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帶你讀《資料資産》前言

随着國家大資料戰略的實施,資料是數字經濟的關鍵要素已經形成共識。2020年 4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釋出《關于建構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将資料與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等傳統要素并列,并将其作為第五大生産要素,指出要加快資料要素市場的培育。這是數字經濟的重大創新舉措,必将推動數字經濟持續健康快速發展。

“資料資産”一詞在   1974  年就已出現,但是直到現在資料資産仍然停留在概念上,其進入會計報表還存在很多問題。資料不同于通常意義上的有形實物資産和無形知識産權資産,資料資産化面臨諸多技術挑戰,例如資料資産的形态、計量和計價,資料資産流通的技術支撐,甚至連資料資産的定義都需要一個技術化的表述等。

目前緊迫的工作應該是資料資産化和資料要素市場建設。有用的資料積累到一定的規模就可形成資料資源。資料資源在滿足資料權屬明确、成本或價值能夠被可靠地計量、資料可讀取等基本條件後就可以成為資料資産。這可以作為資料資産化工作的依據。資料要素市場建設需要法律、财會、經濟、技術等多方面共同努力,包括制定資料權屬法律、研究資料産品形态、制定資料估值和定價規則、設計資料資産的營運模式、探索資料要素市場的支撐技術等。

本書首先從技術入手劃定資料的邊界,界定資料是指電子資料,即網絡空間的唯一存在。資料通常可以分成電子資料和非電子資料兩大類。非電子資料主要是指紙質媒介中的資料,如傳統圖書館中的資料;電子資料是指計算機系統中存儲的資料。由于電子資料和非電子資料不論在規模上還是在流通方式上都存在本質差別,而且“大資料”的含義隻是指電子資料,是以,在研究、讨論資料資産時,将資料限定在電子資料的範疇,而不考慮非電子資料。針對電子資料,本書梳理了與資料資産相關的12個概念,基于資料的屬性對資料資産進行了重新定義,将資訊資産、數字資産和資料資産統一為資料資産。在此基礎上,探索了資料的資産可滿足性、資料資産化架構、資料資産的估值和定價、資料産品的形态和流通模式、資料要素市場等。

本書主要介紹了我們關于資料資産方面的研究成果,内容分 10章,具體如下。

第 1章緒論,界定了資料的概念和邊界,介紹了資料的屬性以及其和物質的差異,介紹了與資料資産有關的基本概念,包括資料資源、資料資産、資料要素、資料産業等。本章可以被看作本書的導引。

第 2章資料資産的相關概念,介紹了12個相關概念:資訊資産、資訊資源、資訊資本和資訊經濟;數字資産、數字資源、數字資本和數字經濟;資料資産、資料資源、資料資本和資料經濟等。本章還介紹了這些概念的發展和差別,為後續的資料資産研究分析理清了背景輪廓。

第 3章資料資産是新的資産類别,分析讨論了資料的資産性,對資料資産進行了明确的定義;介紹了資料資産的實體屬性、存在屬性和資訊屬性;讨論分析了資料資産兼有無形資産和有形資産、流動資産和長期資産的特征,是一類新的資産類别。

第 4章資料的資産滿足性,介紹了一個資料內建為資料資産需要滿足的4個必要條件(擁有資料集的資料權屬、資料集有價值、資料集的成本或價值能夠被可靠地計量、資料集是可讀取的)和 3個附加條件(資料集要具有良好的資料品質、合理的貨币計價或評估方法、資料資産折舊和增值規則)。資料的資産滿足性是形成合理完整的資料資産化體系的基礎。

第 5章資料資産化架構,介紹了資料資産化的基本架構,包括資料資源确權、資料價值确認與品質管控、資料裝盒入庫、貨币計價與評估、資料資産折舊和增值的管理 5個環節。本章可被看作資料資産化工作的指南。

第 6章資料資産估值,介紹了資料資産估值的幾個主要方面,包括資料真實性評價、資料使用性評價、資料品質評估、資料價值确認等。

第 7章資料資産管理,介紹了資料資産管理的幾個方面,主要包括資料資産目錄、資料資産入庫、資料資産折舊和資料資産增值等。

第 8章資料資産定價,介紹了資料資産的定價因素、定價政策和方法,主要包括定價因素、定價政策、市場定價,并介紹了一個資料資産量化定價架構。

第 9章資料資産營運,介紹了資料産品流通存在的問題、典型行業的資料産品營運、資料産品營運模式設計等,還介紹了一種新的資料資産營運管理技術——資料自治技術。

第 10章資料要素市場,介紹了形成資料要素市場的4種主要方式和管道:資料開放、資料共享、資料交易和資料出版。

發展資料要素市場是未來數字經濟健康、快速、持續發展的基礎,而資料資産化則是資料成為生産要素的前提。資料要素市場建設及資料資産研究需要法律、财政、經濟、會計、技術等方方面面共同探索和實踐。本書的工作僅僅在資料資産研究方面邁出了一小步,後續工作依舊艱巨。

歡迎讀者批評指正,不勝感激。

作    者

2021 年 5月于上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