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21年的元宇宙和2015年的VR元年,到底有哪些不一樣?

2021年的元宇宙和2015年的VR元年,到底有哪些不一樣?

圖檔來源@視覺中國

文 |VR稀飯

元宇宙火了。這股被Facebook帶動的風口越吹越大,随着10月底Facebook正式更名為Meta,元宇宙概念進入一個持續的高潮期。

7年後的曆史重制,一樣的資本躁動,不一樣的是什麼?

我們首先将鏡頭往前推:2014年,Facebook以20億美金收購Oculus VR,同樣引爆了國内的創投市場:2015年,國内的VR投資規模直接從2.7億上升到24億,翻了8倍。

七年前,搭上VR熱度、一飛沖天的明星公司當屬暴風科技(後改名為暴風集團)。2015年3月,它正式登陸國内A股市場,就收獲了36個漲停闆,VR闆塊是刺激股民追捧的重要概念,這是暴風創始人馮鑫受Oculus被收購啟發,一年前剛布局的。

2015年11月,暴風魔鏡一體機的釋出會上,宣布未來一年要實作的“三個1000萬”的目标:推動中國VR使用者達到1000萬;每月給遊戲合作夥伴分成達到1000萬;每月給内容合作夥伴分成達到1000萬;

回頭看,這顯然是一個太過于樂觀的目标。高歌猛進僅僅一年後,暴風魔鏡CEO黃曉傑就需要以連發兩封公開信的方式,表示“2017年注定将是VR指數級爆發的一年”,“VR的進化已經到了一個臨界點,VR全民化的時代即将來臨”。

以急切的心态等待着,等待着VR/AR行業的破圈和爆發,這可能是彼時很多這個行業創業者的内心獨白,包括當時作為聯合創始人、參與創立VR/AR垂直媒體平台青亭網的我。

翻看過去這個公号上,我寫的哪天VR新聞能上科技頭條,才能說這個行業爆發了!再看看今天媒體上對元宇宙話題的跟蹤報道,有一點“終于等到這一天”的複雜情感。

元宇宙,這樣一個更大、更帶有未來願景的趨勢性概念,也實作了更大層面上的共震,自然也帶動一批堅守在VR/AR領域創業公司的新融資和新機遇。

今年最著名的國内AVR領域的投資案例,當然是位元組跳動收購PICO(網傳金額達到90億人民币)。

記得2020年12月底,在我主持的“第四屆VR/AR産業創新者峰會”上,Pico創始人兼CEO周宏偉就表示,“VR産品在C端的市場已經由一個嘗鮮者的階段,快速進入到早期消費者的階段,預期在未來兩三年會走進一個大衆消費者的階段。 ”

今年VR裝置的出貨量也印證了周宏偉的觀點。據外媒的消息,Facebook釋出的獨立頭顯Oculus Quest 2出貨量或已達到1000萬量,這也是CEO 馬克·紮克伯格認為VR 的生态系統爆發的關鍵門檻。

當然,紮克伯格還預測:元宇宙可能在未來5到10年内成為主流,元空間将繼承移動網際網路,這也使得能否拿到“元宇宙的門票”成為熱點話題。

資本再度被點燃。國内A股方面,截至目前,已有超過70家上市公司被列入元宇宙概念股;國内網紅經濟公司“天下秀”因為發表一份提及元宇宙的公開信,導緻市值飙升50億元……

2021年的元宇宙和2015年的VR元年,到底有哪些不一樣?

曾經一度在資本市場失寵,主要靠着自我造血,度過了2017、18年的低谷期的VR/AR行業,原本正朝着健康的方向發展。忽然,它又被下了一劑猛藥。

當然,經過前一輪大浪淘沙的創業公司,肯定也具備了更強的定力和長期主義的精神。

就像位元組跳動産品和戰略副總裁朱駿對媒體表示的那樣:看好VR/AR技術未來在辦公、教育訓練、視訊、娛樂等各領域的應用,但對特别宏大、非常抽象的概念一向持謹慎态度。内部也要求團隊避免使用這類概念,保持腳踏實地的風格開展具體工作。

對我來說也一樣,希望未來以觀察者的視角,定位于VR/AR垂直媒體和泛科技媒體的中間地帶,對這個行業進行長期、持續的輸出,讓VR/AR産業正在發生的變動得到更好的傳播。

現在,我想了解和回答的第一個話題就是今天的标題,和2015年VR元年相比,今天這個行業有哪些不一樣?

歡迎你的答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