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雲團錦簇的時代,誰能成就最終的技術淘寶

作者:芸峥

知識體系:運維、中間件、Cloud Native、容器、API

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虛其心,受天下之善;平其心,論天下之事;潛其心,觀天下之理;定其心,應天下之變。

雲團錦簇的時代,誰能成就最終的技術淘寶

在阿裡雲團隊,經常聽到技術淘寶這個詞,自己也在深思技術淘寶是什麼。阿裡雲是技術淘寶嗎?電商淘寶能演進出來技術淘寶嗎?技術淘寶會不會在除了企業之外,帶來新的社會分工模式呢?為了搞清楚這個問題,我也做過諸多調研,我認為技術淘寶就是利用網際網路平台,将技術産品及服務出售給2B企業,并提供持續的業務運維服務。

另外,随着雲原生技術的蓬勃發展,雲的建構成本大幅度降低,由于資本的逐利性,各種雲的形态将會層出不窮,萬雲互聯将成為不可逆的趨勢,我們想成為最大的那朵孤島雲,還是成為連接配接各種雲的虛拟平台呢?我認為這種虛拟平台就是技術淘寶,以雲為始,但不會終結于雲,除了企業之外,技術淘寶也将會為新的社會分工模式提供成長土壤。未來無限可能,誰會再次成為時代的弄潮兒呢?

技術淘寶的最終形态

以史為鑒,幾乎所有的網際網路平台都是建構在實體廠商之上的虛拟平台,用于優化資源的合理配置設定,承擔連接配接各類角色的責任。是以我想象中的技術淘寶一定不會綁定在任何實體雲上,是以我們要跳出自身雲平台的限制,用開放的心态接收各種雲和産品。例如我們的雲産品可以部署在其他異構雲上,其他雲廠商的産品也可以部署在我們的雲上。唯有如此,才能建構開放多元、生機勃勃的商業化形态。

那麼技術淘寶的使命是什麼呢?馬老師曾說:“網際網路必須是一個生态,這個生态必須由多物種組成。物種越豐富,生态越健康。參與的人越多,才能真正做到共榮共存、互相依賴。因為是生态,是以它生生不息;因為是生态,是以它也有春夏秋冬。我們希望的是在這個生态裡,崇尚誠信、努力奮鬥、不斷學習、敢于創新的企業能夠成功,我們幫助年輕人和小企業做創新、創意、創造。”

是以我了解的技術淘寶的使命是通過一系列技術産品,提供企業級SaaS的生長土壤,最終成就企業“無所不在”的開放式商業圈。

雲團錦簇的時代,誰能成就最終的技術淘寶

那麼,對于一個技術淘寶來說,最核心的組成要素都有哪些呢?我認為主要包括線上平台、技術産品、傳遞運維三部分:

  • 線上平台:類似PC端的電商淘寶網站或者移動端的手機電商淘寶App;
  • 技術産品:類似電商淘寶中售賣的商品,但又不盡相同,技術産品的客戶基本都是企業,重服務和續費;
  • 傳遞運維:類似電商淘寶中的倉儲和物流,對于離線産品來說,可以幫助客戶将雲産品搬遷到私有雲上。

在技術淘寶尚未發展起來之前,很多公司會嘗試着描繪未來的技術淘寶畫像,大家的了解不盡相同,但一定要避免一些思維誤區,我總結了一下大約有以下幾點:

技術淘寶不會鎖定雲廠商:技術淘寶的重要使命是創造開放式的商業化生态,而開放式的商業化生态就不能綁定在一個固定的雲上,我們需要一個虛拟線上平台,連接配接更多的雲、雲産品、企業客戶、合作夥伴。

技術淘寶不是app store:app store是給2C客戶提供軟體工具的,而技術淘寶是給2B客戶提供産品服務的。

技術淘寶不是技術中台:技術中台本質上解決的問題還是内部協作的降本提效,而技術淘寶是以産品服務為主體,幫助整個社會進行創新演近,最大化技術的業務價值。

技術淘寶不是電商淘寶:電商産品主要涉及衣食住行,重消費不重服務;技術産品主要幫助業務快速創新,重服務不重流量。如果想給技術産品的客戶提供極緻的服務,那麼就必須用全新的思維,做好平台的每個細節。

