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這幾天,同僚給我轉了一個調查報告
說你們 FC 又獲獎了
我還納悶什麼獎
原來是 CNCF 釋出了 2020 年度的中國雲原生調查報告
在報告中的 Serverless 調查部分
阿裡雲函數計算 FC繼 2019 年後
再次成為國内最受歡迎的 Serverless 産品
有人想問 🤔️
CNCF 是一個什麼機構,權威性如何
現在調查報告太多,就怕被帶節奏
CNCF
全稱 Cloud Native Computing Foundation
中文意思就是雲原生計算基金會
基金會聽上去很高大上
但其實幹的事情還是很接地氣的
根據官網的介紹
CNCF 緻力于推動雲原生技術的普及
那如何去推動呢 🚀
例如CNCF會對一些雲原生的開源項目進行孵化
幫助其成為更加成熟的開源項目
并會幫助項目推廣給更多的企業使用
一些大家耳熟能詳的雲原生項目,例如
Kubernetes、Prometheus、Envoy 都是孵化自 CNCF
這很像一些創業公司的孵化器 🐣
為初創企業的發展提供辦公場地、财稅等各類支援
不同的是,CNCF 不僅是一個孵化器
還形成了自己的社群,有自己的社群運作章程
社群中有會員 👨👩👧👦
分為白金、金牌、銀牌、最終使用者、學術和非赢利成員
不同級别的會員在治理委員會中的投票權不同
阿裡雲、AWS、蘋果、ARM、Google、微軟等都是白金會員
還有最終使用者社群
推動 CNCF 技術的采納并選舉最終使用者技術咨詢委員會
中國民生銀行、中國聯通、PingCAP、網易、螞蟻金服等
都是采用 CNCF 所孵化的開源項目的典型國内使用者
此外,還會舉辦很多業内有影響力的會議和教育訓練
看到這,你會發現
CNCF 聚集了雲原生領域最知名的開源項目、廠商和客戶
是有較高權威性的第三方、非營利性、獨立機構
是以,他所出具的調查報告,也具備較高的參考價值
說了這麼多 CNCF
我們來看看這次調查報告中和 Serverless 相關的内容
這是 CNCF 在中國進行的第四次雲原生調查
共計 439 人參與了調查
沒有最好的技術,隻有最适合的技術
是以,參與調研的企業分布決定了調研結果的參考價值度
從 439 人的分布看
企業規模/行業屬性/職業分布如下
↑ ↑ ↑ 企業規模分布
↑ ↑ ↑ 行業分布
↑ ↑ ↑ 職位分布
整體上,調研樣本是比較均衡的
規模 100 人以上的企業為主
軟體類和技術類企業居多
其中,有 49% 還是 CNCF 的社群成員企業
這些特征和我們身邊正在實踐雲原生的企業也較為比對
談到 Serverless,大家可能比較關注的是
身邊有多少人在用了,用的是哪類技術方案,哪家廠商的産品
是以,報告也針對這三個問題做了調研
結果表明
一
31% 的企業在生産中使用 Serverless,41% 在評估
12% 計劃在未來 12 個月使用
光看數字,沒有感覺
我們對比下已經很普及的容器來看看
在CNCF2019 年的一份調查報告中
49% 的企業在生産中使用容器,32% 在評估
你看,Serverless 已經比較接近一年前容器的普及狀态了
二
45% 使用托管平台,20% 使用可安裝軟體
這裡的托管平台是指廠家提供的 Serverless 服務
可安裝軟體是指基于開源方案來自建 Serverless
大家會有疑問 😲
不是越開放,使用者才會越多麼
為什麼 Serverless 領域
依賴廠商的 Serverless 托管平台的使用者多
使用開源自建的使用者卻比較少呢
原因很多,我們找幾個現階段的主要原因來看看
開源方案的發展時間較短,穩定性、易用性上還面臨諸多的挑戰
Serverless 開源領域還咩有一個統一的标準,來加速開源生态的發展
三
Serverless 是一種全新的應用架構
他把應用拆分成顆粒度更細的函數
這對持續傳遞、服務治理、運維監控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即便,函數管理這一層使用開源方案
新要求帶來的複雜度
比管理函數本身更加複雜
舉一個不太恰當的例子
自建一個 OS 系統已經很難了
但圍繞 OS 建一個應用生态就更難了
然鵝,廠商在 IaaS 的建設過程中
已經在圍繞應用的各方面有了很多沉澱
是以,大部分使用者會選擇托管平台
把 Serverless 帶來的複雜度交給廠商解決
自己隻需要編寫好函數就好了
今年的報告裡
國内使用者的 Serverless 托管平台首選
仍然是阿裡雲函數計算 FC
你可能會問
為什麼連續兩年都是 FC 😲😲😲
使用者的選型依據究竟是什麼呢
我們知道
Serverless 将應用拆分成了顆粒度更細的函數
進而改變了使用者對雲資源的管理方式
使得使用者選型 Serverless 時
不僅僅看的是 Serverless 産品自身的能力
更會關注雲上整體的産品豐富度和成熟度
例如系統軟體、計算、網絡、存儲、容器、消息、可觀測等等
這些雲産品的能力
關乎到 Serverless 的适用範圍、易用性、穩定性和性能
而 FC 背靠阿裡雲
有着更成熟的基礎設施和更豐富的雲産品生态
同時,還以開放的姿态去相容容器鏡像技術、各類開源工具
使用者落地 Serverless 更放心
自由度也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