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達闼科技,用柔性智能關節 SCA 定義雲端智能柔性機器人起跑線

作為機器人的核心零部件,伺服系統的核心技術一直掌握在歐美、日本以及南韓的手裡。

在面對傳統伺服電機技術掣肘的現實,許多機器人廠商不得不依賴進口,然而這就意味着中國廠商的采購成本要比外企自用高三五倍以上。

另一方面,受限于核心技術而大多以下遊系統內建為主的中國機器人公司,也不得不長期承受着傳統伺服電機「分件組裝難度大」,以及「不同硬體難以相容」等難題。

「目前組裝難度大,主要是因為大電機、編碼器和驅動分離這幾塊是分離的,必須要通過線纜連接配接的方式。但是線路除了非常難部署,還會受到外界幹擾;

而硬體不相容會直接加大客戶的使用難度,這無形中就會增加客戶的人力成本;

另外,傳統伺服系統用的是以電機-減速器-負載線性傳動的剛性關節,容易與外部環境發生剛性碰撞。」達闼科技在接受機器之心采訪時,直言不諱地談到了傳統機器人零部件與現有市場需求發生的諸多沖突。

譬如,伺服系統的一個關鍵元件——編碼器在通過線纜連接配接時,會随着距離的增大,外界環境幹擾的增強,而導緻通信品質明顯下降。

此外,在傳統工廠環境中,搭載剛性關節的機器人曾發生過損壞昂貴裝置并誤傷操作人員的真實案例,這個時候機器人的應用反而會弊大于利。

「中國機器人制造長時間受技術和采購成本兩大掣肘,針對高端服務機器人的底層伺服系統設計一直處于初級階段。」達闼科技道出中國為何一直制造不出優質服務機器人的弊病所在。

而這同樣解釋了為何過去三年來機器人市場雖然很火,但卻毛利率一直較低且訂單分散的根本原因。

「我們要向優秀的企業取經,不能一味為了壓縮制作成本和提量而總是在粗制濫造。」達闼科技強調。

達闼科技,用柔性智能關節 SCA 定義雲端智能柔性機器人起跑線

要做比波士頓動力更好的柔性驅動器

在全球機器人領域,大概無人不曉「波士頓動力狗」。

在波士頓動力公司三年來釋出的為數不多的視訊中,擁有「強健」四肢的機械狗能夠做出跳躍、空中轉體、開門等超乎人類想象的高難度動作,引起了全球轟動。

而從這隻機器狗背後的技術層面來看,最大的功臣之一應該是來自于柔性執行器的驅動力。

「波士頓動力的高性能柔性執行器一度在全球處于壟斷地位,這個新零部件其實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建立在傳統伺服舵機上的機器人剛性關節的不足,『韌性』更高,更加靈活,可以讓機器對環境做出主動響應,也可以讓機器人在運動的過程中更加像人。」達闼科技的技術人員表示。

是以,達闼科技 5 年來一直在研究如何做出一款高品質的智能柔性驅動器來彌補傳統伺服系統的弱點。

譬如,除了鑽研伺服電機,達闼科技的技術專家們平時的一大工作就是觀察人體運動。

他們發現,人體的關節韌性并非一成不變,如腿部落地時,膝關節、踝關節都會呈現出一些柔軟的特性。

為了模拟生物關節的這種特性,達闼科技研發人員進行了颠覆式創新設計,在串聯彈性驅動關節的基礎上,增加其可變剛度的功能,這便是可變剛度的串聯彈性驅動關節。

「串聯彈性驅動關節不僅能實作柔性關節的功能,還能根據機器人的運動狀态,無級改變關節的勁度系數,甚至調整到剛性關節。」他們解釋道。

2018 年中下旬,達闼科技終于宣布研發出據稱可以與波士頓動力比肩的服務機器人零部件産品——SCA 智能柔性驅動器。

而在 2019 年 MWC 世界移動大會現場,我們見到了由這款達闼科技自主研發的執行器驅動的柔性機器人産品。

達闼科技,用柔性智能關節 SCA 定義雲端智能柔性機器人起跑線

根據現場體驗,這款機器人的确能夠流暢完成包括握住瓶子并将瓶子遞送到使用者手中、幫使用者端取咖啡、穿針等一系列動作。

達闼科技,用柔性智能關節 SCA 定義雲端智能柔性機器人起跑線

「我們将電機、驅動器以及編碼器融合為一個整體,采用多層闆緊湊布局将這些部件內建到一小塊電路闆上,體積縮小至傳統伺服系統的十分之一;但同時能承載更大的扭力矩。這相當于解決了服務機器人工程方面一直存在的關節內建化難題。

當然,柔性執行器也優化了電機設計以配合進階算法,使得外轉子電機可以更好的應用于伺服系統。」據現場達闼科技的技術人員介紹。

此外,除了對系統設計有進一步優化,這款柔性執行器還需要配合「機器人大腦」,讓機器人能夠主動适應外部環境并做出積極回報。

「機器人智能的實作無法僅僅依靠一個小型終端,雲端『大腦』其實是最佳選擇。」達闼科技現場的技術人員表示。

是以,早在 2015 年,達闼科技就先于柔性執行器自主研發了雲端智能解決方案,采用「雲、網、端」三位一體架構,配合「執行層」,讓機器人除了具備類似于生物關節的韌性能力外,也具備了面部識别、人機互動等「思考能力」。

技術研發推動力——市場爆發與政策支援

有人在知乎上提問「為何國内伺服系統技術研發熱度不高以及國産化速度緩慢」時,有一個回答很有意思:

「除了巨大的研發成本,對市場對機器人需求的限制其實也有決定因素。」

的确,在人工智能浪潮還未完全發酵以前,機器人的傳統技術格局一方面很難打破,另一方面是各個行業對并不智能的機器人需求并沒有形成龐大規模。

然而,随着國内外人工智能賦能産業的持續升溫,工業機器人行業結構将由「T」型單一發展模式逐漸轉變為「O」型産業鍊綜合發展,并形成一個規模巨大的市場。

最新資料也證明了這一點。

根據 2019 年 2 月中國電子學會釋出的預估資料,2018 年中國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為 18.4 億美元,同比增長約 43.9%,高于全球服務機器人市場增速。

或許,對新技術的掌握将成為一個改變機器人産業鍊競争格局的突破點;而行業格局變化将利于本土企業崛起,擁有核心技術的中國公司完全有機會成為這塊市場的主角。

「中國機器人産業的發展重點一定在于底層核心技術的發展。」達闼科技強調。

另一方面,從國家發展政策上來看,中國制造 2025,是中國政府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行動綱領。而包括機器人底層技術和人工智能等高端技術的創新,必将得到國家政策方面的強有力支援。

「我們作為高新技術企業,一必須要迅速順應行業格局的變化,是以才咬牙高投入自主研發『柔性驅動器』這類重要底層技術,但終極目的,是解決中國機器人技術應用層面上一直存在的短闆——關節控制及安全使用的問題,我們需要把核心關鍵技術掌握在自己手裡。」

作為少數全球範圍内真正達到商業化營運的人工智能公司,達闼科技研發的 SCA 智能柔性驅動器不僅成為服務機器人重要的底層技術标準,可以更廣泛地應用于機械制造加工、航空航天、精密儀器、健康醫療等等領域;也填補了中國長期在高端機器人領域的技術空白,為中國機器人底層伺服技術的發展奠定了技術基礎。

達闼科技,用柔性智能關節 SCA 定義雲端智能柔性機器人起跑線

本文為機器之心原創,轉載請聯系本公衆号獲得授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