技術淘寶中的産品

産品的業務形态

技術淘寶中的産品按業務形态可分為通用型産品、行業型産品、商業型産品、工具型産品。

雲團錦簇的時代,誰能成就最終的技術淘寶

通用型産品:跨行業的通用産品,例如Saleforces的CRM、阿裡的釘釘等,在各行各業均可使用。

行業型産品:在某個行業内使用的産品,例如金融辦公中的安全防控系統、醫療保健中的器材管理系統。

工具型産品:為企業提供降本提效的工具,例如提高銷售團隊效率的CRM、提供人力資源部門工作效率的HR系統。

商業型産品:除了提供工具價值外,還能為企業提供增值價值,例如增加營收、吸引客戶等。

說白了,通用型産品幫助企業優化流程、行業型産品幫助企業管理場景、工具型産品幫助企業省錢、行業型産品幫助企業掙錢。這四種類型的産品可以互相轉化、互相組合。并且,商業行業型産品一定會比通用工具型産品發展更快。因為它們能夠解決的問題更具體,更容易激發企業老闆的購買意願,也更容易達成交易和積累資料優勢。甚至由于行業SaaS和場景SaaS的創始團隊往往就出身于該行業,他們比行業裡大部分企業的老闆都更懂行業業務,産品走的彎路也相對較少。

是以我們一定要杜絕下面兩種認知:

為了賣IaaS搞産品:由于阿裡雲主要通過賣IaaS獲得營收,是以部分人狹隘地認為我們的産品重心應該圍繞IaaS即可,一些偏服務場景型的産品交給合作夥伴即可,省時又省力。但事實上,IaaS型産品離業務場景實在太遠、發展空間非常窄,可替換性也比較大,溢價率也很低,這不是一種可發展模式。

為了輸出技術搞産品:幾乎每個網際網路大廠,為了支撐自己的業務,都會自研很多技術。随着雲商業的發展,技術不僅能夠支撐自己的業務,還可以進行商業化輸出。是以很多同學憑着興趣先搞技術開源、然後希望通過開源轉商業化。但這是一種本末倒置的自嗨式賭博行為,我認為除了少數基礎技術,大部分技術還都是應用技術,我們需要調研業務場景,搜集足夠的資料,然後再決定是否投入。

産品的服務模式

産品按服務模式可以劃分為SaaS和PaaS,SaaS服務于終端客戶,PaaS主要用來量化生産SaaS,而PaaS和SaaS又依賴CaaS托管應用。

雲團錦簇的時代,誰能成就最終的技術淘寶

從圖上可見,大部分PaaS都是APaaS,都是低代碼平台。我們不要妄想搞一個大而全的PaaS,能夠部署所有類型的SaaS,技術沒有銀彈,你會發現到了最後這個PaaS的維護成本很高,服務場景又十分有限。随着業務場景的逐漸豐富,PaaS的層次劃分也會變得越來越細。

根據我所接觸的業務,我将PaaS主要劃分為三類:

CNPaaS:将雲原生技術和DevOps結合,用于部署和管理複雜應用的PaaS。我們部門便是雲原生應用平台,在Kubernetes、Service Mesh、Serverless上,有着很多的技術沉澱,在CNPaaS的建設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但要走向大規模商業化,還需要進一步夯實基礎。

技術PaaS:在CNPaaS之上,根據技術領域劃分為微服務應用、大資料、人工智能、邊緣等場景型PaaS,例如阿裡的Aone、EDAS、ODPS等。其實技術型PaaS理論上是一個特殊的行業PaaS,隻不過這個行業偏向技術領域罷了。

行業PaaS:基于一個或多個技術PaaS,搭建的專門為某一個行業領域服務的PaaS。例如政務行業的政務釘PaaS,本質上是為搭建政務SaaS用的,它會提供很多跟政務相關的功能元件,讓搭建SaaS應用如搭積木一樣容易。

