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英特爾153億美元收購Mobileye的背後,自動駕駛晶片之争愈演愈烈

英特爾153億美元收購Mobileye的背後,自動駕駛晶片之争愈演愈烈

(從左至右)英特爾 CEO Brian Krzanich、寶馬 CEO Harald Krüger 和 Mobileye NV 主席 Amnon Shashua 曾在 2016 年 7 月于德國慕尼黑共同宣布将在 2021 年推出全自動駕駛汽車

硬體巨頭英特爾與 Mobileye 于 3 月 13 日上午共同宣布了一項最終協定:英特爾即将收購 Mobileye NV——這家全球領先的計算及視覺、機器學習、資料分析、本地化輔助系統和自動駕駛系統服務提供商。根據協定,英特爾的一家子公司将在不久後以每股 63.54 美元價格的現金收購 Mobileye 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已發行的所有普通股。本次交易的股權價值約為 153 億美元,企業估值為 147 億美元

英特爾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本次交易有望加速汽車行業的創新,并将英特爾帶入自動駕駛汽車這一高速發展市場的領先地位。根據英特爾的估計,到 2030 年,自動駕駛汽車系統、資料和服務市場的估值将高達 700 億美元。這次交易是英特爾投資資料密集型市場,建構基于雲端的計算和互聯平台,向全網所有終端延伸戰略的一部分。

本次收購将使兩家公司各自的優勢整合在一起,形成一家涵蓋互聯,計算機視覺,資料中心,傳感器,高性能計算,單機化和地圖,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等領域的龐大企業。在聲明中,英特爾還宣布該公司的新自動駕駛全球總部将設立在以色列(Mobileye 來自以色列),由 Mobileye 的聯合創始人、主席及首席技術官 Amnon Shashua 上司。新的管理機制将會結合兩家公司的已有産品計劃,針對 OEM 汽車制造商、一級供應商和半導體合作夥伴之間的關系,推進輔助駕駛、高自動化以及全自動駕駛系統的開發。英特爾進階副總裁 Doug Davis 将負責監督英特爾業務部門的合并,并将在交易完成後向 Amnon Shashua 教授報告。

「本次收購對于我們的股東、整個汽車行業和消費者來說都是一個好消息,」英特爾首席執行官 Brian Krzanich 說道。「英特爾為自動駕駛提供了關鍵的基礎技術,包括為汽車估算路線、提供實時決策的硬體系統。而 Mobileye 一直緻力于開發業界頂尖的汽車級計算機視覺技術,并為汽車廠商和其他企業提供強大的動力。我們将聯合起來,共同加速面向未來的自動駕駛技術發展,将更高效的雲端到車輛解決方案以更低的價格投向市場。」

「我們預計自動駕駛方面的增長将會是變革性的。它将會消費者提供更安全、更靈活和更低成本的交通出行選擇,并将為我們的汽車制造商客戶提供增量的商業模式機會,」Mobileye 聯合創始人、總裁兼 CEO Ziv Aviram 說,「通過彙聚我們的基礎設施和資源,我們可以加強和加速我們在地圖建構、虛拟駕駛、模拟器、開發工具鍊、硬體、資料中心和高性能計算平台等領域的綜合技術。攜手一道,我們将為汽車行業提供有吸引力的價值主張。」

随着汽車從輔助駕駛向全自動駕駛的發展,它們也正逐漸變成車輪上的資料中心。英特爾預計到 2020 年,每輛自動駕駛汽車将每天産生 4000 GB 資料,這将需要英特爾在高性能計算和網絡連接配接方面的能力。高度自動化汽車和全自動化汽車的複雜性和計算需求為高端的 Intel® Xeon® 處理器和高性能的 EyeQ®4 和 EyeQ®5 SoC、高性能 FPGA、記憶體、高帶寬連接配接和計算機視覺技術提供了大規模的機會。

這項交易有望立即增加英特爾的非通用會計标準每股收益(non-GAAP EPS),并釋放現金流。英特爾打算使用其資産負債表中的現金來完成這項交易。預計該交易将在未來九個月内完成。并且該交易已經得到了英特爾和 Mobileye 董事會的準許,目前正在等待監管部門的準許。

