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未來中國的大資料疾病防控

一,谷歌在疾控上的成就

2008年,谷歌上線“谷歌流感趨勢”項目,該項目開始預測流感傳播。

2009年在美國的H1N1爆發幾周前,谷歌成功預測了H1N1在全美的傳播範圍,具體到了州還有特定地區,判斷非常及時,令美國公共衛生機構以及全美大為震驚,疾控中心通常隻能在流感爆發一兩周之後才可以做到,而谷歌的及時性讓全美側目。

這是真正第一次利用搜尋引擎大資料對疾病控制的預測嘗試,谷歌是以也獲得巨大殊榮。

二,中國疾控中心的大資料方向

此次疾控中心與百度深入合作,不僅利用百度的資料技術來達到疾病傳播的控制,還将拿出官方的監測資料與百度進行深入分析并建立模型。以下是在大資料下,疾病控制可以做到以下幾點。

1,提前确定一定規模的未知疾病,為疫情控制争取時間

無論傳統檢測還是大資料都是無法監測到任何沒有臨床症狀的病例的,這些經驗在醫院的臨床經驗中都為0。但大資料卻可以做到一件事,通過醫院的共享資訊以及百度監控指定地區的使用者的頻繁搜尋關鍵詞,可以檢測到某個地區已經出現了諸如不明原因的肺炎,某地餐館讓多少人出現嘔吐腹瀉等異常狀況......

然後再通過與疾病控制中心的病毒庫中的病毒分析,尋找吻合的病毒,進行比對分析然後将其找出,為判斷疾病赢取時間。換句話說,有了大資料後,疾病預防可以真正在第一時間内去判斷出疫情的病毒源,進而為控制争取時間。

另外要說明一點的是,目前的科技下,疫情的發生是誰也無法控制的,我們目前唯一能夠控制的就是及時制止其傳播的範圍,而大資料則是目前唯一的也是最佳的途徑。

2,判斷人員流向,控制疫情

在疫情發生後,雖然國家可以第一時間控制住當地疫情,但是人員流動則是無法控制的。現在利用百度的技術可以做到,比如A地突然爆發了傳染病,而此時根據百度大資料的監控就能監測到傳染源區人員的主要流向地是B地與C地,于是疾控中心就拿出對應的醫療技術和對應的治療藥品以及疫苗來防治,第一時間趕到B地與C地,将一切藥物準備就緒并為當地人接種疫苗,這樣一來就減少了盲目的廣撒網式的全面布局情況,通過百度提供的人員流動資料,讓控制疫情在效率上大幅度提升。

3,治療藥物和疫苗的迅速研發

在疫情發生後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研發對應藥物,傳統的做法是一個小範圍的研發,然後用傳統的交流方式,但是有了大資料就不可同日而語。在病人的治療中,所有藥物的使用資料以及使用者的病情資料都将全部聯網,當機器檢測到發現某種藥物(通過讀取錄入的藥物資料)對病人的病情(通過讀取錄入病人健康的關鍵指數後的資料)有部分效果後,将會迅速納入研發的決策範圍,為研發部門提供有用參考,為研發對抗疫情的藥物以及預防疫情的疫苗,提供全網的大資料的支援。

4,傳播動力學模型建立

疫情的傳播模型在學術上有很多研究成果,但是這些學術研究都很難落地,就像《反脆弱》裡說的這種涉及社會問題的理論要想建立,從學術到實踐是一種大衆錯覺,真正建立起理論的永遠是實踐再到學術然後再不斷微調。而現在擁有了大資料的全面監控後,疾控中心也就有了更多的實踐支援,就可以開始真正從實踐中建立有關疫情的複雜動态網絡的傳播動力學。

目前,疾控中心将國家拿出監控點的資料,從鄉鎮到醫院的資料,與百度已有的大資料結合,再加上百度更強的分析能力,一起繪制出傳播的模型,來為今後的疫情控制工作做更多的參考。

5,建立全民預警機制

高院士有個願景,希望未來的大資料疾病預防控制的預警不僅僅隻是他們這些坐在辦公室的決策者能夠收到,更希望能夠讓全民享有這樣的福利,來保障更多人的安全。比如當你去出差時,百度會在你的手機上提前通知你,你将要去的地區有食品安全問題,再比如第一時間通知你,你所在的地區有流感地區的人群大量流入,讓你及時做好預防工作以及接種疫苗等等。

關于這一點,我認為并不遙遠,相信在近期就能夠做到。

三,谷歌的前車之鑒

谷歌雖然在09年的預測上做出了漂亮的成績,但是在2013年的2月谷歌流感趨勢被媒體大量批評,原因就在于其資料總是偏高于真實的流感資料。

谷歌出錯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谷歌的搜尋算法調整會間接影響到使用者習慣,再比如谷歌的推薦搜尋以及相關性推薦也會影響使用者的搜尋結果,此外搜尋某個關鍵詞的使用者也不一定是患病使用者,再加上營運商的地理位置判斷等問題,使得谷歌出現算法過度拟合的情況,将噪聲當成了信号,導緻其結果的不準确性。

而谷歌的反複試錯,也讓百度在該項目上更加警惕,是以直到最近才開展該項目,想必是已經做好了充足的準備有了充足的自信,才敢開始該項目,并接受大衆的檢驗。

希望百度能夠為我們提供更好的服務。

結語:之前交通部與百度的合作,再加上現在的疾控中心與百度的合作讓我們看到網際網路産生的大資料已經進入了到國家決策的層面。未來的政府也将更加依賴于這些大資料的支援來做決策,而我們也将一起利用這些共享開放的資料,為自己所用。

此外,無論谷歌還是百度,都值得我們尊敬,他們完全可以躺着賺錢,沒必要來做這些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但他們都選擇了做一件真正能夠造福于人類千秋萬代的事情,把從我們這裡獲得的資料轉變為對我們有利的價值再回報給我們,讓我們期待他們都能做的更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