總體來說,SaaS型産品在美國已經進入快車道,但在中國還需要3~5年,甚至更長時間的漸進式發展期。To B領域的現狀是,行業奔跑得太快,反而是資本跟不上行業,甚至資本的不足掣肘了産品的成長速度。但同時,我們相信市場總會回歸理性,“每個行業都值得用網際網路再重做一次”,而SaaS與AI(人工智能)、IoT(物聯網)一起,就是用網際網路思維改寫每個行業的工具。

産品的組成要素

一般來說,一個雲上的技術産品主要由SDK、Console、Server、Adapter四部分組成:

SDK:提供給業務應用的各類用戶端API,不能輕易變更;

Console:産品的管控界面,幫助客戶更容易地使用産品,由于服務的場景和管控的基礎設施不同,很難做到公有雲和私有雲完全一緻;

Server:産品的服務端應用,承載了産品的核心服務,需要保證公司内部、公有雲、私有雲三位一體,并且要提供高可用能力;

Adapter:該産品如果想要部署在各種雲平台上,需要開發擴充卡,用于适配這些雲平台上的依賴服務,例如中間件等。

雲團錦簇的時代,誰能成就最終的技術淘寶

最好的适配就是不需要适配,Adapter本質上不屬于産品的核心邏輯,能否去掉呢?答案是肯定的,去掉Adapter的核心原理就是中間件下沉,使用者不用關注同領域中間件的各種差異。目前雲原生中去掉Adapter的方式,主要有兩種:

依賴服務提供連接配接器:業務應用中不是直接使用依賴服務的原始SDK,而是引入服務連接配接器,在業務應用中隻需配置服務的Binding名稱,然後通過服務連接配接器找到相應的中間件服務執行個體,進而調用中間件服務。

雲團錦簇的時代,誰能成就最終的技術淘寶

依賴服務抽象統一API:例如針對資料庫、緩存、消息隊列、對象存儲等中間件服務可以抽象統一API,業務應用調用這些API,屏蔽不同中間件的差異性參數。這種方式的代表技術有Dapr,Dapr通過在SideCar中部署代理服務,連接配接上層業務應用和底層中間件:

雲團錦簇的時代,誰能成就最終的技術淘寶

目前,阿裡的Dubbo團隊正緻力于落地實踐Dapr技術,通過設計SDK橋接器,可以保障原有的Dubbo應用無縫遷移到Dapr上,并且已經運用到政務中台等業務場景中。如果是istio是面向資源層的微服務治理,那麼Dapr就是真正面向應用的微服務治理,離開發者更近,也更加适應各種多雲适配的場景。

精益化産品營運

要想做好技術産品的營運,一定要善于分辨業務、産品、技術的邊界,清楚他們的特定和目标,在溝通交流時,做好角色的轉換。

雲團錦簇的時代,誰能成就最終的技術淘寶

對于技術産品來說,你賣的是服務,不是技術本身。我們要意識到,産品首先是一種商業模式,本質是“續費”,産品這個商業模式的奧秘就在于時間和複利。續費的核心則是“客戶成功”,在于是否能夠讓客戶真正且持續成功。

另外,當今的2B市場是買方市場,2B客戶最怕的是綁定雲廠商,對于技術産品來說,他們更希望選擇的是開源技術,而非自研閉源技術。是以在開源的技術世界裡,大家的起點都是一樣的,你有我有大家都有,這時候更多看的是增值服務,例如更好的産品體驗,更穩定的産品品質等非功能性名額。

不要銷售你能制造的産品,而是制造你能賣出去的産品。是以我們需要弄清人們想買什麼,然後在開始研發産品。目前産品的營運思路主要還是以MVP為主,即以最低的開發成本建立出能夠驗證假設的最小可行性産品原型,但是這種思路的驗證成本還是非常高,因為MVP的本質上還是從自己有什麼而出發,而不是客戶想要什麼而出發。而精益化的産品思維,是以最低的推廣成本收集足夠用于驗證創業假設的資料點,比如你想搞一個滴滴平台,前期你不需要搭建一個滴滴平台,而是雇幾個人承擔客戶和司機的溝通中介。

