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16 谷歌 I/O 大會:人工智能成為産品DNA,看谷歌如何踐行AI-First

2016 谷歌 I/O 大會:人工智能成為産品DNA,看谷歌如何踐行AI-First
點選檢視原視訊

繼微軟、Facebook 開發者大會之後,谷歌在今日淩晨(中原標準時間)召開了自己的 I/O 大會。我們發現,這裡面沒有其他公司尚未研發的全新産品。不少産品都有現實對标。比如,類似 Facebook Messenger 資訊應用 Allo,類似亞馬遜 Echo 的 Google Home,類似蘋果 Facetime 的視訊聊天應用 Duo,以及圍繞智能手機的新 VR 硬體和軟體系統 ( 有三星 Gear VR 的影子)。

不過,從 Allo 到 Google Home,不少新産品都驕傲展現了 Google Assistant  背後的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技術,它們不僅是大會核心産品的大腦,也成為谷歌叫闆其他競争對手的優勢所在。

一、從移動優先到人工智能優先(AI-first)

目前,如果手機服務認為某個東西有用,谷歌就在手機上彈出提示,這個歸功于谷歌的知識圖譜 (Knowlegde Graph),它了解包括人,地點,和事物在内的上億個實體和其之間的關系。谷歌産品副總裁 Rishi Chandra 表示:「不會有更好的引擎來解答使用者的問題了,我們從根本上相信這一點。」 

世界上其他地區,每年查詢谷歌超過 1000 億次,相當于每天約 30 億的搜尋量。十年前,谷歌翻譯兩種語言。如今,它正在使用超過 100 種語言和人們交談,每天翻譯超過1400億字。

Pichai 認為,谷歌打敗競争對手離不開它作為「整合世界資訊」 引擎公司的傳統。但是,現在,Pichai希望它可以更加多方面地了解事物,實作從「移動優先,轉為人工智能首先」。這意味着改變公司的運作靈魂。一個早期迹象就是前任谷歌搜尋負責人退休後,由公司的人工智能負責人John Giannandrea 接管。

「傳統的」谷歌是一個資訊檢索公司。「現代的」谷歌,不僅以建議相關資訊為基礎,還有通知(informing)和助理功能(assissting)。通知,是指需要時,我們給你(你所需的)資訊。比如,Google Now 告訴你赴約時間到了。助理,會幫助你采取行動——計劃一次行程、預定;任何可以通過網際網路實作的事情,谷歌都可以協助你去實作。使用資訊搜尋,查全率(recall)和精确度超過80%性就很不錯了——并非每一個建議就必須完美,因為使用者可以自行忽視不好的搜尋結果。但是,助理功能就難得多了。你不可能使用一個預訂錯誤率在20%的服務,即使錯誤率2%,你也不會使用。是以,助理功能必須精确地多,是以,也要更加智能,更能留意到使用情形。這就是我們所說的「人工智能優先」的意思。——Peter Norvig

谷歌正在把中心從界面空曠的白色網頁,轉移到每一件讀者會擁有的技術産品 (手機,汽車,智能手表) 和線上服務商。Google.com 會變得更加個人化(個人專屬谷歌)。Pichai 說,這一切都标志着我們使用資訊方式的深刻變化。

1. Google Assistant   (Google Assistant 谷歌助手)(vs  Siri ,  Alexa,Viv)

2016 谷歌 I/O 大會:人工智能成為産品DNA,看谷歌如何踐行AI-First

和谷歌助手玩 emoji 表情遊戲

2016 谷歌 I/O 大會:人工智能成為産品DNA,看谷歌如何踐行AI-First

你可以和谷歌助手一對一聊天。它會記住你的名字,和你在做的事情。你可以問它『我的隊伍赢了嗎?』,它就會明白你指的是哪一支隊伍。

2016 谷歌 I/O 大會:人工智能成為産品DNA,看谷歌如何踐行AI-First

助手能夠識别出她正在談論意大利餐廳,于是有一個圖示會顯示它能提供相關資訊。點選這個圖示,讨論組中的所有人就都能看見(資訊),并即時完成餐廳預訂。

Google Assistant 是一款私人助手,它就像對話版本的谷歌搜素框,還包括之前在谷歌移動搜尋應用中看到的一些元素。這是一款進化版的 Google Now,對标的是蘋果的 Siri 和 Amazon 的 Alexa。

Google Assistant 可以展開簡單對話,在對話中,輔助使用者完成一些任務,比如叫車、尋找頭條新聞、尋找最快的路徑、打電話給聯系人、甚至會直接在照片應用中尋找畢業照片并與朋友分享、搜尋附近正在上映的電影、買票等。Google Assistant 能夠在不斷對話之中為你解決問題,而不像之前那樣隻能簡單提問和回答。

