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零氪科技IPO擱淺背後:頂着大資料光環,依賴“賣藥”為生

零氪科技IPO擱淺背後:頂着大資料光環,依賴“賣藥”為生

2014年,醫療大資料浪潮席卷,出生于醫學世家的張天澤創辦了零氪科技,緻力于打造全球領先的醫療大資料及人工智能平台。随後的短短的幾年裡,零氪科技頻繁獲得了包括恩頤投資、寬帶資本、阿裡健康等明星資本的加注。

資料顯示,中國醫療大資料市場發展迅速,規模從2015年的10億美元增長到2019年的41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為43.9%,預計2030年将達到2154億美元。

而如今,零氪科技上市計劃的擱置,讓這家飛奔的獨角獸按下了猝不及防的“暫停鍵”。

前幾日,國家對滴滴、滿幫集團、BOSS直聘進行網絡安全審查,這三家公司的共同點是都在今年6月赴美上市,并且有着海量資料的積累。如此看來,做醫療大資料的零氪科技,在此時被叫停上市也就不足為奇了。

7月10日,國家網信辦釋出《網絡安全審查辦法(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下稱《意見稿》),《意見稿》顯示:掌握超過100萬使用者個人資訊的營運者赴國外上市,必須向網絡安全審查辦公室申報網絡安全審查。零氪科技此次IPO的擱淺,或許與監管環境有關。

踩上了大資料的風口,又選擇了惡性良性腫瘤領域進行布局,加上明星資本為其“站台”,零氪科技奔赴二級市場看似理所當然,但零氪面臨着持續虧損、營收結構單一的問題,此外受外部政策變動影響,能不能順利IPO還需要打上一個問号。

-1-

募資“縮水”,現金流充足

張天澤出生于醫學世家,父親是一位資深的肺癌手術專家。張天澤曾經觀察到,父親電腦裡的成千上萬的患者資料都存在文檔表格裡,他想創辦一個可以把零碎的惡性良性腫瘤資料集中的平台,這樣在造福患者的同時也能提升醫生的診斷效率。

于是在2014年,乘着醫療大資料行業的東風,張天澤創辦了零氪科技。

公司打造了包括針對危重疾病患者的數字護理平台LinkCare、基于人工智能的縱向醫療資料管理系統LinkData和資料驅動的精準生命科學解決方案平台LinkSolutions,在惡性良性腫瘤、罕見病等重大疾病領域深耕。

今年7月1日,零氪科技更新了招股書,招股書顯示在不考慮超額配售的情況下,零氪科技本次赴美上市募資或将超2億美元。而此前的招股書顯示,零氪科技準備籌資約5億美元,募資“縮水”了一半。除了零氪科技,亞朵酒店和Soul也于近日暫停了上市計劃。

不過,在現金流方面零氪科技似乎不用擔心,資料顯示截止2021年3月,公司的賬 上現金8.3億元,較為充足,暫時不會影響其營運。

此外,處于成長賽道的零氪科技選擇了更加細分的惡性良性腫瘤領域,明晰的業務或許能幫助其“突圍”,增加上市的把握。

國家癌症中心的相關資料顯示,2020年我國總體癌症5年生存率為40.5%,遠低于美國的67%。依托自主研發的全球先進的AI資料治理系統(LinkData),零氪在惡性良性腫瘤、罕見病等重大疾病領域深耕,打造了惡性良性腫瘤患者全疾病周期平台。零氪科技的招股書顯示,在中國所有的治療領域中,由世界上最大的惡性良性腫瘤患者群體推動的惡性良性腫瘤醫療支出增長率最高。惡性良性腫瘤學的市場規模從2015年的388億美元增長到2019年的565億美元,複合年增長率為9.9%,預計從2019年到2030年将增長到2270億美元,複合年增長率為13.5%。

根據Frost & Sullivan的資料,零氪科技為精準醫療建構了中國最大的資料驅動數字基礎設施,由LinkData、LinkCare和LinkSolutions組成。三個子系統互相作用,不同的業務組合帶來了強大的飛輪效應。随着LinkCare平台為更多的患者和醫生提供服務,零氪科技将積累更多真實世界的資料,進一步建構核心競争力。從2019年至2020年,LinkCare平台的付費患者數量從約37300人增加到約54900人,生命科學公司客戶數量從118家增加到176家。招股書顯示,上市前公司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張天澤持股19.7%,是公司最大股東,IPO後持股占比17.3%。在機構持股方面,恩頤投資在零氪科技IPO後持股占比8.9%;中國寬帶資本持股8.1%;淡馬錫持股10.2%;阿裡健康持股7.4%,擁有2.9%的投票權。

