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認知颠覆》讀書筆記之五

回想一下,你是喜歡聽爸爸給你講道理,還是喜歡聽奶奶給你講故事?

長大的我們都明白道理很重要,但是可以選擇的話,還是喜歡聽奶奶來講故事。

一個悲傷的故事比簡單直接的事實更有力量。

你可能聽過這個故事。

關于盲人身前的牌子,再一起來感受一下:“自幼失明,乞讨”,和這一句:“春天來了,我卻看不見她”。

第一句,你也知道了這個事實。

第二句,你會不會突然覺得有點感同身受--難受。這就是故事的力量!

如果你說自己不擅長講故事,道長在書裡面教了我們三個非常簡單的故事模闆:正派對抗反派、堅持就是勝利、拟物化,保管一學就會。

簡單介紹一下我最喜歡的“套路”--拟物化。

想辦法讓抽象的理論變得形象,讓枯燥變得有趣。

比如,人生就是要堅持不懈的努力,奮鬥一生才能有所成就。

這個道理也不難懂吧。

但這個“人生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一句話一個故事,是不是很形象?

生動有趣,直達靈魂!

多練習一下講故事,刻意練習。

刻意練習是什麼?

有針對性的訓練,通過糾正不良甚至錯誤的習慣,達到最佳的狀态。

高手都是通過刻意練習修煉而來的,但還有一種更牛掰的狀态,叫做“無為”。

不知道你聽過“心流”這個詞嗎?它表達的是一種巅峰體驗,忘我地投入,時間飛逝而不自知。

你很可能已經體驗過那種無為的狀态,這是怎麼回事?

首先,在做的事情一定是一件特别的,不一定簡單,卻一定讓你心情愉悅;

其次,做這件事時,你的思維是活躍在理性和感性之間的,不隻是邏輯思考,還會有各種“直覺”感受;

最後,你在做這件事時,腦子裡幾乎也隻裝了這一件事。

如果你有明确目标,你可以刻意練習,這是讓你達成目标的有效方式;

你也可以試試找找無我狀态,這是另一條捷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