「我們正在讓搜尋變得越來越具有輔助性,我們希望使用者可以可谷歌進行持續的雙向對話,幫助他們在真實世界中完成更多的事情,我們認為這是在建造使用者自己的單個谷歌。」

随着時間的推移,谷歌可能會允許其它開發者加入,這樣其它第三方服務也能被整合到系統中。

Google Home 和 Allo 都整合了 Google Assistant ,作為産品的核心部分。

比如,你可以詢問 Google Home 裝置,自己的包裹是否已經裝運。它們會根據 Gmail 郵件資訊告訴使用者,已經裝運了。如果問去機場的交通狀況,裝置會說,比平常堵塞,還會将替代路線方案傳到使用者手機上 。

比如,在使用 Allo 聊天應用時,如果 Google Assistant 看到你正在與聯系人讨論某些話題,比如出去吃晚飯,它會提供幫助。線程中的任何人都可以将問題交給助理,讓他給出建議,或定位子。

2. Allo 

2016 谷歌 I/O 大會:人工智能成為産品DNA,看谷歌如何踐行AI-First

谷歌希望通過 Allo 來改變人們對谷歌産品的使用方式。谷歌 CEO Sundar Pichai 在今日的開場演講中說,「我們正在嘗試讓搜尋功能變得更像一個助手。」

Allo 是谷歌推出的移動端聊天應用,代表谷歌通信部門重新上路的決心。在過去幾年中,Google+、Wave、Buzz 等産品從未在市場中争得一席之地,敗于 Facebook,Twitter 和 Snapchat 等市場巨頭之手。

此次推出的 Allo 内置谷歌助手(Google Assistant),除了基本的聊天功能外,還能讓使用者修改文字大小,自己制作個性圖檔标簽,和谷歌助手玩遊戲,讓它幫你提供聊天内容、預定餐廳、查找資訊等。使用 Allo 的頻率越高,它就會更加智能化。Allo 還能幫助使用者從電話簿中尋找聯系人,對于使用如 Gmail 等擁有谷歌賬号的使用者,他們還能用 Allo 直接向聯系人發消息。

當你在 Allo 上與朋友聊天時,它會自動向你推薦「智能回複」。如果朋友約你吃晚飯,Allo 可能會建議你回複「什麼時間?」随着你使用 Allo 的次數增多,它将學會按照你的語氣智能回複。是以,如果你有特别愛用的 emoji 表情的話,它很有可能會出現在下一次回複建議中。除此之外,智能回複甚至能通過 Google Photos 識别圖檔,并建議有關圖檔的回複。

雖然與之前 Facebook 推出的私人助手 M 一樣虛拟助手是核心,但二者有許多不同。

M 正在加州進行為數「幾千項」的測試。但當任務過于複雜時,例如線上下點餐等,人類團隊需要介入以完成任務。然而,Allo 所使用的助手是完全自運作的,并且向所有人開放。

Pichai 說,這些人工智能特性隻是一個開始,因為仍有許多計算上的難題未被解決。如何平衡個人隐私,以及考量這種類人思維的社會影響,都是需要進一步探索的問題。「在某些方面我們可能是開拓者,但在有些方面,我們願意跟随别人指出的正确方向,」Pichai 說,「這是我們保持前進的方法。」

在此次 I/O 大會上,谷歌展示了更多對未來的展望,因為谷歌希望開發者和使用者們能夠明白谷歌的想法——并讓他們成為谷歌生态系統中的一員。「就像我們在搜尋上花了很大的精力和時間一樣,這(人工智能)也是我們計劃用許多年時間雕琢的方向,」Pichai說,「這是一場宏大的旅程。」

今年夏天,這款應用會與蘋果手機和安卓手機使用者見面。 

3. Duo 視訊應用

2016 谷歌 I/O 大會:人工智能成為産品DNA,看谷歌如何踐行AI-First

Duo 是 Allo 應用的拍檔,與 Facetime 的功能類似,使用基于 WebRTC 和 QUIC 協定通信,在較差網絡環境下也能實作視訊通話。基于電話号碼,使用者可直接使用 Duo 撥号進行視訊通話。而且它擁有完善的加密功能,保證使用者的隐私。

Duo 最大的特性就是有個 knock knock 功能,會提前給你一個 live streaming,讓你在接通視訊前可以了解到對方為什麼打過來,提前做好準備。想象下,男女朋友吵架的話,女生不願意接你電話,但是看到視訊上顯示你已經在各種跪舔道歉的時候,心軟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了呀。

