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動态 TCO模型
阿裡巴巴曾經以單筆交易 /支付成本來衡量基礎設施的整體架構水準,其優點是從财務上能夠直接從資本投入和銷售額的角度給出端到端的投資收益比,然而交易額的産生不僅依賴于基礎設施(IaaS層)的架構水準,與中間件(PaaS層)及業務平台(SaaS層)的業務邏輯設計及軟體架構水準也緊密相關。
在此,我們試圖定義一個涵蓋資料中心整體、跟實際業務使用情況、反映基礎設施架構水準的TCO模型。我們期望該模型能夠給業務方提供直覺的機關業務量所需成本,驅動基礎設施架構的代際演進并真實觀測到每代資料中心TCO的不斷下降。
資料中心的整體成本需要綜合考量 IDC、網絡及伺服器的初期一次性固定投資
(CapEx)及後續營運成本(OpEx)。以任何單一專業成本的角度來衡量TCO都将是有偏的估計,例如從伺服器的角度出發,将網絡端口成本、電力成本、運維人員成本折合到總成本中,由于涉及網絡收斂比、伺服器線上數量變化等複雜因素影響,人們傾向于将網絡端口成本和運維成本按照固定比例進行折算,使得TCO淪為一個一成不變的固定值。然而我們期望TCO是能夠動态反映機關業務量所産生的總體成本,它應當是一個根據不同采樣時段動态變化的值,而非靜态值。是以,我們建議在衡量資料中心總體成本時,能夠脫離單一領域的限制,從财務的角度分别計算各領域的CapEx,按照既定的折舊模型再加上 OpEx之後,計算出每年資料中心的整體擁有成本。當然,這隻是我們期望模型的一個方面。
我們期望 TCO模型能夠貼近實際業務模型,展現出提供機關業務量所需的總體成本。這給我們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實際的網際網路業務形态豐富多樣,并且仍在快速增長當中,針對每個業務形态定制一個TCO模型,顯然是徒勞的。是以,我們期望抽象出極少量的業務形态來衡量TCO,并以此指導業務方根據各自的業務邏輯進行轉化和映射,評估出适合具體業務方的能力名額。例如,針對計算集中型業務,我們可以提出一個 TCO模型,其成本方面的考量可按照上述方法統計,而産能方面則可通過一個抽象的工具進行測量,例如阿裡巴巴有一套面向計算叢集的測試套件,其功能是通過多個單項壓力測試的方法,權重評估叢集的總體計算能力。
最終,我們擷取資料中心某一時段的資本成本,并且測量到該時段基于典型場景的業務量,便可以計算出産生機關計算量所需的總體成本。這個比值則是我們需要的TCO,使得 TCO可以擺脫具體業務形态的依賴,而抽象出一套适合基礎設施層面的架構水準衡量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