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帶你讀《軟體定義網絡之旅:建構更智能、更快速、更靈活的未來網絡》第三章網絡功能虛拟化3.2網絡功能虛拟化和軟體定義網絡

3.2  網絡功能虛拟化和軟體定義網絡

軟體定義網絡(SDN)是一種用于建立可程式設計、應用感覺和開放智能網絡的架構。架構的關鍵是資料轉發與控制平面的分離,以及标準協定和抽象的建立。然而,SDN也适用于支援更加開放的、以軟體為中心的方法(用于為網絡控制平面和資料平面開發新的抽象),以及通過API公開網絡功能的能力。我們将在第 6章中對 SDN進行詳細讨論。下面,我們分析 SDN和 NFV之間的關系。

SDN可以充當 NFV的引擎,因為控制平面和資料平面的分離使獨立控制平面軟體的虛拟化成為可能。NFV還可以充當 SDN的引擎,因為當在标準硬體上運作的軟體中實作資料平面和/或控制平面時,其實作方案之間的分離大大簡化。SDN視圖如圖 3.5所示。

帶你讀《軟體定義網絡之旅:建構更智能、更快速、更靈活的未來網絡》第三章網絡功能虛拟化3.2網絡功能虛拟化和軟體定義網絡

圖3.5SDN視圖

SDN是學術界基于所開展的工作于 2009年提出的,重點是将控制平面與轉發平面分開,以便于以太網交換機對轉發決策進行集中化處理;目标是在轉發規則方面提供更高的靈活性和适應 性,同時簡化轉發裝置,而無須複雜的分布式路由協定。OpenFlow(Foundation)作為一種新協定, 用于支援中央控制器和轉發裝置之間的通信。

這些概念的最初應用是大型資料中心。複雜的編排技術應運而生,用于支援虛拟機的部署和移動性,主要支援IT應用。但是,資料中心網絡缺乏支援此類環境的靈活性。如果将工作負載從一台伺服器轉移到另一台伺服器上,則必須手動配置網絡 VLAN/IP尋址以支援其新位置中的工作負載。這通常意味着對路徑中的所有交換機進行重新配置。為了在現有網絡上解決這一    問題,新的疊加技術出現,用于支援現有網絡架構的頂層虛拟網絡。這些技術包括LISP(思科)、VMWareNSX(VMWare)、OpenStackNeutron(OpenStack)、TRILL(TransparentInterconnectionof lotsofLinks,多鍊路透明互聯),甚至多協定标簽交換(MPLS)。

這将為硬體供應商打開大門,以開發可從内部完全支援這些疊加協定的新架構交換機。雖然新交換機确實提供了更高的網絡靈活性,但它們往往是供應商專有的,且還與硬體、軟體和控制緊密結合。盡管這可能滿足單一企業資料中心的要求,但是對于需要支援來自諸多不同供應商網絡功能的營運商基礎設施而言,它并不是頑健的。SDN與 NFV在同一 COTS硬體平台上結合使用是實作服務提供商端到端網絡的關鍵。與硬體、軟體功能和控制有關的決策選擇需要獨立且基于具有良好定義 API 的開源架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