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康諾雲聯合創始人郭輝:讓大資料改善健康

編者注:本文是

開啟智慧家庭時代——2014極客沙龍第一期

的現場實錄,幹貨多,推薦閱讀!

郭輝:剛才海軍和盧剛實際上都提到過這個領域的一些事情,我們在看人的需求在變化的,傳統健康的時候大家都會想到醫院,實際上醫院是被動型的,當你有了疾病以後醫院才是被動的選擇。

大概前年我和妻子去澳洲玩,在澳洲玩了一個月,結果回來以後發現我的母親心髒病犯了,這時候讓我觸動很大。這時候正巧一個合夥人打電話國家我說正在做一個事情是通過資料檢測人的健康,是以我就做了這項事情。

  當你的身體形成疾病之後變成了非常複雜的過程,你的治療處置是很麻煩的一個階段。當可穿戴裝置出現之後,我們資料的采集和分析變得更加低成本化的時候,我們能不能夠把這種有了疾病去治療的這種需求轉化成我如何去預防疾病的出現?在這裡面也要談到大資料和傳統資料的差別是什麼?我們可以看到現在很多的可穿戴裝置實際上在傳統的裝置中增加資料子產品,但是資料檢測和分析模式還是單點的檢測,單點分析,隻有當你整個模式出現變化的時候,才會面臨一種新的改變。那我們在做的事情是把傳統的體征資料增加的時間緯度來觀察它的資料波動規律,通過這樣的方式來發現你健康的風險和如何去改變它?總結成兩個詞的話,一個叫做“見微知著”,第二個叫“防微杜漸”,這才是我們更加要去研究的東西。

康諾雲聯合創始人郭輝:讓大資料改善健康

  我們做的是什麼?我們做的是通過大資料“未病”的預警,首先通過可穿戴裝置連續獲得使用者體征,如血壓、血糖、等等的資料,避免使用者随即發起檢測帶來非真實體征資料帶來的錯誤影響。大家可以看到中國慢性病已經很可怕的事情,35歲以上的人群,每三個人裡面有一個高血壓患者,每七個人裡面會有一個糖尿病的患者,怎麼實作通過大資料做革新?第一個部分分析模型的革新,分析模型的革新,體征資料由單點分析變成連續分析。第二點是檢測裝置革新,硬體采集的資料決定價值,做到讓使用者提高黏性,讓他不斷的使用提高資料,幫他們去分析,商業模式怎麼樣創新?現在看到的裝置,剛才盧博士講到“量化自我”,實際上強調的是資料本身,可是對于人的本性來講的話,人是懶惰的動物,很難學習怎麼了解資料,怎麼改變資料,如果隻是提供資料,提供資料的對比,這并不是人的終極需求,人的終極需求我現在狀況怎麼樣?我未來有什麼風險?我怎麼改變?這種改變是否有效?人們隻需要被動的按照系統采集分析之後,推薦的行為去執行,他就能夠完成這一系列的動作,希望他達到的目的。在以前我們會更關注硬體怎麼來去銷售獲利,将來硬體變成了資料的入口,我們變成是服務的銷售獲利。

康諾雲聯合創始人郭輝:讓大資料改善健康

  前面談到的在資料的采集模式裡面的不同點,傳統過程中我們看比如說血壓計,血糖儀或者類似的裝置,都是在看我單點資料采集怎麼樣,這些資料是不是超出的标準?但是這些資料需要去學習,這些資料的風險是什麼?而現在更加強調的是要連續采集體征資料,因為人的體征資料成一個固定的波動規律的,當波動異常我們就會對這些資料進行預警,後面我會講理論基礎在哪裡?

  我們做這個事情其實最核心的點在于資料的采集和分析,首先我們是說我們獲得了美國的一個頂級時間生物學的概念,(英文)等一系列學科都應用在慢性病體征資料變化規律。拿一個案例做講解,這也是我創業者的朋友,他因為家中有高血壓史,他大概兩三點鐘才去休息,去醫院的時候,醫院讓他做了一整天的動态血壓分析,這些紅點是他一兩天每隔半小時的高壓的資料,醫生看到他所有的高壓高值和低值都超過了正常人的範圍,他知道我們在做相應的資料分析,他把資料提供給了我,下面兩條黑線是30到35歲男性血壓波動規律正常的範圍,我們可以看到有兩個異常的地方,首先正常人是夜間十點以後他的血壓會下降,而他的血壓在夜間高位的狀态,他想通過運動控制血壓的時候這是很好的運動時間,因為其他時間過高去運動反而給身體帶來更大的傷害。

  在講到連續體征資料資料模型裡面,這是實驗室在做的試驗資料,連續七天血壓波動的規律,可以看到血壓波動是呈魚型的平滑曲線,波動周期的不同,峰值不同,每一種體征變化規律的不同,都會用于中長期的風險。

  我這裡面舉一個案例來去講連續體征資料的分析能夠得到平時單點資料得不到的資訊。在中國成都有一個時間生物學研究的實驗室,還有一次是2011年東京大地震,地震前三天,所有測試者所有血壓出現了狀況,如果我們看單點的資料,你今天的血壓比昨天高,你也不會因為是一個外界環境的影響,你會認為這是偶發性的因素。

