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家世界級大型保險公司的全面上雲之路

每年歲末年初都是保險企業最忙碌的時候,在這個被業内稱為“開門紅”的關鍵時期,很多保險企業甚至可以完成全年一半以上的業績。是以,業内有這樣的說法,很多保險公司一年隻做兩件事:準備開門紅和忙碌開門紅。

“開門紅”通常是上一年年末12月份到第二年的3月份。在這個活動高峰期,保險訂單的峰值有可能是平常的10倍以上,而如何保障營銷、銷售、服務等全鍊路系統的穩定營運,在關鍵時刻不掉鍊子,對于任何一家保險企業的技術團隊而言都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類似‘開門紅’這樣的活動,我們不上雲的時候非常難以處理。”在回憶多年從業經曆時,友邦人壽首席資訊技術官劉立民坦言道,按照以往經驗,技術團隊會采購性能強大的伺服器放在資料中心内,但是一年中這些機器絕大部分時間所支撐的訂單量可能隻有高峰時期的十分之一,“造成了巨大的成本浪費。”

現在,通過将銷售、精算、财務等數十個核心系統部署在阿裡雲金融雲上,友邦人壽可以根據業務拓展的節奏,提前幾天時間來購買充足的計算資源以應對可預見的業務高峰。在大量運用雲的基礎能力之外,友邦人壽同時還在廣泛使用雲上開箱即用的資料處理分析能力,在雲上持續挖掘資料的價值。

“采用這種比較靈活的方式,可以使我們所花的每一分錢都物有所值,并且可以高效支撐業務高速增長。”劉立民說。

一逐漸上雲,大幅提升系統部署靈活性

友邦保險是一家擁有100多年曆史的國際化保險公司,2020年位列财富500強榜單第250名,在中國内地、中國香港等亞太地區的18個市場開展業務。友邦人壽是友邦保險在中國内地的壽險子公司,也是中國内地首家獲批的外資獨資人身保險公司。

最近幾年,數字化轉型大潮湧來,雲計算、資料智能等關鍵技術加速滲透,如何運用新技術提升效率,促進産品與服務創新,已經成為保險企業建構未來核心競争力的關鍵所在。緊跟産業發展趨勢,友邦保險也加快了數字化轉型步伐。

2015年年底,友邦保險在集團層面制定了Cloud First戰略,推動業務系統從傳統資料中心遷移上雲。在經過細緻的安全、合規、技術領先性等詳細市場調研之後,友邦人壽決定與阿裡雲展開合作,推動中國區業務系統的上雲工作。

雖然認準了上雲的大方向,但是友邦人壽在具體實施上采用了非常穩健的政策——逐漸上雲。2016年4月,友邦将旗下的電商業務系統率先遷移到阿裡雲金融雲上,這也是該公司首個上雲的業務系統。

相比傳統模式之下需要耗時3-6個月才能買到伺服器,在雲上的流程可以說非常靈活,隻需以天為機關就可以準備好運作系統的資源和環境,效率提升非常明顯。正是嘗到了雲計算帶來的紅利,友邦保險緊接着又把重要的客戶健康管理系統部署在了阿裡雲金融雲上。

真正讓友邦決定大規模開啟上雲程序的拐點出現在2018年。這一年,友邦把非常核心的SAP S4财務系統遷移到了阿裡雲金融雲上。相比傳統IT廠商給出的線下部署方案,不但成本大幅降低,系統穩定性也得到大幅提升。

“核心财務系統放在雲上,其實經過了一番心理鬥争。”劉立民談到SAP系統上雲時坦言,“作為一家國際化的金融機構,這樣一個核心系統,如果放在雲上出現了問題,對于我們來說是一件壓力很大的事。非常高興地看到,在上雲之後的幾年中,财務系統運作得比線下還穩定。”

SAP财務系統的成功上雲,充分驗證了阿裡雲金融雲的可靠性和便捷性。在這之後,友邦就啟動了大規模系統上雲的方案。

“随着業務擴充,很多業務系統需要快速靈活地部署,同時又要考量成本,這種情況下,傳統資料中心就顯現出不适應性,而雲就比較符合業務需求。”劉立民透露,友邦人壽現在已有幾十個系統跑在雲上,其中包括銷售系統、管理系統、精算系統、财務系統等。

二雲上技術,助力業務從容應對外部沖擊

随着加速上雲,友邦人壽所嘗到的雲紅利也越來越多,除了IT層面的降本增效之外,還助力業務從容應對外部沖擊。這一點在去年疫情時期表現得比較突出。

2020年年初,新冠疫情突然爆發。面對疫情對線下保險業務帶來的沖擊,友邦在極短的時間内就全面實作了雲教育訓練、雲招募、雲管理,保障了内部營運以及外部服務的連續性,而阿裡雲金融雲上開箱即用的豐富功能,也為疫情期間的業務正常開展提供了支撐。

