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雲計算的産生
傳統IT技術存在使用率低,成本高,維護效率低,能源消耗高等諸多問題,在這種背景下,雲計算在2007年被提出。
在提出後,雲計算收到了大量關注,并得到了快速發展。從傳統模式向雲計算模式的轉變主要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計算和存儲資源從區域網路向 Internet 遷移。
·軟體從終端向雲端遷移。
·軟硬體解耦,實作硬體共享。
從傳統模式向雲計算模式的轉變如同所示:

雲計算與傳統模式的比較
二、雲計算特點
雲計算具有以下特點:
·按需自助服務
使用者可以按需部署處理能力,如伺服器時間和網絡存儲,而不需要與每個服務供應商進行人工互動。
·網絡接入無處不在
可以通過網際網路擷取各種能力,并可以通過标準方式通路,可以通過各種用戶端(例如行動電話、筆記本電腦、掌上電腦PDA等)接入使用。
·資源池與位置無關
供應商的計算資源被集中,以便以多使用者租用模式服務所有使用者,同時不同的實體和虛拟資源可根據使用者需求動态配置設定和重新配置設定。
使用者一般無法控制或知道資源的确切位置。這些資源包括存儲、處理器、記憶體、網絡帶寬和虛拟機等。
·快速彈性
可以迅速、彈性的提供能力,能快速擴充,也可以快速釋放以實作快速縮小。對客戶來說,可以租用的資源看起來似乎是無限的,并且可在任何時間購買任何數量的資源。
·按使用付費
流量的收費是基于計量的一次一付,或基于廣告的收費模式,以促進資源的優化利用。比如計量存儲、帶寬和計算資源的消耗,按月根據使用者實際使用收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