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T Studio對接後可以在web頁面引用展示目前IoT Studio項目關聯裝置的一些運作資料及統計名額,擷取裝置的運作狀态等
前提條件
- 使用真實裝置或SDK模拟裝置連續多天上報資料
- 上報的屬性必須為數值類型屬性
背景資訊
本文以IoT Studio項目引用同一産品多個裝置為例,裝置主要屬性為三個溫度值(temperature_1,temperature_2,temperature_3),代表裝置不同部件溫度值,一個溫度告警事件,
檢視裝置單一屬性一天内最高溫度,最低溫度,平均溫度
單一裝置 最近一天溫度報警次數 (針對temperature_1屬性)
整個studio項目(分組)最近一天溫度報警次數(針對temperature_1屬性)
操作步驟
注:購買資料型企業執行個體,或已有企業執行個體升配至資料型執行個體請參考執行個體購買或升配,産品,裝置的建立及裝置上報屬性不在此贅述
1: 建立studio項目
進入增值服務studio控制台,左側選擇相應的執行個體,點選新增項目,建立studio項目

2: 綁定産品和裝置
進入建立的項目後,關聯産品及裝置

關聯産品
在産品清單頁勾選要關聯的産品,點選确認,将産品關聯到stuido項目中,即可在後續的操作中使用該産品

關聯裝置
可選擇關聯物聯網平台裝置(需要是上一步綁定的産品下的裝置),勾選相應的裝置後點選确定,或直接添加裝置(建立裝置并綁定到項目)

添加裝置

3. 資料分析
IoT Studio項目在資料分析工作台會映射為一個分組(注:需要在stuido項目所歸屬示例中操作)
eg: 示例中使用的項目名為: test0525mxj 則在LA資料分析中可在分組視角中看到該項目
該分組隻能檢視,不能做其他編輯

點選檢視,可看到裝置清單中展示分組綁定的四個産品(三個之前綁定,一個新增裝置)
3.1 備份産品資料
資料備份為了儲存了裝置上報的曆史資料(預設隻能存儲1個月,開啟備份後可根據需要選擇備份周期),為後續資料分析提供原始資料
進入資料分析-> 資料管理
搜尋相應的産品(IoT Studio項目中綁定的産品),示例中産品為:IoT Studio産品
注: 若之前未開啟備份,操作按鈕會有 備份按鈕,若已開啟備份(備份狀态為運作中),則操作中包含“停止”,若已停止,則可選擇“開啟”
未開啟備份示例:

已開啟備份示例

3.2 屬性資料分析
資料資産中,點選建立名額即可建立名額

3.2.1 為分組下的裝置建立名額
選擇裝置,表明該名額為裝置的衍生名額
選擇分組->test0525mxj(分組名)-> lzf_test_studio01(裝置名)
表示:為分組(studio項目) test0525mxj 中的 lzf_test_studio01 裝置建立一個衍生名額
注: 選擇所屬實體選擇時:使用分組,若選擇産品,則會導緻名額建立在産品-》裝置次元下,無法在studio項目中引用

選擇事件修飾詞,原子詞,以及計算規則等,為lzf_test_studio01 建立一個衍生名額,計算溫度1 這個屬性最近一天的平均值

注:若原子詞表義不夠精确,或目前可選原子詞中沒有期望值,可根據需要建立原子詞
例如: 以下截圖中選擇的原子詞表義不夠明确,應該為:最近一天溫度1的平均值
可建立新的原子詞,溫度1度平均值 ,再傳回建立名額即可使用新的原子詞

使用新的原子詞

根據上述流程,分别為lzf_test_studio01- lzf_test_studio04建立溫度1的最近1天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等名額
3.2.2 為分組建立名額
選擇分組,表明該名額為分組的衍生名額
選擇分組: test0525mxj(分組名)

其他操作參考 3.2.1
3.2.3 回刷名額
名額上線後,會每天淩晨開始自動排程,生成上一日的統計值
若期望當天使用該名額,可根據曆史資料,回刷之前的資料,生成今天之前的統計資料
建立回刷任務:
- 點選名額任務,進入名額任務管理頁面
- 選擇回刷執行個體(周期執行個體為周期排程産生,詳情請産考資料分析周期執行個體介紹文檔)
- 新增回刷任務
- 選擇開始時間結束時間(單次回刷最多可選擇30天範圍,若期望更長時間,可在将時間分割為多個時間多,分多次回刷)
- 選擇要回刷的名額(一個回刷任務可回刷一個名額,回刷多個名額需建立多個回刷任務)
- 點選确認