不要服務于個别客戶的定制化産品,而要服務于規模化客戶的标準化産品。客戶第一永遠不能片面地以滿足個别客戶為主,有大愛方有大得,在做産品設計時,我們要用二八原則進行分析,是否大部分客戶都希望你如此設計。

産品內建更大的價值在于提供資料的整合,是以我們需要打通産品之間的資料通道,進而提供更有價值的資料支援服務。類似一氣呵成這樣的SaaS資料內建項目,在幫助SaaS廠商做聯通的同時,提供資料整合、加工和分析等資料增值服務,SaaS廠商的業務層、管理層、決策層均可是以獲益,是以在這個方向上極有可能出現新的獨角獸。例如Amazon的App Flow就緻力于資料模型的打通。

你無法衡量的東西,你也無法管理。為了精益化産品營運,我們需要定義産品成熟度和各類營運名額。常見的名額有以下幾類:

  • 定性名額與量化名額:定性名額通常是非結構化的、經驗性的、揭示性的、難以歸類的;量化名額則涉及很多數值和統計資料,提供可靠的量化結果,但缺乏直覺的洞察。
  • 虛榮名額與可付諸行動的名額:虛榮名額看上去很美,讓你感覺良好,卻不能為你的公司帶來絲毫改變。相反,可付諸行動的名額可以幫你遴選出一個行動方案,進而指導你的商業行為。
  • 探索性名額與報告性名額:探索性名額是推測性的,提供原本不為所知的洞見,幫助你在商業競争中取得先手優勢。報告性名額則讓你時刻對公司的日常營運、管理性活動保持資訊通暢、步調一緻。
  • 先見性名額與後見性名額:先見性名額用于預言未來;後見性名額則用于解釋過去。相比之下,我們更喜歡先見性名額,因為你在得知資料後尚有時間去應對——未雨綢缪,有備無患。
  • 相關性名額與因果性名額:如果兩個名額總是一同變化,則說明它們是相關的;如果其中一個名額可以導緻另一個名額的變化,則它們之間具有因果關系。如果你發現你能控制的事(比如優先展示什麼樣的産品)和你希望發生的事(比如營收)之間存在因果關系,那麼恭喜你,你已擁有了改變未來的能力。

定義好各類名額後,你就可以按照“建構-衡量-學習”的循環模型進行精益化營運。是以,精益化營運是一種量化創新成果的方法,讓你一點一點地接近連續的現實檢驗,換句話說,讓你接近現實。

雲團錦簇的時代,誰能成就最終的技術淘寶

當然光有零碎的名額還不行,我們還需要建立一套産品成熟度模型,對整個産品的生命周期進行階段劃分、問題歸納、名額定義,通過完整的資料鍊分析産品是否健康,是否滿足客戶預期,是否符合市場發展趨勢。記得當年有一個故事,講一個産品怎麼通過一個按鈕顔色崛起的,如果沒有資料,你不知道産品每天主動或被動發生了哪些變化,還有周邊環境發生了什麼變化,不要死在别人都變了,我還不知道的困局裡。

下面是我簡單畫的一個産品成熟度模型,定義好每個階段的功能,針對每個功能的名額等,當然你還可以劃分得更細些:

雲團錦簇的時代,誰能成就最終的技術淘寶

技術淘寶中的物流

由于産品不僅包括線上産品,也可以包括離線産品,對于離線産品,可以直接輸出到客戶私有雲中。是以我認為技術淘寶中的物流,其實就是離線産品的傳遞和運維。當今各大雲廠商的IaaS平台,就像存放雲産品的中轉倉庫,而私有雲就像客戶自家的儲物間。當我們需要将技術淘寶中的産品搬到客戶的私有雲中時,就需要提供産品的傳遞運維服務。而技術淘寶中的傳遞運維服務就類似于電商淘寶中的物流和售後服務。

另外為了更好地了解傳遞運維中的工作,我們需要了解Day0、Day1、Day2的運維概念:

