們總會被倒逼着通過網際網路進行連接配接。

WeAreSocial通過對全球232個國家及地區網絡、社交及移動使用情況的綜合性研究,所釋出了一份資料,2016 年全球主要的網絡、社交和移動媒體的資料顯示:

34.2 億網民,相當于 46% 的全球滲透率;

23.1 億社交媒體使用者,相當于 31% 的全球滲透率;

37.9 億有效移動使用者,相當于 51% 的全球滲透率;

19.7 億移動社交媒體使用者,相當于 27% 的全球滲透率。

從這些資料來看,51%的有效移動使用者,表明全球有超過一半的使用者實際連接配接了網際網路,還有一部分使用者已經是手機通訊使用者,很容易轉化為手機網際網路使用者,各經濟體早已瞄準了這些使用者,而想讓這些網民成為其使用者,唯有通過連接配接來實作。

另一個角度上,其實全球主要有32個經濟體,這些經濟體的網際網路連接配接情況代表着全球的“大連接配接經濟”。事實證明,越是經濟發達的地區,其連接配接能力也就越強,網際網路基礎建設也就越全面。普華永道(PwC)于2月7日釋出的全球經濟體預測則認為,至2030年,全球32大經濟體排名中,中國将以PPP常量值380080億美元居首位,美國和印度分别位列第二和第三名,而美國目前的PPP是185620億美元。

單是以上這些資料,足以證明,大連接配接時代已經到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