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産業數字化将掀起“工具化”和“通用化”浪潮

消費網際網路對當下社會有着深遠影響,給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帶來了極大的便利。産業網際網路,某種程度上等同于物聯網,正在從另一個次元給社會生産帶來變革。

物聯網本質上是網際網路的延伸,是在“人”作為網絡連接配接節點的基礎上補充了“物”的概念,比如傳感、裝置、系統,以及算法、服務等等。萬物互聯時代,一切可以“數字化”的連接配接對象都屬于廣義上“物”的範疇。接入能力是物聯網中台最基礎、最核心的能力,也是以下一系列未來發展趨勢的基石。

不論是兩化融合、新基建,還是現在提的産業數字化,具體落地都是一個個資訊化內建項目,比如智慧園區、智慧管廊、智慧路燈、智慧港口等。傳統的解決方案往往是煙囪式、封閉式,從硬體到資料的采集、存儲、展示和應用通常由一家産品完整提供。比如建築能耗管理、園區一體防控等。

随着技術發展,競争日趨白熱化,分工也越來越細。內建項目中從感覺層到應用層,每個環節分别都有了專業廠家提供服務。由于場景定制化強,不便于項目複制,為了進一步降低邊際成本,這些廠家在産品演化方向上逐漸趨于一緻,即在各自的細分領域做通用化和工具化。

到了2021年,細分領域逐漸出現的通用化、工具化産品,拟解決定制化、複制難的問題。

應用系統:經常随業務需求定制,現在可以通過無代碼、輕代碼工具可拖拽配置完成。

大屏展示:不同場景各不相同,現在數字孿生、BIM、GIS,2/3D都可以實作工具編輯。

資料處理:不同行業有不同名額要求,現在有資料中台專門做資料存儲、過濾、清洗等。

采集接入:裝置系統不同品牌,不同型号,不同協定,有物聯網中台來解決。

數字層應用和實體層裝置與終端客戶距離較近。摸得着、看得見,就像日常使用的筆記本電腦,鍵盤、滑鼠等硬體和PPT、QQ等軟體,使用者摸得着、看得見,最為熟悉直接用到。銜接層離終端客戶距離較遠,就像電腦的驅動程式,負責裝置系統接入,實作接口協定轉換、打通軟硬體,使用者摸不着、看不見,但是對系統的正常、流暢運作起着決定性作用。同樣,資訊化內建系統要實作“裝置一鍵适配,應用即裝即用”,“驅動程式”是關鍵!

從競争格局上來看,裝置側和應用側作為靠近客戶的兩端,大量廠商湧入,産品同質化非常明顯。中間的接入側再分為視訊、系統、裝置,會發現內建項目中最常見的“子系統”,因接入繁瑣、低效、複用性差成為瓶頸,整體形成了兩頭大、中間小的沙漏形狀。物聯網中台如IOTOS在裝置系統接入方面的通用化和工具化,成了産業數字化中內建項目實作标準化的基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