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計算機縫合心靈

上周,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縮寫為MIT)下屬的日本理研—麻省理工神經回路基因研究中心(Riken-M.I.T. Center for Neural Circuit Genetics)的研究人員稱,他們能夠在老鼠腦中生成一組虛拟記憶。這一成果,讓我們向人工調節大腦的科幻世界靠得更近了一些。

在刊登于《科學》(Science)期刊上的研究報告裡,該團隊寫道,他們的實驗讓老鼠産生了在某地點遭電擊的記憶,但實際上電擊發生在完全不同的地方。研究者尚不能創造出全新的思想,但可以将積極或消極的情緒加于已有記憶之上。

“這項實驗算不上從零開始将新記憶寫入大腦;其實質是将兩種不同類型的記憶關聯起來。我們用人工方法,對一組中性記憶加以更新,把它變成了消極的記憶。”參與這個科研項目的MIT神經科學家史蒂夫·拉米雷斯(Steve Ramirez)說。

聽上去,這一成果似乎意義不甚顯著,況且對老鼠也未免有失厚道。然而拉米雷斯說,基于目前的成果,設想它有朝一日發展成計算機調控精神的手段,并應用于創傷後應激障礙(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的治療等方面,這樣的技術飛躍将不會讓人覺得突兀。

目前,技術人員正緻力于開發人腦—計算機界面(brain-computer interface),它将讓我們僅通過思維就能與智能手機和計算機進行互動。現在,已經有一些新奇的裝置能夠讀取我們所想的事情,讓我們腦中念頭一動,就能做出躲避電腦遊戲裡的虛拟物件,或按動一個開關這樣的事情。

但相形之下,上述這些研究記憶控制的科學家,正在突破的是我們觀念中可能與不可能之間的界限。的确,這聽上去好似電影裡才有的夢幻場景,但是我們不應對好萊塢電影編劇的想象力一笑了之。有些時候,電影能很好地預言未來将出現的事物。

電影《暖暖内含光》(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中,金·凱瑞(Jim Carrey)扮演的角色接受了記憶清除服務,從他的大腦中抹去凱特·溫斯萊特(Kate Winslet)扮演的前女友。

不過現在看來,該片編劇查理·考夫曼(Charlie Kaufman)還是對科學進展過于低估了。

“《暖暖内含光》一片沒搞對的事情是把一段記憶完全抹殺了,”MIT的拉米雷斯說,我認為我們還能做得更好:可以在保留凱特·溫斯萊特音容笑貌的前提下,去掉記憶中令人傷心的部分。”

當然,多年來好萊塢和科幻小說作者們對記憶操控這一主題已有了很多發掘探索。

在改編自菲利普·K·迪克(Philip K. Dick)短篇小說的電影《全面回憶》(Total Recall)中,阿諾德·施瓦辛格(Arnold Schwarzenegger)飾演的角色被植入了一段火星度假的虛假記憶。電影《黑客帝國》(The Matrix)裡的人物能将語言和格鬥術之類的新技能下載下傳到腦中,和計算機下載下傳檔案如出一轍。

太不可思議?或許如此,畢竟我們還沒到像《黑客帝國》裡的人類一樣與機器人統治者作戰的地步。但科研人員卻在切實地探索向大腦上傳新資訊的技術手段。

2011年,參與波士頓大學(University of Boston)和日本京都國際電信基礎技術研究所計算神經科學實驗室(A.T.R. Computational Neuroscience Laboratories)合作項目的科學家發表了一篇論文,讨論了名為“神經回報解碼”(Decoaded Neurofeedback)的過程,即通過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裝置向大腦發送信号,進而改變腦部活動的節律。這些科學家相信,假以時日,可以通過向大腦“上傳”資訊的方式在睡夢中教人學會演奏樂器,幫助使用者學習新語言或體育運動要領。

借助向大腦寫入資訊的技術,我們有可能隻需念頭一動,就能同計算機乃至他人進行互動。

2月份,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的神經科學家米格爾·A·尼科利斯(Miguel A. Nicolelis)博士成功地通過網際網路連接配接了兩隻大鼠的腦部,讓它們用頭腦進行交流:當一隻鼠按下杠杆的時候,另一隻也會照做。兩隻大鼠分處兩地,一隻位于北卡羅來納州的杜克大學,另一隻則在巴西的納塔爾。尼科利斯博士說,他近期還在實驗室中進行了其他實驗。其中一個是将四隻老鼠的大腦連結起來,形成他口中的“大腦網絡”(brain net),使之可以通過網際網路共享資訊。另一組實驗下,他取了兩隻猴子,令其移動一隻機械臂,但隻給了每隻猴子完成此操作所需資訊中的一半,要求它們通過大腦間資訊共享來實作目标。

上周,哈佛大學醫學院(Harvard Medical School)的科學家開發出了一種腦對腦界面(brain-to-brain interface),實作了讓人僅通過思維就可以移動一隻大鼠的尾巴。

當然,凡是涉及到大腦相關技術和記憶人工處理的電影裡,通常都會出現這種技術的負面效果。《全面回憶》的主角為了厘清現實和虛幻的經曆而吃盡苦頭,并是以引發極大混亂。《暖暖内含光》裡,金·凱瑞扮演的角色雖清除了記憶,但它們卻如亂麻般重新浮現,引出了不少可笑情節,當然還有對愛情和人生得失的感悟。

不過有些研究者卻并不擔心此類情況出現。尼科利斯博士在他創作的《跨越界限:聯接腦和機器的新神經科學——以及它将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Beyond Boundaries: The New Neuroscience of Connecting Brains with Machines — and How It Will Change Our Lives)一書中寫道,他相信人類将來能擺脫文字或語音,以通過網際網路傳輸腦電波的方式進行無線通信。

“我認為,這會是未來人類通訊技術的真正前沿。我們已經能讓猴子,甚至人,用思想來操作一些裝置,”他說道。“一旦做到了向大腦寫入資訊,我能想見,同樣的原理就能在通信方面施展作用,讓你的思想和訊息能傳遞到其他人類個體,而且能讓他們直接了解。”

看來,用人工處理記憶的方法修補受傷的心靈,或許會比我們想像中要來得更快一些。

結語。縫合心靈的不僅隻有哲學家,還有機器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