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帶你讀《6G需求與願景》第三章6G 設計思路與願景3.3 6G 網絡願景 (一)

2018年 7月 16—27日,國際電信聯盟電信标準化部門(ITU-T)第 13研究組成立了 ITU-T  2030網絡技術焦點組(FG   NET-2030),旨在提出“面向 2030

年及其後未來數字社會和網絡的願景指南”。該焦點組預測了   2030   年及以後的網絡能力,屆時網絡将支援新穎的前瞻性場景,如全息類通信、關鍵場景下的超快速響應以及新興的高精度通信等。通過焦點組的研究,希望能夠解答哪種網絡體系結構和驅動技術将更适合此類前瞻性的應用場景,這項研究被統稱為“網絡2030(Network2030)”。

網絡 2030研究的基本原則是:網絡 2030可以建立在全新的網絡體系結構上,可通過從廣泛的角度探索新的通信機制來實作前瞻性應用,并不受限于現有網絡

範例概念或任何特定技術,可以通過與現網完全不同的方式來承載資訊。但是基于網絡 2030的系統應確定它們保持完全向後相容,進而支援現有的和新的應用。

6G網絡可被認為是網絡 2030的一種方式,以下是 ITU-T2030網絡技術焦點組對網絡2030的驅動力和願景的闡述[7]。

3.3.1      網絡2030 的驅動力

綜合來看,支撐網絡 2030發展的驅動力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工業和機器人自動化

工業和機器人自動化對機器通信的高度依賴是下一次工業革命的核心,通常稱為“工業4.0”。這種類型的機器通信需要非常精細的定時精度,以便實作分布式控制和遙測資料的收集。是以,網絡 2030需要支援極高可靠性、極高定時精度和極低的資料包傳輸時延。

(2)全息媒體的發展

全息影像、觸覺和其他感官資料将提供身臨其境和趨近真實的使用者體驗,提升媒介消費時的體驗,促進使用者在界限變得越來越模糊的現實世界和虛拟世界之間進行互動。要實作這一點,需要非常巨大的資料吞吐量,以及根據應用的需求在流内部和流之間快速确定資料優先級的能力。這就需要極高吞吐量、極低延遲時間和多方流媒體協調的全息類通信的支撐。

(3)關鍵應用的需求

一些關鍵的應用,如自動駕駛車輛、無人駕駛飛機、自動交通控制系統等,需要進行故障保護,以便基礎設施可以快速适應和應對突發事件。同樣,這些服務對網絡安全提出了極高的要求,要確定保持高度的網絡安全性和可靠性。此外,這些關鍵應用通常也需要嚴格保障資料傳輸的時延。

(4)不同失真容忍度的需求

可以忍受間歇性或部分資料丢失并仍然正常工作的應用稱為失真容忍。雖然許多網絡2030應用的特點是高精度,但也有其他類别的應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容忍失真。是以網絡和應用需要新的能力來區分可容忍失真的程度和内容,選擇比目前更複雜的方法來處理此類失真,如在基礎設施上應用網絡編排的能力,或對特定的内容執行優先級和保護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