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很高興在這裡發表一篇文章來分享我最近使用ECS的體驗。我是蘭州理工大學的一名軟體工程大四學生,因為自己所學的方向是需要用伺服器來進行實際操作的,是以我想要入手一台伺服器。我在在外教育訓練的時候接觸到了雲伺服器,并且想給自己也弄一個雲伺服器,正好從同學那裡知道了阿裡雲的“飛天加速計劃·高校學生在家實踐”活動,于是我就參加了該活動,經過體驗,我覺得雲伺服器對比虛拟機來說更适合我們這個專業,是以特别感謝阿裡雲雲伺服器的開發人員。
首先,我體驗到了雲伺服器的友善,以及對電腦負荷小的優點,并且學會了遠端通路ECS執行個體并部署應用和如何使用管理控制台對ECS進行基本操作:重置ECS執行個體登陸密碼并重新開機ECS執行個體。在完成這些之後,我通過了考察雲計算概念、雲伺服器ECS基礎知識的資格考試,拿到了為期兩周的試用雲伺服器的資格。在做完這些之後,我立即領取了ESC雲伺服器,在選擇時根據個人需要選合适的雲伺服器,選好cpu、記憶體、帶寬,地域,可用區,鏡像等,而我選擇的是地域為華北6(烏蘭察布)的ESC雲伺服器,可用區使用随機配置設定,而對于鏡像,使用虛拟機的時候就用的是CentOs7,是以這次我選擇了CentOs7.7來作為我的雲伺服器鏡像。領取之後,點選雲伺服器ESC,點選執行個體,選擇地域,找到自己的雲伺服器。進入之後,我先是重置了執行個體密碼和VNC密碼(即遠端連接配接密碼),而執行個體密碼,就是我們平常登入伺服器的root密碼。通過控制台連接配接伺服器需要使用到這兩個密碼,然後點選遠端連接配接,輸入遠端連接配接密碼。輸入root使用者和密碼,對伺服器進行操作。登入成功後,輸入各種指令,進行操作。我在剛開始登入的時候一直将執行個體密碼和VNC密碼輸錯,要麼是忘記了,要麼是輸反了進不去,直到我把這倆密碼同時重置了才進入我的雲伺服器。
進入之後,首先,我修改了centos的yum軟體源為國内阿裡雲源并且下載下傳阿裡雲的centos的repo檔案
,然後清空緩存以及建立新的中繼資料緩存,緊接着就是安裝輔助軟體工具并且用剛安裝好的yum-utils的工具添加docker安裝包國内源位址到yum源(yum-config-manager --add-repo
http://mirrors.aliyun.com/docker-ce/linux/centos/docker-ce.repo),接下來我在雲伺服器上安裝了docker,并且将其設定為自啟動。
經過這次體驗,我覺得雲伺服器的安全性更高,性能更好,而且節約自己筆記本電腦的成本,感覺非常适合大學生學習的時候使用,也感受到了雲伺服器的強大,由此,由衷的感謝阿裡雲雲伺服器的開發人員。
此後,我會在雲伺服器上安裝redis、nacos、elasticsearch;安裝好這些後,嘗試将自己本地的項目和雲伺服器端進行連接配接運作。
最後,感謝飛天加速計劃,使我體驗到了雲伺服器,更深入的了解了雲伺服器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