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阿裡雲為例,之前使用PHP搭建網站時就開始使用,售前售後營運從業人員解決問題很好,非常友善。
1.購買域名
域名不多說,在阿裡雲官網點選購買域名,輸入自己喜歡的域名進行查找,另外.top字尾的域名非常便宜,首次九塊錢一年。
同時,建議域名和伺服器在同一個營運商購買,這樣解析域名會友善些,否則非常麻煩,我經曆過,不想回憶。
2.購買伺服器
新注冊阿裡雲的賬号,會有優惠活動。大家可以自行咨詢阿裡雲客服。
另外,大家如果沒有想要長期使用伺服器,隻是學習測試的話可以選擇按量付費,大概一小時一毛錢左右,每小時在阿裡雲賬戶中扣一次款。我都問清了,因為我之前隻買過域名是以我還享有優惠資格。
令人向往的大廠跟我沒關系,就是真心覺得友善實惠好用,推薦給大家。
開始購買并配置:

(1)地域
伺服器地域選擇中,我在活動中的選項中隻有大陸伺服器,是以需要進行備案,備案過程大概三到五天,根據步驟即可。
另外如果你申請的按量付費選擇地域時有港澳台、國外伺服器,則可以無需備案直接使用進行測試,不備案的網站在一些浏覽器或第三方工具(如微信等)中打開時有可能會打不開。
同樣,詳細情況與客服溝通确認。
(2)執行個體
執行個體有好多種,配置越好,速度越快,相應的價格越貴。反正也是個人網站,我買個最便宜的1核2G即可。
在最初工作時,我在做彙總資料庫資料下載下傳Excel表格時,就發現了伺服器配置的重要性,在1核2G伺服器中,響應好久最終傳回失敗頁面,之後更新伺服器到4核8G後,兩秒鐘就将三百條資料整理并帶有各種樣式下載下傳到Excel中。
可見貴有貴的道理。
(3)作業系統
我之前購買過的伺服器,為了更符合我的使用,并避免繁瑣,就随便選了個weindows server,然後直接安裝寶塔進行可視化搭建。
但既然現在正式詳細學習,就按照更精準、正規的方法選擇作業系統了(選擇作業系統并購買伺服器,後期還是可以改的)。
這裡我們選擇centOS或Ubuntu,都是linux系統環境,二者不同點大緻也就在于安裝軟體時的包管理器 不同,也就是安裝指令不同,其中centOS中使用yarn指令進行安裝,Ubuntu中使用apt指令。
在這裡我選擇Ubuntu,因為大學時雖然沒搞懂什麼,但在電腦裡裝了個Ubuntu,覺得冥冥中...
選擇作業系統後需要選擇版本,無特殊情況選擇最新版本即可。
(4)系統盤
系統盤我不太懂,我見到過三種盤,其中一種就是高效雲盤,客服也說不太清具體什麼作用,總結下來也就是越貴越好用,但對我來說不過是像電腦C槽一樣的東西,40個G絕對夠用了。這也是官方給的最低标準。
(5)寬帶
這裡的寬帶與我們了解的寬帶相同,在網站應用中,決定程式運作速度的一個是伺服器的CPU和運作速度配置(也就是幾核幾G),另外一個就是寬帶了。在之前的項目中,我也是之後将1M寬帶改到了5M,很快,很爽。
打個比方說,使用寶塔上傳我的整個網站項目代碼,1M寬帶1核1G伺服器需要小半個小時,5M寬帶4核8G隻需要兩分鐘。
其他無需多說,買就完了。
付款後就給我們開通去了,說是1-5分鐘,其實瞬間就能開。但是右邊李連傑對我吸引還是蠻大的。
3.檢查伺服器
點選管理控制台,跳轉我們購買的雲伺服器ECS執行個體頁面。
點選概覽,檢視我們購買的雲伺服器:
其中公網ip就是通路這個伺服器的入口,如果沒有運作中就重新整理幾次看下。
此時,點選藍色執行個體名i-&%*&&$$#@^,直接跳轉到執行個體頁面。
(1)第一步,修改執行個體密碼
如果大家購買伺服器時已經設定了密碼就不用修改了,我購買過程沒有讓設定密碼,是以先設定一下。
根據要求輸入密碼,之後每次進行遠端連接配接或部分操作都需要輸入密碼。确認修改密碼并重新開機執行個體即可。
(2)遠端連接配接
選擇第一個Workbench遠端連結,應該是最新的連接配接方法,可直接進行指令的複制粘貼,多作業系統操作執行個體。
立即登入。密碼為剛設定的密碼,其他預設連接配接公網,确定。
此時即可進入Ubuntu系統界面,開始進行設定。
基本操作指令檢視伺服器内部主體結構:
到此步,我們的伺服器就沒問題了。
另外可以在我們電腦中利用ssh指令行進行通路該伺服器,蘋果電腦據說自帶ssh,但windows系統則需要下載下傳git bash後才可使用。
後續伺服器的配置需要時我們再使用,目前阿裡雲上的終端操作暫時可滿足我們需求。
4.解析域名
解析域名的過程就是将伺服器公網ip指派給域名,通過域名通路相應公網ip的伺服器。
也就是說,即便沒有域名,我們也可以通過公網ip通路伺服器上的網站,隻不過域名更加友善記憶且符合我們的習慣。
首先,查找公網ip,複制備用。
傳回工作台,進入域名,找到我們購買的域名,點選解析進行解析。
添加記錄,進行域名的解析:
(1)記錄類型
其中A記錄表示該域名指向一個IPV4位址,即我們剛複制的公網IP,CNAME記錄表示該域名指向另外一個域名,則下方的記錄值就應該填寫另外一個域名。
我們選擇A記錄,讓域名指向伺服器公網IP。
(2)主機記錄
即網站字首,如果填@,就是直接通路zslhr.top。其他的想寫什麼些什麼,作用就是購買一個域名可以解析到多個伺服器,比較xuang。
(3)解析線路
不懂,預設,都一樣。
(4)記錄值
對應記錄類型,如果是A記錄,就寫伺服器公網IP位址,如果是CNAME就寫其他域名。
(5)TTL
不懂,查了一下,大家自行了解,我看了下文章,我的網站預設10分鐘即可。
https://blog.csdn.net/wyz52126/article/details/81012581下面以我的解析為例,給大家看一眼。
首先,記錄類型為A,主機記錄為www,同時記錄值為我的公網IP。
然後再添加一條記錄,記錄類型為CNAME,主機記錄為@,同時記錄值為www.zslhr.top。
目的是使用者在通路我的頂級域名zslhr.top時直接跳轉到www.zslhr.top。反過來也行,反正是從小到大習慣性用www字首,隻要www字首域名與頂級域名通路相同我就比較舒服,大家自行安排。
解析域名之前輸入域名是沒有反應的,解析之後就可以連接配接到伺服器,但是我的伺服器是大陸伺服器,是以需要備案,此時顯示無法通路此網站。
5.伺服器備案
大家直接在服務商中進行備案即可。
其中備案過程主要是域名、伺服器和持有人主體資訊,一旦域名有所更換應該要更新備案。
大家一步步備案即可,如果急于嘗試,還是租賃港澳台及國外伺服器按量付費試一下即可。
等我備案成功後,下篇文章我們就開始在伺服器中安裝nginx環境,并配置node相關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