-2-

難以盈利,“賣藥”為生

2019年至2020年,零氪科技的營收從4.99億元人民币增長到9.416億元人民币,同比上漲89%。今年第一季度營收為人民币2.23億元,而2020年同期為人民币1.59億元。

招股書顯示,零氪科技的收入來自LinkCare和LinkSolutions。基于LinkCare,公司提供持續的病人護了解決方案、病人管理服務和人工智能診斷和治療服務。其中,持續的患者護了解決方案目前占收入的比例最大。

基于LinkSolutions,零氪通過實際研究服務、資料洞察和臨床試驗比對的形式為生命科學公司提供LinkSolutions,向綜合臨床研究服務收取服務費,從真實世界的研究服務中獲得收入,包括臨床試驗研究和管理服務、資料收集和驗證、現場監測等等。資料顯示,零氪科技合作的醫院數量從2019年的197家增加到2020年的307家,2021年第一季度進一步增加到333家。

LinkCare平台的付費患者數量從2019年的約37300人,增加到2020年的約54900人。招股書顯示,零氪科技的絕大部分收入來自藥品和保健品的銷售。2019年和2020年,藥品和保健品銷售收入分别占公司總收入的75.0%和85.5%,2020年和2021年第一季度分别占公司總收入的87.0%和80.2%。也就是說,頂着“醫療大資料”公司光環的零氪科技,目前仍以“賣藥”業務為生。

而藥品和保健品的銷售受政策影響較大,這種單一的營收結構,或許将會成為零氪科技在未來發展的桎梏。

此外,零氪科技的研發投入也有所降低,從2019年到2020年,由1.807億元人民币滑落至8690萬元人民币。2019年至2020年,零氪科技經調整後的淨虧損縮窄明顯,由3.89億元縮窄至2.32億元;但在2021年第一季度,淨虧損有所擴大,經調整後的淨虧損為0.8億元,去年同期為0.56億元。

難以盈利的零氪科技,倘若上市,也會在上市後或将面臨着更多的不确定。奔赴二級市場,可以看做是零氪科技為自身的“輸血”,拓展多更加元的融資管道。招股書中也表明,上市後,零氪科會将大約45%的資金将用于加強研發能力和技術基礎設施,并吸引更多的惡性良性腫瘤學家、資料科學家和其他有經驗的專業人員加入。

-3-

醫療大資料的故事才剛剛開始

今年年初,提供醫療大資料及人工智能技術解決方案的醫渡科技赴港上市,開盤暴漲121.5%,上市當天總市值超500億港元,被稱為“醫療大資料解決方案第一股”。

零氪科技不免被拿出來與這位“老大哥”對比,從估值來看,零氪科技略低,但值得注意的是零氪專注于單一領域,也就是惡性良性腫瘤患者護理,醫渡科技更加全面;此外,零氪背後站着阿裡,醫渡的股東裡有騰訊。即便有着衆多利好的加持,但這兩家公司依然沒有擺脫醫療大資料行業虧損的“通病”,無論是零氪科技還是醫渡科技,都面臨着盈利和變現的難題。

2018-2020年,醫渡雲經調整淨虧損人民币2.529億元、4.193億元和3.236億元。2019-2020年,零氪科技經調整後的淨虧損分别為3.89億元和2.32億元。

在過去的10餘年裡,中國大力投資醫療資訊化領域,産生并積累了大量的資料,但這些資料具有一定的分散性,隻有借助人工智能才能将其更好地整合與應用,發揮其最大價值。零氪科技在招股書中稱,中國醫療大資料解決方案的市場總規模,正以43.9%的年複合增長率,從2015年的10億美元快速增長至2019年41億美元,預計在2030年将達到2154億美元,2019年至2030年複合年增長率為43.3%。

醫院和公共衛生領域對數字化的持續投入無不說明,中國正處于大規模應用醫療大資料、深刻改善醫療體系的轉折點,在衆多因素的驅動下,我國醫療大資料行業前景廣闊。

零氪科技的CEO張天澤曾說過:“醫療和金融有很相似的地方,每次決策都圍繞資料開展。尤其是西醫分科治學後,醫學已經完全被資料驅動。 ”

伴随醫療大資料價值的凸顯,零氪科技也從低調耕耘到計劃奔赴二級市場,尚處在虧損境地的零氪或許能通過上市為自身“輸血”,但如何優化盈利模式、提升核心競争力,才是除了上市之外,最應該思考的問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