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筚路藍縷,撥“雲”見日(二):2015到2019,從0到100萬,從5到70,技術推動業務的雲實踐,我創業的這4年

接下來非常重要的事就是研發節流:市場經曆了一個季度的洗禮,所有工具提供商都在思考求變,是以原本成熟市場的作對厮殺不見了,特别明顯的就是對我們的DDos也逐漸銷聲匿迹,可能大家都在忙于應付WX的風控,顧不到我們了吧:)。我果斷取消了高防的續費,僅僅依靠SLB的基礎防護來保障安全,雖然有些冒險,但事實證明我們此後也再無遭受大的DDos。

另一個較大的調整來自于軟體工具的基礎架構:雖然我們的App剛剛上線,并發通路量不大,但是由于我們的桌面工具端早期為了快速上線部署,我們對于後端服務及資料請求均采用PULL模式,而且為了提高實效性,所有近實時場景都采用了輪詢模式——當時為了快速上線一個功能,都采用一個統一的底層輪詢子產品提供近實時的服務和資料,剛開始還好,随着子產品越來越多,甚至出現了為了保證傭金資料的實時(直接影響客戶收入)采用了秒級的輪詢——後端服務的并發壓力成指數級增長,高峰期我們有4K~5K桌面終端同時線上,後端服務請求數很快就過億了,而我們隻有不斷擴SLB和ECS,17年我們做了數次服務劃分以保證終端不因單個服務故障而Crash;大家上線的流程規範為預估請求流量及規模,申請服務域名,配置設定ECS,随着ECS的部署增加,RDS的規格也在不斷調整,為了不斷增加的連接配接數,直至我們發現RDS已經更新到系統自動調整的頂級規格,再增加需要送出阿裡雲工單人工申請了。

是以我做了實時場景采用PUSH模式的決定,基于當時我們的遠景規劃——我們可能輔助客戶雲端部署,從部署的終端規模及作業系統的要求,我們很可能需要在Windows伺服器上部署容器,我甚至聯系了Azure(由于當時阿雲的Windows服務還沒有更新)——我決定嘗試基于MQTT協定的推送服務,為了研發的進度和品質,我選擇了第三方的雲巴(阿雲後來也逐漸提供,我們也逐漸的替換)。剛開始我們小心的在一些邊緣場景上線适用,在達到穩定後,逐漸推開:到18年的時候,我們已經可以計劃将大部分的實時場景替換了。效果明顯:ECS的負載大幅縮減,RDS的連接配接數大幅縮減,RDS的cpu和I/O都大幅下降。接下來需要做的就是将計劃逐漸執行,并同步縮減ECS數量規格、SLB規格、RDS規格;同時用戶端新業務子產品的開發模式也統一遷移到新的方式上。

最後,我仍然給大家定下了縮減成本的KPI,激勵大家挖掘細節,提高程式效率:大家做的不錯,不少曆史遺留的無用子產品,備援的存儲,無用的計算都被一一挖掘出來,當每一項都轉換成我們投入的真金白銀時,我們的開發也感受到了代碼最直接的貨币價值:)。這一切對我和技術團隊來說,有挑戰但是相對容易;對我來說真正挑戰的是如何開源。公司内已經悄悄的彌漫起公司能撐多久的擔憂。

在17年底的小程式預售後,WX端提高了電商類特别是淘系小程式的稽核門檻,我們的小程式沒能通過稽核,這給我們的預售帶來了不小的沖擊,通過CRM同學和大家的溝通,我們了解到大家的需求和對待小程式的态度,我們決定通過新功能的補貼售賣來彌補大家在小程式上的損失,但是依然有一部分客戶要求退款,而當時我和CRM同學一直希望通過溝通其他方式來滿足這部分客戶的要求,我們依然認為小程式的稽核困難是暫時的,我們能最終滿足大家的期望,因為市場上也沒有同類的産品可以替代。

一方面通過客戶群的回報,我們收集整理了新功能的疊代需求,并做好研發排期;一方面,CRM團隊的兩位同學維護了近20個千人群,我希望能從這些群中持續挖掘我們的購買需求。由于CRM人員的調整,僅剩的兩位客服同學接收了兩位轉崗的銷售同學的工作,在我還無暇顧及的情況下,兩位年輕的CRM同學策劃了開年的第一個活動,結果較17年底的三次活動差距巨大,一時間CRM同學對于完成本季度KPI的任務心灰意冷。

我和大家一起讨論:我相信我們一定能完成目标,和大家分析了這次活動相比前三次活動失敗的原因——活動準備倉促,很多細節考慮不完善,導緻客戶活動規則不明,下單不順,售後細節問題繁多;第二,預熱不足,在沒有預熱的情況下上線活動,導緻營銷人群匮乏;第三、活動期間的工作不夠努力,沒有明确活動的目标,沒有拆解每天的目标,導緻活動整體不可控,無法積累。

我也鼓勵大家,畢竟大家還是實習的年輕同學,雖然跟了幾次活動,但是自己操作起來的體驗和被帶着做差異巨大,我也相信大家一定能做的更好。為什麼我們的目标能做到,我和大家分享了我在17年底的想法:從17年底CEO給大家回報的規劃看,我們上半年系統會有一次重大的更新,對淘客群有許多的新鮮而且有用的功能子產品上線,這是我們完成上半年目标的重要機會;第二,我們軟體工具已經上線快一年了,這對于我們有一個重要的營銷時機——周年慶,我們可以把它做成我們工具的生日慶典,而一月、二月我們要做的就是堅定的上調我們的軟體價格,提升我們的産品品質、我們的售後服務,那麼三月份的周年慶一定能幫助我們完成本季度的目标;第三,從現在起我和大家一起嚴格要求自己:活動預熱月初開始,活動方案一周前明确,活動每個人必須非常明确,對于每個環節的問題我們要都能給大家解答,活動規則要簡單易懂,下單要順暢;對于剩下兩次活動目标拆解,拆解到每天,拆解到活動開始前的預熱人群的覆寫目标、每天要營銷到的人數目标、活動開始前的預定訂單數量、活動開始後每天的銷售目标;目标制定後堅決執行,每天目标每天完畢,到活動開始後每天的目标不完成我們不下班,直到零點,我和大家一起沖擊Q1的目标。

接下來的二月迎春活動大家雖然稍顯生疏,但是兩位實習的小同學已經做的有模有樣,我依然記得他們站在設計同學身後催促着活動banner輸出時的場景,現在回想起來,讓人感動。三月我們做了一期聲勢浩大的周年慶,整個公司都聽得見兩位實習同學的歡聲笑語,還有他們的抱怨,因為當我在外參加阿雲的會議時依然時不時的催着他們的訂單資料,電話他們沒完成目标不能下班。(未完待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