雲團錦簇的時代,誰能成就最終的技術淘寶

因為産品的傳遞和運維是可以标準化和規模化的環節,是以本章的重點主要就是圍繞這兩個點,講清楚産品是如何落地到客戶的私有雲環境中的。

離線産品的輸出形态

雖然進入了雲原生時代,開源技術進入了前所未有的蓬勃發展期,但是我們經常使用到的技術産品仍然非常少,事實上是由于技術的營運手段和輸出形态實在太單一了,很多重要的雲産品隻提供公有雲平台,并不支援私有雲離線輸出,導緻各種技術的商業化程度也非常低。但是有市場就有敢于淘金的人,一些專注于雲産品服務的公司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逐漸由技術的創新者變為技術的輸出者。

技術産品的輸出形态主要包括一朵雲輸出和獨立輸出,前者為保真搬運,後者為失真搬運。下面詳細介紹兩種

一朵雲輸出:就是将公有雲的業務産品及其依賴的中間件産品、IaaS基礎設施,一同搬到客戶的私有雲環境中。該模式的優勢是公有雲和私有雲的産品體驗一緻,産品隻需對接一次;但由于所有産品沒有進行任何裁剪地搬到私有雲中,資源占用率和産品售價都非常高,客單價大多在幾百萬到千萬元左右,比較适用于頭部客戶。

雲團錦簇的時代,誰能成就最終的技術淘寶

獨立輸出:在公有雲內建産品安裝包,在私有雲傳遞部署該産品,并内嵌一個輕量化的運維底座,再進行産品運維。如果産品是水裡的雲,獨立輸出就是造個魚缸把它搬走,而這個魚缸就是嵌入式運維底座。該産品的優勢是不綁定IaaS,可以部署到各種異構雲中。另外客戶買的是業務産品,而不是中間件等依賴服務,是以中間件這些服務一般都提供最小化黑屏服務能力,資源占用率和售價都比較低。由于服務進行了大量裁剪,運維複雜度也大幅度降低,穩定性也比較高,客單價可以根據客戶的選擇而定制,靈活性較大。

雲團錦簇的時代,誰能成就最終的技術淘寶

傳遞運維的最佳實踐

在阿裡雲中,ADP是産品獨立輸出的最佳實踐平台。它主要包括公有雲平台、元件中心、私有雲平台三部分,下面将逐一介紹。

公有雲産品內建平台:主要幫助産品進行版本管理、內建編排、POC驗證等,輸出物為客戶局點安裝包。

雲團錦簇的時代,誰能成就最終的技術淘寶

元件中心:幫助中間件提供商上架中間件,并進行中間件品質驗證、提供中間件服務目錄、保證中間件運維的穩定性和品質。

雲團錦簇的時代,誰能成就最終的技術淘寶

私有雲嵌入式運維平台:幫助客戶更好地進行産品傳遞運維,提供嵌入式雲原生底座、被內建Open API、可觀測及運維控制台等。

雲團錦簇的時代,誰能成就最終的技術淘寶

“穩-靈-輕-快”四字訣

我們在進行離線産品的傳遞輸出時,必須牢記“穩-靈-輕-快”四字訣,用以衡量我們最終的産品服務成果。下面以ADP雲原生獨立輸出方案舉例:

穩:嵌入式運維平台針對業務産品和平台本身有完善的可觀測、問題排查、故障恢複方案。另外,針對一些比較複雜的業務産品,也支援嵌入主流的可觀測系統,例如arms、sunfire等。

靈:雲原生獨立輸出方案跟IaaS是解耦的,可以異構化輸出到多個雲平台,還可以量體裁衣,搭配客戶自己的私有雲技術産品,最大化地利用客戶自己的舊有資源,降低産品使用成本。

輕:雲原生獨立輸出方案由于隻保留依賴中間件服務的核心能力,是以資源占用率極低,在面臨競争對手時,在輕量化輸出方面有明顯優勢。

快:即産品的傳遞周期要短,解決問題的速度要快。在商業化競争中,快也是商業化産品的入場券之一,例如你在同競争對手的競标中,需要進行POC場景的驗證中,如果你遲遲部署不出來産品原型,那麼機會也會從你手中溜走。

