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來,上一上 IT 曆史課!

雛形初現

給你一台 1804 的織布機,你能想象它是計算機的靈感來源嗎?沒錯,那一年法國發明家雅卡爾發明了高效率的織布機,他通過對穿孔的有無來控制了編織的圖案。

這種打孔模式其實就是變相的在存儲圖案路線,再用機械還原圖案,這和現代的計算裝置理念是一緻的。

後來,著名的英國數學家查爾斯·巴貝奇利用這打孔模型,在 1822 年提出了根據穿孔卡上的指令存儲資料,以進行任何數學運算的可能性,并着力打造其設想機器:差分機。隻可惜的是,由于各種原因,直到巴貝奇去世,也沒有将其完整的實作出來。

不過,打孔技術可沒有被遺忘,反而被發揚光大。IBM 的前身 CTR 公司創始人赫爾曼·何樂禮,借鑒打孔技術發明了制表機。

他通過電氣連接配接,觸發夾片打洞,将資訊記錄了下來,并且還能從這特定排列的孔洞中分析出資料,使得資料的存儲和讀取有了載體。

後來制表機被廣泛應用人口普查中,為各個國家節省了大量的勞動力。

基礎奠定

制表機的出現,讓電氣與機械完美的結合在了一起,讓數學運算有了大展拳腳的舞台。隻是這還遠遠不夠,無法解決通用計算問題,比如制表機隻能用于統計資料表格,其他領域就涉及不了,必須重新定制化。

先後也有很多著名的科學家投入此方面的研究,也提出了很多偉大的理念思想。英國數學家、邏輯學家艾倫·圖靈就為此做出了重大貢獻。

他在 1936 年提出了用機器來模拟人們進行數學運算的想法,還細分出了機器的構成部分,比如狀态存儲器、流程控制化、讀寫移動頭等。這就是後來著名的

圖靈機

模型。

這些先進的理念引領了新的技術發展,1946 年美國政府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台通用電子計算機,這台機子被當時的新聞媒體形容為“巨腦”,其計算速度比機電機器高了一千多倍!

在 ENIAC 的建設過程中,參與人馮·諾伊曼逐漸意識到了存儲程式的重要性,進而提出了計算機自動切換程式的概念,并且在 1951 年研制出了能夠将程式儲存在内部的計算機:EDVAC。

随着計算機的發展,馮·諾依曼計算機體系結構也在不斷的完善,計算機逐漸具備了存儲程式,共享資料,順序執行的特點。

而當硬體層次的架構逐漸完善時,程式設計語言也在同步發展中。我們都知道,最初的機械裝置是通過打孔去控制線路開關,進而執行一系列計算動作。

後來逐漸有了一些固定的機器指令去編排這些動作,就像指導手冊一樣。隻是這種機器指令的編寫讓人很痛苦。

為此,“COBOL 之母格蕾絲·穆雷·赫柏創造了現代第一個編譯器 A-0 系統,通過類似英語的單詞來轉換計算機的運作指令。

并且後面 IBM 團隊也推出了 FORTRAN 語言,這是至今還在使用的程式設計語言!盡管當時隻包含 IF、 DO 和 GOTO 語句,但也讓冷冰冰的機器讀懂了人類的語言,讓機器運作更加人性化。

蓬勃發展

當全能的硬體遇到有靈魂的程式設計時,計算機開始迸發出屬于它的光芒,很多誇時代的作品也被創作出來。這包括起源于 70, 80 年代的 Unix 系統以及 Windows 系統。

後來越來越多的标準協定被定制出來,這包括了網際網路的 TCP、HTTP 協定以及物聯網的 IoT 協定,有了這些協定共識,通信變得越來越無障礙。

大資料、區塊鍊、人工智能等更多的技術概念被提出應用,各行各業也在進行重大變革,我們的生活逐漸變得數字化和效率化。

現在

計算機已經完美的融入了我們的生活,為我們提供巨大的便利。但我們和機器的界限也越來越模糊,究竟我們會不會被機器所驅動,這需要我們好好的捋清楚邊界。

但不管怎麼樣,現在的我們肯定是要往前踏出一步的,隻有探索一切的可能,我們才能更好去認識這個世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