Duo 将在今年夏天正式推出,登陸安卓和 iOS 平台。

4. Google Home(vs Echo)

2016 谷歌 I/O 大會:人工智能成為産品DNA,看谷歌如何踐行AI-First

簡單來說,Google Home ,和 Amazon 的 Echo 以及蘋果的 Apple TV 類似,是智能家居系統的中心,連接配接你家裡的各項智能硬體。

Google Home 和 Echo 的功能,有很多相同之處。比如,播放、控制音樂,添加約會安排以及線上查詢電影時間,等等。當然,你還可以利用内部內建的 Google Assistant 語音助手,控制家裡電燈的開關,空調溫度的調節。另外,它還能給小孩子講故事,做科普;也能随時提醒你天氣如何,有什麼事情别忘了做了。

Google Home 也和 Echo有不同之處。

先說優勢。

谷歌智能家居的大腦是Google Assistant,這款助手利用了谷歌的龐大搜尋資料庫,而Echo 依據的是 亞馬遜的虛拟助手 Alexa。是以,至少在完成諸如 網頁搜尋、交通情況查詢等這類基本任務上,Google Home 可能會比 Echo 更加智能。在最近的一份比較測試中(參賽方為亞馬遜、蘋果、谷歌以及微軟),在完成基本任務上,谷歌成績最好,這很大程度上歸功于谷歌搜尋引擎的龐大資料。

2016 谷歌 I/O 大會:人工智能成為産品DNA,看谷歌如何踐行AI-First

另外,Google Home 還有一處略勝  Echo :它可以和其他裝置交流。不僅可以與其他揚聲器系統配對,還可以與谷歌 Chromecast 數位電視棒交流。這意味着,你能夠在不同的房間同步歌單,或者在電視上同步放映電視劇。在與其他裝置交流方面,Echo 還不具有谷歌家居這樣的前景。同樣,Home 還可以直接将資訊送至使用者智能手機上。谷歌 demo 視訊展示了一位父親詢問 Home 上班路上的交通情況,Home 回答沿路發生了事故,并将替代路線發送到了他的手機上。

「Google Home……是建立在十多年的自然語言處理研究的基礎上的。」谷歌産品副總裁 Mario Queiroz 說到。Google Home 還能夠準确識别不同的口音,以及了解孩子的指令。

同谷歌網頁搜尋一樣,Google Home 也帶有個人隐私設定的選項。「對于系統的運作規則、隐私和控制都是一樣的,」谷歌搜尋項目副總裁 Scott Huffman 說。

再說劣勢。

雖然在基本任務方面,Home 比 Echo 更聰明,但是,涉及谷歌公司意外其他公司的服務時,比如,從一件餐館訂購菩薩,Home 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就要取決于谷歌是否可以說服第三方開發者願意用 Home 來提供服務。Pichai 表示,為此,他們真的需要和開發者和第三方合作,才能為産品使用者提供這些服務。

比較之下,亞馬遜已經在這方面取得了巨大進展。Alexa 可以叫 Uber,訂  Domino 的披薩等。雖然說時間才能說明,到底誰能得到第三方更多的青睐,但是,去年六月誕生的 Echo,顯然赢在了時間上。

另外,高德納咨詢公司(Gartner Research)分析員 Brian Blau 認為,谷歌面臨的最大挑戰并不是技術性的,而是如何讓産品出現在使用者手中。

亞馬遜的 Echo 之是以獲得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亞馬遜能夠在它的官網上大力推廣這個價值 179 美元的智能播放器,而人們在通路亞馬遜網站的時候,已經做好消費的準備了。但是,谷歌并沒有一個同樣具有吸引力的産品推廣平台。

澄清一下概念之間的關系。谷歌将搜尋産品的虛拟助手部分,稱為 Google Assistant。之前,它的名字叫 Google Now, 後來,又叫回 Google。不過,這款助手缺少一個類似 Siri , Alexa 之類的名字。

Google Assistant 目前最大的差別(較之其他同類産品)在于可以進行自然對話。這款助手會與 Google Home 和 Allo 一同出現,不過,語音密碼可不是「Google assistant」 而是  「Google」。

二、其他産品

1. Android N 新系統

Google 選擇了提前釋出 Android N 開發者預覽版。Android N 最大的功能改進是增加分屏多視窗支援,快捷回複和歸攏通知,電池壽命的提高,還有大家喜歡的 emoji。

在本次大會上也示範了對安全性的改進,它将支援 Java 8,而 Vulkan 成為平台的一部分也讓開發者能制造更好的遊戲,提供更好的圖像處理。那麼,以後在安卓手機上玩手遊,效果是不是會超越 iPhone?

