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帶你讀《6G重塑世界》第二章5G 加速社會的數字化轉型2.1社會經濟的數字化發展趨勢

4G和智能手機的快速普及帶來了移動網際網路應用的空前繁榮,深刻地改變着我們的生活。從 4G的發展現狀來看,不限量套餐已經成為主流的資費模式。随着使用者月均流量的快速增長,網絡不斷擴容并不能帶來相應的收入增長,個人市場傳統的流量經營模式遭遇瓶頸。為了支援自身的持續發展,營運商需要“開源節流”,尋找新的市場空間,培育新的增長模式,同時降低網絡運維和建設的成本。NB-IoT/eMTC是營運商在 4G時代面向低速率、低成本和低功耗的物聯網市場的一次嘗試,試圖突破一個海量的市場空間。面對差異化和碎片化的物聯網應用市場,NB-IoT/eMTC難以完全滿足需求,5G通過全新的空口能力(低延遲時間、高可靠等)、靈活的網絡架構、端到端的網絡切片和移動邊緣計算等,将進一步深度賦能垂直行業應用,加速社會的數字化轉型。

人類社會的發展經曆了機器化、電氣化、資訊化 3次工業革命:蒸汽動力技術和鐵路建設觸發了第一次工業革命(18世紀 60年代至 19世紀 40年代),這一時期誕生的現代工廠、城市經濟及世界新陣營,引領人類進入機器生産時代;電力和内燃機的發明與應用觸發了第二次工業革命(19年紀 70年代至 20世紀初),這一時期誕生的大規模工業生産、多樣化産業結構新形态,推動人類社會邁入電氣時代;計算機、網際網路技術和空間通信技術共同觸發了第三次工業革命(20世紀四五十年代至 21世紀初),這一時期誕生的空前發展的社會交流、新的商業模式及大幅躍升的全要素生産率,推動人類步入資訊時代。縱觀人類工業革命的曆史,我們發現實作工業革命越來越依靠多項技術創新的疊加式主導和浪潮式推進,越來越難以通過個别技術的突破或個别産業的增長實作,叢集式技術的融合是工業革命發生的重要催化劑。今天,第三次工業革命方興未艾,随着移動互聯、大資料、人工智能、雲計算、物聯網、邊緣計算等新技術的集體湧現,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主要特征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已加速向我們襲來,推動着整個社會經濟走向數字化[1]。

一般認為,數字經濟是指以數字化的知識和資訊為生産要素,以現代資訊網絡為主要載體,以資訊通信技術的有效使用為提高效率和促進産業結構更新的重要推手,進而形成的完整、綜合、融合并克服了時空限制的現代經濟活動。數字經濟是新的産業革命下的新型經濟形态,是以資料為主要生産要素的先進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間的深度融合,是繼農業經濟和工業經濟之後的新型、更高層次的經濟階段。美國經濟學家唐·塔斯考特首先在《數字經濟時代》一書中提出數字經濟的概念。美國商務部先後出版了《浮現中的數字經濟》和《數字經濟》等研究報告。2016年中國G20峰會上,首次将數字經濟列為峰會的重要議題,并通過了《G20數字經濟發展與合作倡議》。2018年阿根廷 G20峰會上,數字經濟被列為主要讨論議題。數字經濟正促使全球加速步入數字化社會。我國政府相繼出台《國家資訊化發展戰略綱要》和《“十三五”國家資訊化規劃》等重大戰略規劃,作出建設數字中國的戰略決策和總體布局,将使得我國步入數字化社會的程序進一步加快。數字經濟是随着資訊化技術革命的深入發展而産生的現代化經濟形态[1]。

經濟社會的數字化轉型程序正在加速,并呈現出“五縱三橫”的新特征[2]。預計到 2025年,在“五縱”的推動下,中國數字經濟規模将達到 60萬億元;而“三橫”将帶來國内軟體和資訊服務業 13萬億元的收入規模。

“五縱”是目前資訊技術向經濟社會加速滲透的 5個典型場景:一是基礎設施數字化,資訊技術向基礎設施建設營運全生命周期滲透賦能,使基礎設施更加智能、高效;二是社會治理數字化,基于社會化大資料的應用創新和精細化管理決策貫穿于社會治理各環節,加速治理模式由人治向數治、智治轉變;三是生産方式數字化,通過優化重組生産和營運全流程資料,推動産業由局部、剛性的自動化生産營運向全局、柔性的智能化生産營運轉型更新;四是工作方式數字化,遠端辦公應用加速普及,線下集中的傳統辦公模式将向遠端協同常态化的新辦公模式不斷演進;五是生活方式數字化,數字生活應用沿生活鍊條不斷延展,從滿足規模化、基礎性的生活需求向滿足個性化、高品質的生活體驗更新。

随着疫情下經濟社會數字化程序加速,線上化、智能化、雲化平台逐漸成為全面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的産業級、社會級平台,并呈現出橫向擴張延展的新特征。     “三橫”是目前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的三大共性需求:一是線上化,“永遠線上”  打破實體空間和網絡空間的邊界,拉動連接配接規模持續增長;二是智能化,全量資料挖掘重塑資源配置和生産營運邏輯,成為關鍵生産要素;三是雲化,雲基礎設施由“中心”向“中心+邊緣”結合的立體布局轉變,成為産品服務傳遞的基本    載體[2]。

整體來看,“五縱三橫”展現了資訊技術正由局部相關領域向經濟社會各領域廣泛深入擴散,将進一步促進社會創新水準的整體躍升和生産力的跨越式發展,也将開啟資訊通信業發展的新階段。

4G依靠其大帶寬帶來了移動互聯、大資料應用等的快速發展,而5G由于其多場景、多名額的設計理念,可以作為橋接人工智能、雲計算、大資料和邊緣計算等技術的中樞,有效催化創新技術的體系化,加速社會經濟的數字化轉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