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老有所依:縱覽歐洲老年護理機器人的進展和設想

21世紀是人口老齡化的時代,目前世界上所有發達國家都已經進入老齡社會,許多開發中國家正在或即将進入老齡社會。據中國“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的資料,1999年中國也進入了老齡社會,是較早進入老齡社會的開發中國家之一。2030年以後,中國的人口總撫養比将随着老年撫養比的迅速提高而大幅度攀升,并最終超過50%,2030到2050年,中國人口總撫養比和老年人口撫養比将分别保持在60-70%和40-50%,是人口老齡化形勢最嚴峻的時期。

老有所依:縱覽歐洲老年護理機器人的進展和設想

根據歐洲機構的資料,2020年四分之一的歐洲人口也将是超過60歲的群體。在歐洲人的“白銀時代”,很多人将樂意呆在家裡并接受從家族或者社會工作者給予的照料。不幸的是,因為人口的變遷和更多的家庭投入到工作中,能照顧老人的護理勞工越來越少了,這種勞動力的“赤字”也對歐洲社會形成了一個大的挑戰。

另一個問題是,在老年人護理的領域,有很多日常的、互動的工作需求,而且現在對護理工作的要求也不僅僅是短暫的服務了,有些工作甚至需要勞工每次移位時俯身1300次。 有些勞工也抱怨說他們好像成了機器人,而且在那種狀況下還不能脫離停歇。

老有所依:縱覽歐洲老年護理機器人的進展和設想
點選檢視原視訊 那麼,機器人技術能不能幫助到日益變老的我們呢?SPARC是歐委會和歐洲機器人協會euRobotics下180個公司及研發機構共同啟動的、巨額投資的機器人研發計劃,他們近日釋出了一些關于老年護理機器人的進展和設想,這對我們中國是很有參考價值的。來,想象一下當你老了……

把你和所愛的人聯系起來

遠端臨場機器人(Telepresence robots )可以讓護理工作者和家庭成員遠端光臨你的居所。這不需要拿起電話或者啟動電腦,一個機器人也就是一個有輪子的視訊會議系統,它将會主動跑到你面前并發起一個對話。這就是現代化的“串門”方式了,科技不是為了替代掉人們的面對面拜訪,而是讓拜訪能更多頻次地發生。雖然是虛拟的,但是如果這樣能讓你的女兒一天三次來找你,或者在你需要幫助的時候聯系她,那是不是很好呢?“長頸鹿”(Giraff)是歐洲開發的一種遠端臨場機器人,目前正在進行家庭測試,并且已經開始售賣了。

老有所依:縱覽歐洲老年護理機器人的進展和設想

照顧你的飲食起居

老了以後我們的腿腳就不那麼靈便了,各類運動都會減少。除了行走不便,還有一些挑戰諸如:拾取日常物品、吃東西、洗澡、起床(估計目前有九百萬歐洲人需要幫助起床)等等。現在有個MOBOT 項目,開發了一種智能代步機器人,可以幫助你從椅子上站起來,或者幫助你在住處附近遛彎兒。

老有所依:縱覽歐洲老年護理機器人的進展和設想

“LEA”是有個機器人護理系統,被僞裝成了一個手推車的樣子,能幫助你起床、走路或者抓起一個杯子。LEA還可以知道你的日正常律,提醒你是不是忘記了正常的吃藥和飲食。

老有所依:縱覽歐洲老年護理機器人的進展和設想

Besticinc公司的創始人 Sten Hemmingsson也是一個小兒麻痹症患者,他關注機器人怎樣幫助人吃飯,他說:“能獨立的吃飯對于一個人的完整性是至關重要的事情。”

你也使用可穿戴的外骨骼機器人來幫助完成日常動作,AXO-SUIT項目就是開發這種機器人的,未來這些“套裝”的用材将會很輕巧,如同穿了一個柔軟的智能褲子。

老有所依:縱覽歐洲老年護理機器人的進展和設想

幫你拿取和運輸物品

有些工作需要機器人具有夾持器,也就是有個手臂,使得他們可以拿取藥品或者水杯。這些機器人能遠端遙控,或者是伴随你的指令來自主運動。“Care-o-bot”這個團隊的機器人定位于生活助理,現在有了第四代版本。他們還開發了CASERO,這種機器人可以幫助家庭護理工作者舉起重物,還能用于收集要洗的衣服或者拿着水瓶行走。

老有所依:縱覽歐洲老年護理機器人的進展和設想

“CASERO在我們的日常工作中幫了大忙,運輸物品等。它節省了我們的時間,并且我們可以有更多的時間陪伴老人。”一個名叫Silke Mlakar的護理工作者說。并且如果你信任Robot-Era 項目的産品,你甚至可以送你的機器人去超市買東西,或者去藥方拿處方。

情感互動的好老伴

如果機器人足夠精巧老練,你很可能會在情感上也依賴這個經常出現在身邊的機器人了,并且享受與之相處的時光。和老年人進行互動的機器人需要設計得非常仔細,因為不能産生誤導,而是確定能提供正确的、盡可能給予的幫助。有一個非常成功的伴侶型機器人是日本AIST公司創造的Paro,一種長得像海豹的療愈機器人。這個機器寵物能對觸摸進行反應,并且總體對60%的癡呆症患者有顯著的冷靜效果,提高了患者的社交能力。這種新型的機器人治療法對兒童自閉症和對老年人護理方面,已經顯露出了益處。

老有所依:縱覽歐洲老年護理機器人的進展和設想

智慧居住空間

為什麼不把你的房子就做成一個機器人?一個物聯網模式的住宅房間可以自動地檢查烹饪爐子是不是關閉了、當冰箱空了可以下單購買食物、提醒你有預約、以及操控娛樂系統等等。這個房間還可以與一系列的移動機器人協作,包括你的掃地機器人,或者一些專項任務機器人。這種智能的居住空間,将應用最新的一些科技如物聯網、機器學習、和機器人技術,締造出更好的護理模式。

如同許多機器人科技一樣,整合是關鍵。一些大學正在建造更專業的智能居住空間,讓研究者可以在一個可控的研究環境中探索各種技術的整合方式。

障礙困難和前景預期

關于輔助生活的科技也将導緻一些挑戰,諸如隐私、倫理和責任。這些護理機器人如果實施的不仔細,也會帶來深層的責任問題和潛在的傷害。實際上,大多數在實驗室中開發的護理機器人還沒有找到進入家庭的路徑。大衆的接受度還仍然很低,根據最近期的“歐洲晴雨表調查”顯示:51%的歐洲受訪者對于機器人提供的服務、給老年人和弱勢群體提供的陪伴等,還是感覺不舒服。這個現象,很大程度是因為護理類機器人的技術普及率和曝光度不夠。

感謝國際标準化組織ISO,有了新的護理機器人的标準,這給一些期望進入到這個領域的創業型企業和中小企業鋪就了道路。歐洲老年護理機器人和裝置的市場規模,預計在2016年将達到130億歐元。因為有如此巨大的潛力,是以歐洲已經有很多項目在投資布局這個領域。我們目前的機器人水準距離電影《機器人與弗蘭克》裡那樣的還有很遠的距離,制造機器人還是很困難的,我們現在隻是剛開始看到作為生活助理的機器人離開實驗室,在例如行走和飲食這樣的特殊任務上發揮作用。更全能型的機器人仍然需要投入研發,更重要的是需要進行大量的真實世界的實驗。然而,關于老年人生活品質的提高,任何科技進展都會産生巨大潛力。作為生活助理的機器人在未來會成為一種必需品。希望當你老了,也有個忠誠體貼的機器人做你的生活助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