回刷任務清單:
可點選檢視運作狀态,若回刷失敗,可點選重跑,(單次回刷多個可能導緻上下依賴,或任務等待逾時,導緻失敗),若持續失敗,可進入答疑群,由技術同學提供支援

3.3 事件解析
通過對裝置上報的事件資料解析,可擷取事件上報内容,實作對事件進行分類,統計等操作
以下示例對溫度報警事件進行分類統計,統計最近1天溫度1的報警次數
3.3.1 解析事件内容
在資料分析工作台,可以通過topic解析任務來處理裝置上報的資料
1: 建立topic解析任務

2: 設定源定義
選擇指定的執行個體, 産品,選擇全部裝置(所有裝置上報的資料均會被解析),選擇物模型通信topic(若事件通過自定義topic上報,則可選擇自定義topic), 選擇對應的事件topic
可通過拉去線上資料檢視事件内容
3: 設定篩選器
這裡隻對溫度1的報警事件進行統計,暫時隻選擇
params.identifier_name = temperature_1 的資料進行統計

4:設定表達式
在此期望後續對報警次數進行統計,可新增一個計數器,每處理一條符合條件的事件記錄,則産出一個名額,數值為1,表示該事件觸發一次,後續對該改字段進行累加即可擷取相應時間段内該事件觸發次數


5: 輸出相應字段
可根據需要輸出期望字段,移除不需要的字段

6: 調試

7:上線
檢視生成的原始名額:

3.3.2 回刷解析任務
解析任務上線後,會每天淩晨開始自動排程,解析上一日的事件記錄
若期望處理曆史事件資料,可建立回刷任務,回刷曆史資料
1: 點選解析任務,進入解析任務管理頁
2: 進入回刷任務清單(周期任務為定時排程産生)
3: 建立回刷任務
選擇回刷日期,相關任務,點選确認即可送出任務
4: 若執行失敗可進行重跑


3.3.3 進行統計分析
建立分析名額,引用topic解析生成的原始名額
截圖為 為lzf_test_studio04建立 溫度1報警記錄統計

選擇新生成的 temperature_1_alert_count進行sum求和擷取最近一天溫度1的報警次數
建立後,回刷請參考3.2.3
4 建立資料服務
系統API主要提供系統名額以及産品原始資料查詢API
資料服務- > 自定義服務-> 新增API
填寫 API 名稱和APIpath 點選進入下一步

名額域可選 分組/裝置 或這個分組
表示引用分組下的裝置的名額建立API,或引用分組下的衍生名額建立API
資料集,選擇相應的分組,以及分組下的裝置
請求參數和傳回參數可選擇該裝置已上線的名額以及業務時間(當天建立的名額需要回刷後或第二天自動排程成功後方可使用)

配置完成後,對API進行測試

測試成功後點選釋出API,即可在studio中調用該API
5: IoT Studio使用資料分析資料
5.1 使用系統API檢視原始資料
準備
建立web頁面,拖入時間範圍元件(可以為後續API提供時間參數)
設定預設時間,避免接口飲用時無預設值導緻失敗

選擇折線圖元件(或者表格元件等其他元件),點選配置資料源

配置資料源
1: 資料源選擇接口
2:接口來源選擇資料分析服務
3:接口類型選擇: 通用接口(系統API)
4:選擇需要需要檢視的産品的原始資料查詢API

設定參數:
1: 靜态參數
直接對參數進行指派,頁面釋出後,每次請求都會以此參數請求資料

2:動态參數
進入動态參數清單,選擇timestamp參數來源于元件(可選擇之前拖入對時間元件)

選擇之前拖入的時間元件的值為接口入參


配置完成後,會自動擷取指定時間範圍内的資料

配置圖表展示資料
點選确認後可檢視目前API所有可選字段包含:
裝置名,裝置id,以及産品下設定的物模型屬性,通過topic解析生成的原始名額(temperature_1_alert_count)


以上資料需要重新上傳,資料可讀性不高
期望: 展示溫度1的曆史記錄,同時在資料大于20時,會觸發一次報警
5.2 使用自定義API查案統計資料
配置資料源選擇使用者接口:
studioTestApi (上一步建立的自定義API)

其他步驟參考使用系統API檢視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