  在美國實驗室還在研究孕婦人群一些血壓和一些其他體征的變化規律,我們可以看到孕婦的流産和早産在她之前的血壓會有一些異常性的變化。這些談到資料分析模型上的的不同。

  我們再看傳統裝置上的不同,随着人需求在變化的時候會有一些新的智能型的産品,包括像(英文)、(英文)這些産品,他能夠幫助你把檢測的資料通過雲端或者通過網際網路進行共享,實際上這解決了很多歐美使用者的需求,為什麼?因為大部分的歐美使用者實際上需要的是一個好用的工具,它的資料去分析出來,因為他有家庭醫生,同時家庭醫生幫他規律化檢測的需求,但是當你随機檢測的話是很難幫你做規律化檢測的。

康諾雲聯合創始人郭輝:讓大資料改善健康

  我們在做的東西,我們最開始會有三個産品,第一個産品是我們叫做血壓節律儀,我們可以去擷取使用使用者全天血壓波動規律,來對高血壓引發的慢性病進行預警,可以指導他用藥或者調整,幫助他很好的控制血壓。第二個是智能的分析儀,人們站上去之後,除了體重還可以得到其他的資料,包括身體的脂肪比例,包括肌肉的比率等等一系列的數字,這個裝置現在使用使用者多是年輕的男女,主要是年輕女性,用在體重控制和減肥管理上面。但是實際上這類裝置全家人使用都有很大的意義,當你體重突然下降很快,你要注意糖尿病的風險。同時我們還會有一個手環類的産品,我們為什麼要做這個産品,首先從産品的功能上會有不同,因為我們這個不但能夠有一個三維承載器做人體的運動和睡眠的管理,同時還可以了解到人的心率,同時體征和心率的價值在哪裡?因為很多人得慢性病的幾率相對來說比較低,但是他身體過于疲憊的狀況,比如說連續加班勞累心率要比正常的情況偏高,而且體征降低存在疾病的風險,這三個裝置我們會以采集體征資料分析,根據體征資料采集發現使用者的需求。同時看到這個裝置有兩款裝置,左邊是給男性設計的,女性是給女性設計的,功能上我們也做了取舍,對于女性來講女性的體溫是一個相當重要的标志,為什麼要做兩款裝置?實際上我們在考慮的事情是什麼?當這些裝置采集到使用者資料之後,我們讓它做什麼?我們是希望它産生行為去改變他的狀态,而不是說我知道這個資料就完結了,真正改變狀态實際上我們面臨的問題不是技術上的問題,而是面臨如何挑戰人的天性問題,因為人的本性是懶惰的,人的本性是諱疾忌醫的,我們還希望讓家人了解他,讓家人共同推動他的改變。包括這些裝置,所有的資料可以監督和鼓勵他産生行為,包括男性戴上這個手環,他會知道他的伴侶身體有一些異常性的變化,他提前會感覺到,同時這兩個裝置還是作為這一系列裝置行為的體征器,為什麼?剛才我看到使用者隻是知道這種風險而不去改變,這種風險依然存在的。這種提醒是你該什麼運動,你該什麼時候服藥?你該什麼時候喝水?通過它讓你的生物鐘重新回到正常的狀态,這樣的話你才能原理慢性病對你的困擾。

康諾雲聯合創始人郭輝:讓大資料改善健康

  同時我們還考慮,資料來之後我們提供什麼樣的服務?我們也整合了目前最大的運動視訊庫進到我們服務平台裡面來,因為在西方他們可能有跑步,有健身的習慣,而在中國來講很多人并沒有這樣的健身習慣,尤其是長時間健身的習慣,那我們會整合大量碎片化的運動視訊,當你體征資料上來的話,我們會根據你的體征狀況,根據你的需求給你一些個性化的改善方案,改善方案可能是三五分鐘運動的方案,而且不受時間和場地限制,你在辦公室也好,你在家庭中也好去做相應的運動,而且我們用手環提示你做什麼樣的運動,通過這樣的行為幫助你身體改變,避免風險。你的個性化的資料告訴你應該怎麼樣的運動,怎麼樣的進行最佳的睡眠?

  前面這些東西帶來的改變是什麼?就是商業模式上的創新,因為在以前人們更關注的是說我的裝置是什麼品牌?它檢測的資料精度不精度?而人們最後的需求是什麼?就是說怎麼樣能夠潛移默化的讓我去改變?那我們看傳統裝置裡面我們會更關注它的檢測精度,會關注品牌和管道,而智能裝置的時候我們除了檢測之外,我們還能通過資料的對比幫助他發現風險,這裡面會更加強調如何去關注使用者的體驗?我們把下一代的叫做智慧型的裝置,他除了檢測發現,還會有處置方案,同時這些資料循環過來,持續的幫助你去做服務。我們下一個階段的重點會關注資料,當使用者資料在你平台上的話他的黏性會更高。

  我們關注在五年後整個會成為一個完整的産業鍊,有大量的做可穿戴的公司做資料的采集,會有一些公司做資料的存儲和分發,會有公司在資料的分析和分析之後的處置服務上面,整個産業鍊裡面每一個環節會越來越重要,我覺得從這一端會逐漸往這一端投,雖然我們現在做硬體的東西,我們也會幫助更多的使用者讓他們怎麼從硬體上面做更多的事情為客戶做更多的服務。這是我的微信,謝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