英特爾153億美元收購Mobileye的背後,自動駕駛晶片之争愈演愈烈

目前 Mobileye 在官方網站上顯示的客戶數量

自動駕駛汽車不僅會改變人們出行的方式,提高交通效率,進而改變城市規劃,更重要的是可以降低交通事故發生率,拯救無數生命。這一行業具有廣闊的前景,吸引了無數科技公司和傳統公司的目光。在自動駕駛晶片領域,英飛淩等傳統公司正處于守勢,英偉達、高通和英特爾三家高性能晶片公司的競争則愈演愈烈。

去年 9 月,英偉達 CEO 黃仁勳曾表示,「交通是價值 10 萬億美元的行業,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行業之一。」英偉達在 2015 年 3 月率先提出了為自動駕駛進行優化的晶片 Tegra X1,并被第一種帶有自動駕駛模式的量産車特斯拉 Model S 選用(2016 年 10 月以後生産的新版特斯拉則使用了專門為自動駕駛設計的英偉達 DRIVE PX 2)。此外,英偉達也與奧迪、寶馬、戴姆勒和福特等公司合作,向上述車企提供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在地圖方面,英偉達和百度、tomtom、日本 Zenrin 以及 Here 建立了合作。

而以往投身移動計算的高通同樣垂涎自動駕駛市場,這家公司以 470 億美元收購荷蘭半導體公司恩智浦(NXP)的行動打響了他們的第一炮。2016 年 10 月,高通在收購 NXP 的聲明中提到:此次收購可以幫助高通提高在進階輔助駕駛系統(ADAS)、安全、車載娛樂系統、車聯網、動力總成等汽車半導體晶片領域的地位。

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電子晶片供應商,恩智浦 (NXP) 擁有自動駕駛計算開發平台 BlueBox。這一系統以中央計算子產品為核心,通過處理來自攝像頭、雷達、LiDAR(Mobileye 的系統目前尚未相容)、視覺傳感器以及車載聯網系統的資料,可以對車輛周圍的情景進行 360°實時模組化和駕駛決策。

相比于前兩家公司,體量更大的英特爾在自動駕駛上的動作更加頻繁,而且它采取了不同的姿态。英特爾認為,自動駕駛是個長期的機遇。未來自動駕駛會颠覆傳統交通格局,而隻有全面的生态系統才能實作這一願景。目前,英特爾已經為各種可穿戴裝置、無人機和智能家電開發出很多物聯網子產品産品,另外還有适用于無人駕駛汽車的晶片、軟體和開發工具。英特爾晶片已經被應用到現代、寶馬、起亞和英菲尼迪等汽車廠商的部分車型的車載資訊娛樂系統和導航系統中。

英特爾近期動态一覽

2016 年 4 月,收購 Yogitech

英特爾曾于去年 4 月收購了意大利半導體功能安全廠商 Yogitech,且将其納入旗下的物聯網事業部門,協助英特爾加強物聯網(IoT)系統的功能安全(Functional Safety)和效能。

根據英特爾的預測,到 2020 年時,全球 30% 将有 IoT 市場需要功能性安全系統。其中,協助停車、開車的進階駕駛輔助系統 (Advanced Driver Assistance Systems,ADAS) 将成為成長最快的領域。是以,市場對于提供相關功能安全系統有很大需求。

2016 年 6 月,收購 Itseez

Itseez 是一家由英特爾的兩名前員工創辦的計算機視覺初創公司,英特爾沒有透露這項收購交易的價格。

英特爾希望通過此次收購拓展其物聯網業務。這項交易同時也是英特爾對無人駕駛汽車的又一項投資舉措。Itseez 開發的算法可以幫助汽車「看見」并躲開路面上的障礙物,它還開發了一款司機輔助系統,可以幫助汽車沿着正确的車道行駛。

Itseez 還開發出一項名為「Facense」的面部識别技術和一款名為「Itseez3D」的 iOS 應用,該應用可以将 iDevices 變成 3D 掃描裝置。然而,Itseez3D 并未包括在這項交易中,它将作為一家獨立公司繼續營運。

收購 Itseez 有助于英特爾拓展自己在物聯網市場和連網汽車市場的業務,對其 RealSense 計算機視覺技術也是一個有益的補充。英特爾的 RealSense 技術已經被應用到很多無人機、筆記本 電腦和移動裝置中。