疫情期間,由于保險營銷員不能跟客戶面對面,在“非接觸”的情況下,如何合規地完成人壽保險合同的簽約,一時間成為了一個難題。而通過阿裡雲金融雲上的“智能雙錄”應用,友邦保險很快就解決了這個難題,實作了“空中簽單”。

“最初我們的業務比平時下降了80%,但是這個功能上線之後,幾乎當天業務就恢複到了正常水準。”劉立民透露,随着疫情緩解,客戶已經可以跟營銷員面對面簽約,但現在仍有很高比例的客戶因為工作忙等原因選擇遠端簽單服務。

“從某種意義上講,雲上的技術幫助保險企業擴大了接觸客戶的可能性和銷售的範圍。”阿裡雲智能新金融事業部總經理劉偉光認為,随着客戶行為加速向線上化全面遷移,保險機構必須加快數字化和智能化轉型程序,學會“資料驅動”,才能在數字時代獲得競争優勢。

三加速智能化,打造資料科技驅動型公司

過去幾百年間,雖然保險行業的發展嚴重依賴資料,但是資料收集和高效使用的能力始終是個難以解決的問題,今天保險行業很多關于客戶體驗的問題的根源都在于此。

在數字化浪潮帶動下,僅過去兩年間産生的資料就占到了世界上既有資料的90%。資料存儲、資料處理、計算和算法的大幅進步,為保險企業帶來了新機遇。

據阿裡雲新金融技術架構師王磐介紹,以往很多保險企業把各個業務系統部署在資料中心内,各有一套集中式技術架構,導緻“資料孤島”現象嚴重。而通過上雲,使用資料中台,保險企業可以很自然地解決類似問題,最大化資料資産價值。

而緻力于成為一家資料科技驅動的公司,也正是友邦人壽正在踐行的事情。據劉立民介紹,随着上雲的深入,友邦人壽正逐漸在雲上建設資料中台,并已經在日常營運中引入資料智能技術,助力内部高效教育訓練、精準識别保險詐騙等業務場景。

以教育訓練營銷員為例。友邦保險内部建構了一套互動式的智能評估系統,對營銷員的教育訓練效果進行評估。以前教育訓練效果主要借助考試成績來評估,而今天通過這套智能化系統,主管人員可以對營銷員的整個教育訓練過程進行“切片式”分析,及時發現問題所在。

“友邦人壽營銷員出單率遠高于行業平均水準。”劉立民表示,通過智能化的技術,友邦人壽不但降低了教育訓練成本,更為重要的是幫助營銷員提升銷售業績,降低流失率,助力整體業務的穩定增長。

四數字化轉型,必須要跟着大象跳舞

新冠疫情是一場大考,倒逼整個保險行業加速發展數字化能力。與此同時,保險公司正在經曆着從關注“保單”向關注“人”和“家庭”的轉變,而要在新一輪變革大潮中擁有可持續的競争力,積極主動進行數字化轉型成為了必選項。

據劉立民介紹,如今友邦人壽已有超過50%的核心業務系統完成上雲,公司雲上使用的伺服器數量穩居友邦保險集團第一名,而在2023年,友邦人壽還将努力實作超過90%的系統部署在雲上的目标。

“頭部保險公司其實都在積極地轉型。”劉立民認為,這樣的形勢之下,對于任何一家保險公司而言,數字化轉型都是必須要做的事情,沒有選擇。“大象都能夠跳舞了,如果不跟着跳的話,可能就意味着淘汰。”

中國保險行業尤其壽險行業,是一個大型保險企業占據80%以上市場佔有率的市場格局。在過去的2020年,頭部保險公司幾乎全都在重兵投入科技,部分保險企業還成立專業的保險科技子公司,加速充實技術實力。

這些大型保險企業重磅押注科技,背後的思考并不再是單純加大IT投入,更多地是提升自身科技力量,運用新數字科技孵化全新的保險産品,對保險的定價、理賠、體驗等方方面面進行重構。

保險行業中也經常會有新來的入行者,它們的商業模式可能跟過去完全不同。這類企業剛成立的時候,保險業務體量可能非常小,但是通過數字化和新模式,可能一兩年時間就會變得很大。

在劉立民看來,保險公司無論強與弱,都需要在數字化轉型做出大量投資,保持一種警醒的心态,使自己不要在這場競争中落到後面。此外,劉立民強調:加強科技投入的目的在于通過電子化、數字化平台的能力,更好地賦能産品服務創新和營銷員團隊,以資料化的形式建構出對客戶和營銷員團隊更精準的認識,進而更好地認知、分析和滿足客戶的需求,優化客戶體驗、創造客戶價值,并提升管道效率。

展望未來,他說友邦人壽将會加速規劃資料中台,優化資料模型,進一步最大化資料資産價值。“友邦人壽會在數字化轉型的方向上一直做下去,在競争激烈的保險行業中占據一席之地。”

原标題:友邦人壽CTO劉立民:加速上雲轉型 打造資料科技驅動型公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