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 6 月 26 日 I/O 2014 開發者大會,Google 釋出了他們的全新設計語言「Material Design」,将會成為統一 Android Mobile、Android Table、Desktop 等平台的設計語言規範,對從業人員意義重大。由于原文為英文,對于廣大的國内設計師閱讀起來比較困難,于是有熱心的童鞋整合了國内的翻譯。
本文是 Material Design 的第一章 —— 概述。完整文檔可到文章末尾檢視下載下傳連結。
概述

我們挑戰自我,為使用者創造了嶄新的視覺設計語言。與此同時,新的設計語言除了遵循經典設計定則,還汲取了最新的科技,秉承了創新的設計理念。這就是原質化設計(Material Design)。這份文檔是動态更新的,将會随着我們對 Material Design 的探索而不斷疊代、更新。
目标
我們希冀創造一種新的視覺設計語言,能夠遵循優秀設計的經典定則,同時還伴有創新理念和新的科技。
我們希望創造一種獨一無二的底層系統,在這個系統的基礎之上,建構跨平台和超越裝置尺寸的統一體驗。遵循基本的移動設計定則,同時支援觸摸、語音、滑鼠、鍵盤等輸入方式。
設計原則
實體感就是(通過設計方式來表達)隐喻
通過建構系統化的動效和空間合理化利用,并将兩個理念合二為一,構成了實體隐喻。與衆不同的觸感是實體的基礎,這一靈感來自我們對紙墨的研究,但是我們相信,随着科技的進步,應用前景将不可估量。
實體的表面和邊緣提供基于真實效果的視覺體驗,熟悉的觸感讓使用者可以快速地了解和認知。實體的多樣性可以讓我們呈現出更多反映真實世界的設計效果,但同時又絕不會脫離客觀的實體規律。
光效、表面質感、運動感這三點是解釋物體運動規律、互動方式、空間關系的關鍵。真實的光效可以解釋物體之間的交合關系、空間關系,以及單個物體的運動。
鮮明、形象、深思熟慮
新的視覺語言,在基本元素的處理上,借鑒了傳統的印刷設計——排版、網格、空間、比例、配色、圖像使用——這些基礎的平面設計規範。在這些設計基礎上下功夫,不但可以愉悅使用者,而且能夠建構出視覺層級、視覺意義以及視覺聚焦。精心選擇色彩、圖像、選擇合乎比例的字型、留白,力求建構出鮮明、形象的使用者界面,讓使用者沉浸其中。
Material Design設計語言強調根據使用者行為凸顯核心功能,進而為使用者提供操作指引。
有意義的動畫效果
動畫效果(簡稱動效)可以有效地暗示、指引使用者。動效的設計要根據使用者行為而定,能夠改變整體設計的觸感。
動效應當在獨立的場景呈現。通過動效,讓物體的變化以更連續、更平滑的方式呈現給使用者,讓使用者能夠充分知曉所發生的變化。
動效應該是有意義的、合理的,動效的目的是為了吸引使用者的注意力,以及維持整個系統的連續性體驗。動效回報需細膩、清爽。轉場動效需高效、明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