2. Daydream 新VR平台

已經有超過5000萬的虛拟現實 App 在 Cardboard 市場被下載下傳

Android N 推出了針對 VR 的 DayDream 模式,這個「VR 模式」,可以看成是一個智能手機專用的模式。

最大特點是,手機在開啟 VR 應用時,就可以呼叫「VR 模式」來解放額外性能,更重要地還可以縮短延遲,避免動作與視覺間的差異影響沉浸感。目前 Samsung、HTC、LG、小米、華為、中興, 華碩和阿爾卡特都在制造支援這個标準的手機。

2016 谷歌 I/O 大會:人工智能成為産品DNA,看谷歌如何踐行AI-First

新款谷歌标準的VR搖桿

同時 Google 也制定了支援 VR 的頭盔和控制搖桿的開發标準。

除此之外,Google 也在努力推動 VR 成為新的平台。現在,Google 自有的 Youtube, Google Play, Google Streetview, Google Photos 等産品都在緻力于推出 Daydream / VR 版本。Google 也已經和 Netflix, Hulu, WSJ, New York Times 等網絡和傳統媒體成為 VR 合作夥伴。

3. Android Wear 2.0 新版可穿戴

2016 谷歌 I/O 大會:人工智能成為産品DNA,看谷歌如何踐行AI-First

直接在手表螢幕上手寫輸入,快速識别

Android Wear 2.0 是谷歌 2014 年釋出可穿戴作業系統後最大的一次更新。Android Wear 2.0 最大特點就是可以獨立運作軟體,不再需要依靠智能手機。應用該系統的手表可以自己聯接 Wi-Fi。Android Wear 2.0 主要集中在健身、飲食、通信和制定行程等相關的應用。

4. Android Instant Apps

Google 推出的 Instant Apps 類似于 DeepLink 技術,更重要的是有強大的 Google Play 撐腰。Instant Apps 提供了暫時的安裝版本,而你若試用過後想要長期使用它,僅需點選一下便可下載下傳完整版本。

而開發者也隻需要利用 Googel 提供的 API 在很短的時間内就能實作支援這個功能。

5. 移動分析

Firebase,谷歌 2014 年收購的一個後端開發者服務平台,如今變得更為穩健。使用谷歌分析作為基礎,Firebase 如今加入了移動分析。開發者将能夠基于一定标準分類使用者群,并有針對性地推送通知和活動。Pichai 表示,「Firebase 是我們完成的最綜合的開發者服務,很高興今天它能被大家用到。」

6. 谷歌雲

谷歌在雲平台上投入了重資與亞馬遜和微軟進行競争。Pichai 在過去告訴投資者,希望差別看待谷歌雲和機器學習、人工智能。今天,他表示,使用谷歌雲的開發者将能使用到谷歌的計算機視覺 API、語音 API 、翻譯 API 。「當你使用谷歌雲平台的時候,不僅能用到谷歌内部使用的非常棒的軟體,也能用到我們内部使用的特定硬體。」他說。

此外,他還說到,「當你使用谷歌雲平台,你也在利用 TPUs,」TPUs 是谷歌開始打造的屬于自己的專為應用定制的內建電路晶片,名為張量處理單元(TPUs)。這個名字的靈感來源于谷歌 TensorFlow 開源深度學習架構。但這種技術卻是獨一無二的。

2016 谷歌 I/O 大會:人工智能成為産品DNA,看谷歌如何踐行AI-First

這些 TPUs 被用于 AlphaGo 人工智能驅動的 Go player,後者打敗了頂級圍棋選手李世石(Lee Sedol),此外它還應用于谷歌搜尋和谷歌街景。這也是 Pichai 提到的内部使用的特定硬體之一。

Facebook F8 開發者大會、微軟 Build 2016,以及今天的谷歌 I/O 大會,無一不讓我們看到人工智能 「優先」的科技趨勢。這就像較早研發人工智能的索尼一樣(後來放棄),如今重拾人工智能業務,讓我們看到人工智能開發的春天似乎真的來到了。

有人問,在他的人工智能優先的世界裡,一個 Sundar Pichai 的谷歌搜尋引擎會是什麼樣子?

Pichai 燦爛一笑,說:  「這取決于誰在搜尋。」

延伸閱讀:

深度|Facebook釋出聊天機器人平台,Bots或将取代App 業界 | 智能助理 Viv 釋出 demo:來看看它有什麼過人之處 重磅|谷歌開源最精确自然語言解析器SyntaxNet的深度解讀:一次關鍵進步以及一個重要工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