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數智洞察丨數智化時代的産品經理,如何洞察客戶需求?

來源 | 阿裡雲研究

編輯 | 阿裡雲研究中心 張楠

數智洞察丨數智化時代的産品經理,如何洞察客戶需求?

編者按:

随着分工的細化,産品經理這個崗位逐漸成為各個公司的标配,他們為終端客戶負責,為産品的全生命周期負責。如果按從産生到落地的過程,産品經理的工作至少包括以下階段:需求探索、需求定義、産品設計、開發實施、效果跟蹤、疊代優化。在産品設計之前,對于需求的探索和定義是非常重要的,否則後續的步驟也将随之喪失意義。

洞察客戶需求是産品經理的核心能力之一,在數智經濟時代,數智使用者資産尤為重要,如何實時洞察消費者需求、滿足消費者需求?如何用數智驅動新增長?

數智洞察丨數智化時代的産品經理,如何洞察客戶需求?

導語

消費更新和産業更新的時代,湧現了很多新場景,背後是數智化的大趨勢。從數智化轉型的角度談産品經理,要通過觀察資料尋找最小閉環,實時洞察消費者需求、滿足消費者需求。阿裡巴巴商業作業系統,就是圍繞消費者為核心,做品牌的技術、服務、産品等等。

針對産品經理如何破局,阿裡巴巴集團副總裁、阿裡雲研究院院長肖利華,帶來了以《全速重構,數智驅動新增長》為題的分享,本文為演講分享内容整理。

數智洞察丨數智化時代的産品經理,如何洞察客戶需求?

數智化:企業的未來

今天我們談聚焦B端産品,賦能産業變革,核心是數智驅動新增長。

每個産品經理對于産品的定位不同,我們需要跳出畫面看畫面,特别重要的是:取勢+明道+優術+合衆+踐行。

“勢”是指産品的市場面要夠大,高頻剛需才是一個合格的産品;很多産品經理停留在了優術上,忽視了明道的重要性,但是兩者從來不是對立的;做完這些最後才是合衆踐行。

來看一下2020年天貓雙十一展現出現的消費更新和産業更新。2020年天貓雙11的成交額是4982億,有近8億的使用者來到雙十一的會場,同比增長了近3億,實作了消費更新;形成了105個“億元産業帶”,有210萬線下小店參與,實作了産業帶更新。而在這4982億背後,湧現了很多新場景。

⏩ 新品牌:例如王飽飽、元氣森林、空刻等品牌,在短短幾年内就創造了幾億甚至幾十億的成績;

⏩ 新制造:以前服裝行業會提前三個月把貨都做出來,如果銷量不好會造成庫存積壓。但這次雙十一,廠家是先收到錢再生産,這樣就解決了庫存積壓的問題;

⏩ 新内容:大家很熟悉的直播就是其中之一;

⏩ 新零售:線上線下加速共振;

⏩ 新消費:“尾款人”、“雲監工”成為熱詞;

⏩ 新全球化:讓全球“動起來”,出口進口雙向火爆;

作為産品經理,我們要觀察資料,尋找最小閉環,了解使用者需求。

現在大家離開了手機都會焦躁不安,這已經成為了大家的基本需求之一。人就是一種動物,動物就是要奔跑的。但是以前的桌上型電腦把你鎖住了,筆記本太重了,現在人手一個手機就很友善了。各行各業都在加速完成數字化、線上化。這隻是第一步,智慧化才是未來,但是這個過程不會一蹴而就。這是一個長期持續壓縮的過程,未來所有企業都會是數智化企業。

阿裡巴巴商業作業系統實踐

中國在消費端領先的數字化能力,正在倒逼供給側消費更新。我們在營銷全域化、零售體驗化、分銷精準化、産品個性化、制造柔性化方面上還有很多機會。

消費端和供給端不是一個對立的關系,所謂“場”就是以“人”為中心,貫穿消費端和供給端,大資料驅動市場端到端、全鍊路數智化更新,建構全新的經營和生産形态。看上去好像還是人-貨-場,但其實,數智經濟正在深刻重構其内涵,以消費者為核心的全網全管道融合,實作人-貨-場的線上化重構和高效精準連接配接,超越時間、空間限制。

新零售時代是以消費者為核心(大資料支援精準極緻體驗)、智慧品牌引領、快速柔性供應鍊為支撐、線上線下全網全管道融合、高效營運的全新時代。

在其中,我們需要做的是B和C的比對,買和賣的比對。做C端的要考慮怎樣讓消費者更便利,有更好的體驗,更實惠等等;做B端的要了解客戶的需求,甚至客戶的客戶的需求,例如開準店、定對貨、引多人等等。

