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裡雲開發者大會議題
2021年5月28日、29日,由阿裡雲主辦的“雲上創新開發者大會”在北京成功舉行。大會涵蓋雲計算領域最新熱點話題,雲原生、雲上大資料、AI、低代碼、高效研發、雲釘一體等專題及開發者分論壇,與數千位開發者一道,共享一場技術盛宴。

在開源方面,阿裡雲是國内第一家GitHub Star數過百萬的科技公司,建構了良好的開發者生态。
大會上阿裡雲宣布将其在雲原生、大資料、AI、低代碼、資料智能等方面沉澱下來的經驗,提供給開發者。
現場李飛飛宣布關系型資料庫PolarDB for PostgreSQL開源。
現場華先勝現場示範了将20年前老照片用AI能力翻新的效果對比。(此處不需要為華老師擔心,因為右邊的人20後也沒有變,此處有掌聲!)
想要使用同樣阿裡雲AI能力的同學,先點贊,在私信給位址哈:)
雲原生加速數字化轉型創新
雲原生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雲原生技術,包括:k8s、容器、devops、微服務、服務網格、serverless、不可變基礎設施、聲明式API;一部分是雲原生産品,包括:雲原生大資料、容器服務、雲原生中間件、雲原生資料庫、函數計算、雲原生安全、開發者工具、音視訊服務、彈性裸金屬伺服器。
雲原生帶來最顯著的特點是雲原生成為雲計算服務新界面,雲原生向下封裝基礎設施,屏蔽底層架構的差異性,向上支撐多種工作負載和分布式架構;另外雲原生重塑了整個軟體生命周期,将軟硬體一體化,向下延伸軟硬體一體化,向上延伸架構現代化,水準延伸解決研發運維全生命周期的挑戰。以此加速了數字化轉型創新。
雲原生也在加速驅動雲上創新新開發時代的到來。
雲原生也帶來了開發模式的變革。
從架構方面來講,由傳統的單體應用轉變為子產品化的标準接口和協定的雲原生開發模式;從更新傳遞方面來講,由需要停機完成的更新到持續內建傳遞;從擴充性來講,從無法擴充需要預留資源到自動彈性擴充;從依賴性上雲原生模式具有良好的可移植性;從企業組織上講,從以前的分工明确到跨職能的合作與應用變化能力加強。
雲上創新-開發者的黃金時代
資訊化時代走到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又走到了全面數字化時代,企業的主要使命也由戰略執行到業務賦能到引領創新,技術基礎由無雲走到了傳統雲計算,又走到了雲原生技術,對開發者得要求也有專業的人員到人人(開發+運維+業務),雲的蓬勃發展正在推動中國邁入雲原生開發者的黃金年代。
雲原生讓人人都可以做開發者,一是運維團隊可以借助着devops能力左移進入到整個的開發生命周期中;二是業務人員也可以利用低碼技術右移和技術團隊一起來協同創新。
開發者本身處在技術的最前沿,首先可以使用雲上全棧的服務化應用開發與部署,從基礎設施到開發雲平台到應用;第二是雲上的全領域的開發覆寫,不管大家做前端還是後端,不管是做小程式還是網頁,都可以通過雲上來完成;第三是雲上的全生命周期的開發流程管理,不管是開發,部署還是協作,都可以在雲上來完成;
另外開發者還可以引領這個雲上創新時代,借助原生技術一方面向容器容器編排,可以幫助我們增強相關的性能,去提升整體的基礎設施的伸縮性;可以通過微服務平台化的複用和快速疊代靈活配置業務需求;可以通過雲化的方式去使用不同的新興技術,比如邊緣計算、無服務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鍊。都可以通過阿裡雲戰術平台化的方式來實作并引領數字創新的程序。
“人們總是擡頭仰望英雄,卻往往忘了,整整的英雄就是那些默默奮鬥的自己”,與各位開發者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