技術淘寶的商業化

數字化轉型帶來更多創新

數字化轉型對于傳統企業建設而言,不僅僅是企業自身的狀況、數字化轉型實施環境和成熟度是否能接受或适應轉型等進行分析和考慮,更是一種思維方式的轉型、甚至是對之前的認知的一種颠覆。

數字化轉型不是簡單的轉型,是以資料為導向指導業務發展,讓傳統企業從簡單的B2B供應模式向産業網際網路模式進行轉變。

雲團錦簇的時代,誰能成就最終的技術淘寶

世界上的事務大體可以分為這樣幾類:我們知道我們知道的、我們知道我們不知道的、我們不知道我們知道的、我們不知道我們不知道的。

雲團錦簇的時代,誰能成就最終的技術淘寶

在數字化轉型的前提下,會加速我們探索“我們不知道我們不知道的”的事務,并且“資料-資訊-知識-智慧-影響力”的轉化路徑會越來越短,創新疊代周期也會越來越短。在數字化時代,企業需要打造具備數字化競争力的平台:

  • 內建共享的經營管理平台
  • 協同智能的生産營運平台
  • 互聯高效的客戶服務平台
  • 靈活安全的基礎技術平台

企業的業務需要不斷向雲端遷移,從以應用為中心的架構向以分析為中心的架構轉變。在這種形式下,技術淘寶将會提供更多的服務,例如雲原生、大資料相關的技術産品,幫助企業加速這一轉變過程,進而快速捕捉客戶的需求,創新和創造更多的新型業務産品,進而進行全管道的零售,全方位的服務。

私有雲市場面臨更多競争

2022年私有雲市場規模将超過1500億元。私有雲市場吸引了各類廠商紛紛進入,成為公有雲廠商、資料中心廠商、系統內建商、電信營運商以及私有雲廠商共同參與競争的主流市場。

雲團錦簇的時代,誰能成就最終的技術淘寶

在技術淘寶我們要創新更多類别的離線産品,尤其是在容器和雲原生方面,并且做好離線産品的搬運工作,為即将到來的私有雲市場發展做好準備。在設計産品時,盡量做小而美,不做大而全,專注核心業務,然後用互補內建形成企業級服務生态,并且也可以挖掘更多合作夥伴,比較不錯的全球容器域創新型公司就有以下這些:

Replicated:供第三方企業軟體傳遞(面向三方應用提供商)、管理能力(面向三方應用使用者),建生态與容器平台目前産品有互補,更關注企業級應用傳遞市場,提供嵌入式Kubernetes底座,與阿裡的ADP獨立傳遞模式比較相近。

WeaveWorks:在提供管理型 Kubernetes 産品的基礎上,提供基于 gitOps + cloud native 理念, 應用管理、釋出平台。通過開源、技術會議等推廣技術理念,得到社群一定認可。

Upbound:應用部署在多雲、混合雲場景下的标準化抽象,建立标準。與容器服務存在互補,可以拓展容器服務的傳遞邊界。

技術淘寶催生新的社會分工模式

今日簡史曾提到,在新的世紀,平民主義者反抗的将不再是經濟精英剝削人民,而是經濟精英不再需要人民。而且平民主義者很可能會敗下陣來,因為反抗“無足輕重”比反抗“剝削”困難許多。為了應對這一前所未有的科技和經濟動蕩局面,需要盡快發展新的社會及經濟模式,并以“保護人類,而不是保護工作”為指導原則。很多工作不過是無聊的苦差事,本就應該被淘汰。例如,沒有人一輩子的夢想是成為收銀員吧?我們應該關注的是要滿足人類的基本需求,以及保護其社會地位和自我價值。

企業這種形式已經存在很久了,最早可以上溯到18世紀工業革命前後,我相信它一定不是社會分工的終極模式,未來一定會出現新型的社會分工模式,将人類的創新和突破發揮到極緻,以企業為本回歸到以人為本,沒有996,沒有定時定點打卡,沒有35歲限制,一切以角色分工、以松散契約為前提進行創新和勞作。