但是這些隻是冰山一角,真正藏在冰山下面的是智能預測、商品企劃、設計開發等等。人工智能如果不能和産業結合起來都是虛的,隻有深入到各行各業,才能真正落地,改善人們的生活。

接下來舉幾個例子。

(1)蒙牛

ABOS的全網全管道全域數智化,公域精準捕魚,私域精細養魚。

讓基礎設施上雲、牧場基地數字化、搭建蒙牛融合資料中台和全管道業務中台、建立蒙牛釘釘、搭建智慧供應鍊和無人零售新觸點。

蒙牛專屬的釘釘,達成6萬人線上(包括經銷商),4.3萬日活,每周2萬多場視訊會議。通過運作數智化牧場,提供數字奶源,銷量預測達到了97.8%,原奶調撥物流成本下降,布局優化9%,訂單效率提升了35%。

(2)飛鶴奶粉

在疫情期間,飛鶴奶粉的銷售額不降反升。

飛鶴明确了消費者興趣人群來源和營運,資料中台幫助飛鶴會員體系發力,人貨場新零售效率提升,飛輪效率提升。

由此可見,做産業網際網路,要對産業有足夠的的認知,從源頭到工廠到物流到終端,每一個環節都得熟悉。工業時代的制造考驗的是能不能做出一樣的商品,而資料時代的制造考驗的是能不能做出不一樣的商品。供給的産生必須實時洞察消費者需求、滿足消費者需求。

點選檢視視訊

(3)犀牛智造

犀牛智造是全球第一家“雲端制造”,“雲”是指所有的營運服務在雲端,“端”是指端到端的互聯,“智”是指算法驅動,“造”是指按需而造。

犀牛智造是全球第一個雲端工廠,全球最大的網際網路制造平台、全球最大的供需精準比對平台。

從技術角度,犀牛智造的本質是雲端算法定義的線上工廠。它基于雲構架重新定義和構造制造體系,建構了一個制造業的雲原生解決方案。

點選檢視犀牛智造介紹短片

數智驅動增長公式

在後疫情時代,大家都在讨論要回歸商業的本質。商業的本質是買(C)和賣(B),供和需,但是現在是高庫存和高脫銷并存,是以需要數智驅動B&C、高效精準比對。

為什麼企業想增長?因為快發展,什麼都不是問題;中發展,開始有一些問題;慢發展,什麼都是問題!是以,可持續高品質增長是硬道理!

但是,憑什麼增長?以前,多開店+開大店+開好店就可以了,現在不行了。新品、新客、新組織才是硬道理了。

那怎樣做呢?用傳統賣POS機的為例,進入店鋪的100人裡隻有一人買了POS機,店員把這個資訊記錄下來。那剩餘99人呢?很多傳統企業還是“坐商”的思維,守株待兔,兔子不來了怎麼辦?傳統促銷手段有促銷電話、短信、郵件等等,你會聽嗎?你會看嗎?既然你都不會,為什麼消費者會?

是以,我們需要跳出畫面看畫面,海陸空一體化作戰,實體世界和數字世界融合,擁抱一個更大的技術和資料驅動的商業世界。

在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增長動力,建構新的增長曲線。盤活存量,全域獲客新增量,打造數智大腦,實作數智驅動的高品質增長。

我提出一個公式:數智驅動新增長公式

G=(P*O*C)^i

G增長動力=(P産品力x O組織力x C消費者資産)^i數智力

據此提出的阿裡巴巴商業作業系統,就是圍繞消費者為核心,做品牌的技術、服務、産品等等。

數智洞察丨數智化時代的産品經理,如何洞察客戶需求?

結語

不同經營時代需要不同的考核名額,從經營管道客戶、經營門店到經營使用者、新零售時代需要更新使用者資産相關的名額體系。

過去關注的是資産負債表、現金流量表、損益表,未來必須更關注數智資産,尤其是數智使用者資産,端到端數智化産業鍊資産。

各行各業在數智經濟時代一定都會更新和重新洗牌,都可以重做一遍。“萬物皆有裂縫,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我們要做的是沿着裂縫使勁捅個大窟窿,打出一片新天地、開創一個新時代。

數智洞察丨數智化時代的産品經理,如何洞察客戶需求?

楊文雅和肖利華簽售現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