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繼續劉慈欣思考關于虛拟城市的問題。上文說到虛拟城市沒有建立的根本原因是因為沒有政治中心。這點我贊同,縱觀人類曆史來看先有部落再有城邦,人類是基于共同利益才走到了一起。
簡單的來說,城市就是一個利益訴求共同體。但是與虛拟城市不同的是在于資源的有限程度,而虛拟資源又是何種形态何種展現?是否隻是ctrl+v的無限資源又或者是另一種匮乏資源,使得我們需要它的時候需要合理配置設定然後走向某種特殊的行政體制?
事實上歸根到底一切競争是資源,我們必須認識到如果虛拟城市是可能的,那麼它的匮乏資源到底是什麼?我想推測隻有一種,稀缺資訊,但是這又實體世界有天壤之别,如果沒有網絡我們的稀缺資訊或許可以存留的更好,但是在網絡之上,在這個無孔不入的互相監視的大網之下,稀缺資訊的長時間存在并非不可能,但誇張的說如同大象能在兩根鋼絲上行走的距離。
現在接着思考,這種稀缺資訊到底是承載了什麼?使得所有人想得到?強大到會出現行政體制?現在我推測幾種可能性。
第一,神秘性的主義團體。
此種可能性極大,神秘性團體自古存在,網絡隻是一種更好的控制成員方式。神秘主義的最大特點就是非理性的信仰,網際網路最大的力量在于對神的瓦解和對神的塑造。當然神秘性團體必須認識到,任何神隻要露出一點馬腳,就都會被網際網路螞蟻雄兵的力量打下神壇,灰飛煙滅,永不得超生。
第二,幕後組織,現在這個推論可能要陰謀論了。
可能今後的世界并非表面的實體世界控制,而是背後更強大的虛拟世界各個城邦在操控,各個成員緊羅密布地分散到實體世界各大咽喉要道,不聲不響地對世界進行真正操控。實體世界知道虛拟世界的存在,但是無能為力,因為兩者的人都是融合存在,沒有絕對的對立。這些成員可能是政客,也可能是商人,小販,教師,大學生,甚至可能是你隔壁的鄰居大媽在号令對另外一個城邦的讨伐。
當然這種組織的形成可能是有曆史邏輯的,最初創始人可能是兩個銀行的工程師加上某個高層,在某次選舉中操控了金融運作。又或者最初的創始人隻是某個學校的學生利用極高的智商操控了學校的課程安排規則開始。又或者是從某個不起眼的IT宅男在玩網遊的時候潛入遊戲公司篡改規則被發現,從此逃亡開始。當然所有創始人都必須是對網際網路及其了解,有意無意發現了控制規則的規則。其打江山的口号類似是,“世界運作規則的重新定制者”。
從此之後隊伍便随之壯大,随後創始人依據對網際網路的認識,創造了“沒有中心的中心”管理層級,依照網際網路的邏輯,創造破一點無法破全網的遊戲規則。 一切公開,一切又隐匿,一聲号令成員便各行其事,全部沒有任何明确的安排下協作完成。這是我所推測的可能性,在想法上借助了蓋亞這個概念。而網際網路本身就是蓋亞的一個觸角,是以完全可能。
第三,超量子世界,虛拟城市與實體城市的大戰。
這個可能是太過于科幻了。就當我在胡扯吧。此時的人類已經進入能夠自身量子化的形态,可以以這種形态随時出現在三維世界一光年以内任何地方,而虛拟世界已經徹底和現實世界在某種意義上融為一體,一并打入四維時空。比如你要拍照傳到雲端,隻需要以虛拟化形态眨個眼然後直接從大腦神經發出指令,那麼你周圍一切就會從三維上升到四維然後傳輸好。當然這種存在于四維空間的概念,相當于二維的視角去看三維,是一種形而上的概念。而我們現在的網際網路被稱為遠古網際網路。
而此時的人類通過銀河系聯合大會,人類已經獲得死後,其虛拟化形态永生的權力(本人已死,留下的不過是形态)。目的是給後人留下紀念,而不僅僅讓先人存在于影像當中。也就是這個錯誤的決定,導緻了三百年後某一天一個陰謀者篡改了全部死人的記憶,破壞了原來全部的秩序,也就出現了死人和活人搶地盤的境地。而死人并不比活人笨,死人更聰明更厲害更有手段,于是死人的虛拟化形态在四維時空裡建立了虛拟城市,将活人的虛拟形态驅逐在城外,成立了傳說中的第四維大軍。
又過了三百年後,死人大軍的人數已經超過人類,試圖将人類倒逼回到三維空間再趕盡殺絕。人類就此滅亡還是能超越四維限制?不得而知。
一場虛拟城市與實體城市的戰争由此展開。。
扯遠了扯遠了,我其實是想探讨網際網路的,結果探讨得這麼遙遠。居然把現在的網際網路稱為遠古網際網路,呵呵。上面探讨的問題是什麼資訊是稀缺的珍貴的,導緻人類想要獲得,才會形成政體。一是神秘不可知類,二三都是與實體捆綁的利益。
這不是篇嚴謹的文章,最後想說但是無論什麼資訊,蓋棺定論的,争論不休的,公開的,秘密的,就人類整個終結的曆史來看,都是滄海一粟,就像三體最後感歎的,在石碑上的資訊才能儲存最久。但即使是石碑上的也有消失的一天,資訊,實體不過都是一種聚合的形式,非非有,非非無。我們必須保持清醒也要保持困惑,向一切的可能性都心懷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