可以這麼說,未來網際網路的商品價值在極端透明的大資料環境下,會逐漸趨近于0,隻有人才是最貴的,怎樣讓人為人服務,怎樣做到逍遙子說的“視人為人”,如何打赢網際網路的後半場,還是要靠創新和突破。

技術産品不同于電商中的商品,它的本質是為創造更多社會價值而存在的,而并非單純的供給和消費,它更重視服務創新和續費。是以在技術淘寶的土壤下,将會産生新型的自由創業平台,我們既是服務消費者,也是服務生産者,在這個平台上,可以以項目為組織形式獲得衆籌和融資。據說在國外這種模式已經有一些實踐了,而國内我知道有幾個阿裡同學也正以這個理念為主,在進行創業。

未來“公司-員工”的模式會漸漸過渡到“平台-服務商-使用者”,平台和服務商松散耦合,服務商和使用者可以互相轉換,使用者既能享受服務,也能提供價值。人人都是專家,人人都是使用者,人與人之間的聯系會更緊密,而且可以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人的價值會得到極大提高。

大自然整體的運作模式是自上而下,但是依然生機勃勃。掌控和失控是一對孿生兄弟,沒有掌控何談失控。新時代最好的創新方式就是放手一搏,挖掘人之本性,市場之特征,交給從未消失但還未認識的自然規則去角逐。

誰能成就最終的技術淘寶

未來公有雲和私有雲将會逐漸縮小差距。不是光有私有雲向公有雲靠攏,其實公有雲也在向私有雲靠攏。私有雲背後代表的是一類業務場景,即需要高安全等級的産品服務,不是說絕對安全,隻是想要突破安全限制的成本很高;公有雲背後代表的是定制化需求較小的産品服務,随着行業知識的積累,可提供的行業服務也會愈加完善。而且今天的私有雲不代表不能演進成未來的公有雲。是以對于雲來說,不應該隻有公私之分,應該根據場景來區分,例如安全雲、邊緣雲、AI雲、大資料雲等等。是以我們不應該關注是公有雲還是私有雲,我們更應該關注客戶需要的是什麼服務。我們的服務是可以架設在各種雲上。

對于阿裡雲來說,有沒有這個機會呢?有的,阿裡要從讓合作夥伴發展生态變成幫合作夥伴發展生态,不是苦活累活都讓合作夥伴幹;阿裡雲要着眼于SaaS市場,從公有雲四大件ECS、RDS、SLB、OSS等偏IaaS的産品往偏SaaS的産品發展,建立更多行業型産品,例如“雲釘一體”就是圍繞這個思維展開的,通用GTS、通用産品都是走不遠的;阿裡雲不能完全以盈利為目的,更應着眼于生态的完整性和健康度,做規模化的産品,而非隻關注幾個頭部客戶;當然,最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做好服務,沒有客戶不懂的産品,隻有做不好的産品。

是以,技術淘寶最終将産生于哪呢?是各大網際網路巨頭,是大型雲服務公司,還是一個不起眼的創業公司呢?說實話,誰都不能妄下斷言,人人都有機會。但我相信能成就技術淘寶的人,一定是深入行業領域,了解客戶需求,願意彎下腰來做好服務的人,他必須有着非同一般的遠見和創新能力,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為更多的人帶去創業機會。

後記

我們團隊就是想做技術淘寶中的物流,成為雲産品的分發中心,解決大部分産品內建和傳遞的技術問題、流程問題。我們的平台介紹:

ADP雲原生應用傳遞平台

。如果你想讓自己的産品分發到世界各地,可以試着用我們平台直接進行POC;如果你想跟我們共建雲原生應用生态,可以試着跟我們合作;如果你想和我們共建雲生态,可以試着加入我們。多謝你看到這裡。

ADP現開放為期一個月的試用活動,自報名之日起至12月31日期間可免費試用 ADP!輕松一鍵建立部署包,線上模拟不同的傳遞部署環境,快來試用吧!如果用的順心,活動期間還可以咨詢了解一對一的專屬折扣呢!

活動報名請點選下方連結

ADP官網:

https://www.aliyun.com/product/aliware/adp

活動報名:

https://www.aliyun.com/activity/middleware/adptryout

參考資料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