2016 年 8 月,

收購 Nervana

英特爾這家晶片巨頭顯然認為機器學習将成為資料中心的下一個顯著增長點。為了在企業資料中心的下一次變革中占據領先地位,英特爾投入巨資收購了深度學習創業公司 Nervana Systems。

2016 年 9 月 6 日,收購 Movidius

去年 9 月,英特爾宣布收購計算機視覺創業公司 Movidius,此次收購距 2016 年 8 月收購 Nervana 還不到一個月。

英特爾想要其 RealSense 傳感器技術在盡可能多的裝置中得到應用,而其中的一個關鍵是降低裝置功耗。Movidius 讓英特爾可以擷取其用于低功率移動裝置的傳感器技術。Movidius 的 SoC 聲稱功率負載低于 1 W,遠低于其競争對手。

「我們看到了 Movidius 用新興技術加速推進我們的計劃的潛力,」英特爾進階副總裁 Josh Walden 說道,「使用 Movidius 的低功率和高性能 SoC 進行追蹤、導航、地圖測繪和識别場景與物體的能力能為我們突破熱量、電池壽命和尺寸瓶頸,并帶來新的機會。」

2016 年 12 月,成立自動駕駛集團

2016 年 12 月,英特爾宣布成立一個全新部門「自動駕駛集團」,這個部門将負責全部和汽車相關的業務,在智能駕駛越來越熱的行業内尋找新的業務方向。随後在 CES2017 上,英特爾公布了 Intel Go,一個針對自動駕駛汽車的開發平台。這個開發平台包括車輛上搭載的處理單元,用于進行本地實時資料處理。選用 Intel Go 的汽車廠商可以任意選擇英特爾旗下的現有處理器産品作為車輛處理單元的核心。

此外在今年 1 月 3 日,英特爾收購了數字地圖供應商 Here 15% 的股權,該公司的大部分控制權屬于寶馬、奧迪和奔馳組成的聯合公司,是全世界領先的數字地圖提供商。

随着一次次收購與整合,英特爾在自動駕駛領域的布局正漸漸形成,這家晶片巨頭正視圖在新的市場建立完整的生态體系,将自己在計算機領域的優勢繼續保持下去。

Mobileye

Mobileye 創立于 1999 年,由以色列著名計算機視覺科學家 Ziv Aviram 和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Hebrew University of Jerusalem)計算機科學系教授 Amnon Shashua 等聯合創辦。2014 年 8 月 1 日在紐交所上市,目前市值 135.5 億美元(2017 年 3 月 13 日)PE133.2。

英特爾153億美元收購Mobileye的背後,自動駕駛晶片之争愈演愈烈

特斯拉在 2016 年采用了 Mobileye 的系統。之前,Mobileye 的主要産品是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vanced Driver Assistance System,簡稱 ADAS),以及圍繞該系統所推出的多種解決方案。奧迪、寶馬、雪鐵龍、福特、通用、本田、現代、捷豹、陸虎、日産、歐寶、雷諾、豐田和沃爾沃等一共 27 個汽車品牌都和 Mobileye 有合作關系。

2016 年,Mobileye 從輔助駕駛系統開始真正邁向自動駕駛。使用 Mobileye 系統的車輛,并不像谷歌無人駕駛汽車一樣智能,僅能夠處理在高速公路巡航時的自動駕駛,加速或是按照信号燈進行停車。因為總成本很低,Mobileye 的技術能夠輕松實作商業化。

Mobileye 提供的算法和計算機晶片能夠根據圖像(有汽車上的攝像頭拍攝)來預測潛在的碰撞事故,無論是傳統的汽車制造商,還是科技巨頭谷歌、蘋果和特斯拉,它們的汽車上都有 Mobileye 的身影。

去年 7 月,Mobileye 表示目前合約期滿後,将不再為特斯拉的 Autopilot 自動駕駛系統提供技術支援,「Mobileye 與特斯拉的合作不會延長到 EyeQ3 輔助駕駛系統之後的新産品。「值得一提的是,Mobileye 曾表示将于 2018 年釋出新一代進階駕駛輔助系統(ADAS)EyeQ4,該系統屆時将支援完全的自動駕駛,并同時支援攝像頭、雷達和 LiDAR 等元件。

英特爾153億美元收購Mobileye的背後,自動駕駛晶片之争愈演愈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