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程式設計經驗總結程式設計經驗總結

程式設計經驗總結

        在這個行業裡做了快4年了,多少總結了一些東西,成功也許很難複制,但是失敗卻時常被人們重複,我不敢說我做的很好,但是我希望總結出以前失敗的一些教訓,時不時看看,提醒自己以後再也不要犯類似的錯誤.這篇文章會不定期的更新,可能就是簡短的幾句話,但是,也是我實踐和思考的結果.

       1)程式不會出錯,出錯的肯定是人;如果程式出錯了,那也一定是人的錯誤.

        我時常在編碼調試的時候出現這樣的一種心理:出現問題的時候總是認為不是自己的錯誤,而認為可能是系統的錯誤.其實,久經考驗的系統出錯的機率幾乎很小,大多數的情況下出錯的肯定是編寫代碼的人,是以你的程式出錯了一定是自己的問題,有了這個觀念會十分有助于早點發現并且改正BUG.

       2)程式就是用規則處理資料,規則包括:算法,資料結構,系統API,協定,語言,設計模式等等.

        這句話很淺白,我想很多人一看就能明白,其實學習程式設計的過程就是在學習怎麼去用規則去處理資料,想想看一路過來學過的課程都是如此:算法資料結構教會我們在什麼情況下應該選取怎樣的方式去處理資料,作業系統教會我們系統如何處理資料,編譯原理教會我們編譯器如何處理資料,網絡協定,語言,正規表達式等等的更不必說了.至今我已經很少去關注什麼語言之争的無聊話題,因為我相信語言也是一種處理資料的工具,沒有哪種工具是萬能的,隻有合适的場合采用合适的工具.同時,以後再學習一種新的"規則"時,也需要抓住這些重點:這個規則适用的場合,适用的資料,處理資料的方式.

      3)Make it work, make it right, make it effective.

       我已經忘記了在哪裡看見的這句話(請知情者轉達一聲,謝謝:).中文的意思也很淺白:先讓它可以運作,然後讓它可以正确的運作,最後再去提高效率.我想,這應該是編寫大部分代碼的順序,這也是把一個問題從簡單慢慢的一步一步進行到複雜的過程.在你的代碼沒有正确的運作起來之前,暫時别做優化(當然了很顯然的優化是可以的),隻有當程式正确的運作起來時,你通過測試或者工具發現了瓶頸所在再去考慮優化.

    4)越早讓你的程式投入調試越好.

     一般而言,寫好一段代碼比調試一段代碼的時間要少的多,而許多許多的問題也是在你寫代碼的時候所不能發現的..

__轉自:

http://www.cppblog.com/converse/archive/2007/11/21/37107.html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