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用宜搭兩周打造的數字工廠,讓訂單周期縮減三分之一

浙江富得利木業有限公司創始于1994年,總部位于浙江紹興。早在1999年,富得利地闆就成為了天安門城樓修複工程專用地闆。

如今富得利的烘幹、壓貼、企口、油漆、包裝5大工序已化身資料流。工廠中的房間内5個數字大屏可以展示銷售資料看闆、工廠中的房間生産看闆、裝置維修看闆、工單進度看闆、安燈呼叫和機器實時狀态看闆。

富得利集團的副總裁孟穎穎告訴記者,“銷售、采購、生産、品控所有環節的資料都打通,市場訂單可以在手機端分解成生産計劃,直至工廠中的房間的每一個工台。”

這一切得益于2021年4月份,釘釘應用服務商浙江銳智資訊技術有限公司基于宜搭低代碼平台開放的能力,為富得利搭建并上線的一套數字工廠。

這個數字工廠幫助富得利将生産周期從60天縮短至40天。交期縮短直接提升了富得利對于國際客戶的傳遞能力、履約能力,企業競争實力得到增強。

用宜搭兩周打造的數字工廠,讓訂單周期縮減三分之一
富得利木業外貿工廠的工廠中的房間看闆 來源:雷鋒網

靈活制造需求倒逼數字化改革

富得利地闆的營銷和銷售網絡遍布國内外,實木地闆年出口能力達到100萬平方米以上。近年來,多變的國際市場形勢給他們的生産端帶來了不小的挑戰。

過去,外貿行業主要依賴大客戶、大訂單,生産工廠根據一個訂單批量生産就能滿足客戶需求。現在,分散訂單越來越多,個性化需求要求工廠需具備更高的靈活制造能力。

為了把客戶需求快速傳遞至工廠,并且保證新産品、老産品同時上産線不出問題,工廠必須快速調整生産計劃。

但是,過去富得利依靠紙質辦公。銷售下單後,原材料申請要逐級走審批流程,效率低下。材料的采購入庫情況無法及時同步給生産部,還需到倉庫實地查驗。同時銷售部門還需要專門派一個人跟單,跟單員天天往工廠中的房間跑,挨個打電話問,但成品資訊還是無法做到及時傳遞到發貨環節,時不時就有成品堆積在生産工廠中的房間裡。

依賴紙質單據與人力跟單的生産流程除了效率低下,對品控也産生了影響。跟單員要等一單完全做完,才能知道産品合格率是多少,産品品質主要依賴每條産線上操作工的自覺性,以及品控經理的巡檢,産品不合格的原因也難以追溯。

“這些年全球經濟已經從增量發展到存量競争了,要完善産品,優化管理和營運,我們希望使用一些工具來幫我們完成”, 孟穎穎告訴記者,數字化管理就是富得利轉型更新的重要方向之一。

探索最實效的數字化方案

像富得利這樣的企業,其實存在着很強的數字化需求,但采購海外的大型系統,對于他們來說成本太高,運維難度也很大,實施效果不好。

富得利早在2017年就開始嘗試數字化轉型。他們選擇通過釘釘,從實作辦公線上開始,逐漸實作業務線上,并以富得利國際貿易事業部為試點,在專注于出口業務的外貿工廠中自建了一套生産制造系統,讓生産、業務資料真正流動起來。

在這個過程中,富得利團隊發現,原有的數字化解決方案已無法解決他們遇到的個性化難題:

木地闆的原材料有特殊性,需要到貨檢驗入庫之後,才知道原材料的品質。而SAP系統的進銷存管理無法解決采購下單和入庫材料不一緻的問題。

彼時,富得利雖已把OA審批流程嵌入到釘釘,但隻是實作了流程審批線上,生産進度資料仍舊以Excel表的形式存在。

富得利國際貿易事業部生産計劃部負責人趙男回憶,發貨資訊、物料資訊都是靠人去填寫,廠長、生産計劃員、倉庫、采供、财務等相關人員都需要線上編輯這張表,不太好溯源不說,訂單資訊更新一旦暫停,所有環節的人都會來詢問一遍情況。“訂單複雜化之後,Excel表就撐不起來了。”

現在,富得利已經找到了更實效的數字化方案。

釘釘應用服務商銳智資訊通過釘釘旗下的低代碼應用開發平台宜搭,僅花了兩周時間,就為富得利的外貿工廠搭起了“易工廠中的房間”,基本囊括了一個制造工廠所需的MES功能。

用宜搭兩周打造的數字工廠,讓訂單周期縮減三分之一

這個更新後的數字工廠在2021年4月投入運作,隻需要一位IT人員進行維護。

如今,富得利整體的業務資料和流程真正“放“在了釘釘上,而數字工廠中的房間可以直接從收貨端進行生産排程,把銷售、采購、生産環節的資料都打通:

銷售不用派專人跟單,訂單下達,生産計劃專員制訂工單計劃,采購就可以馬上進行采購,采購進展、材料入庫情況、生産進度,所有相關方都能看到;

生産主管或者工廠中的房間主任針對每道工序進行派工,工廠中的房間相關人員可以實時報工,下班就知道派工任務的完成情況,日結員工甚至在當天就能知道工資情況(釘釘消息形式推送工資條),提升了積極性;

一旦生産延誤,也能通過資料分析圖表及時改善;

品控方面除了進出廠質檢之外,還有關鍵工序質檢以及巡檢,做到了各個生産環節質檢留痕;

操作工用釘釘掃一下裝置上的二維碼即可報修,同時工廠維修勞工就能通過安燈看闆或者釘釘待辦及時收到報修資訊,及時趕到現場進行維修。支援裝置有計劃地進行維護保養,将裝置對生産進度的影響降到最低……

這些改變令趙男十分感慨:“這是從人管生産,變成數字化系統來管生産。”

用低代碼實作低成本數字化

1位IT人員就能維護起一個制造工廠的MES系統,兩周時間就能實作工廠數字化……富得利真切地體驗到了宜搭開放的低代碼能力讓企業低成本實作數字化更新的好處。

銳智資訊負責人何世偉告訴記者,在為富得利打造“易工廠中的房間”,他們就已經與宜搭提前針對制造企業開發完成了共性需求的解決方案。

2020年底,宜搭助力釘釘服務商,收集使用者的共性需求,完成行業方案的研發和内測,随後在多個城市做規模測試,把客戶的共性需求點快速疊代到方案中,最終呈現在一個個“易工廠中的房間”應用中。

何世偉暢想,通過宜搭的低代碼開發能力,未來“易工廠中的房間”的數字看闆還能顯示裝置故障率、維修成本,對比裝置産能,形成資料分析圖,用資料來為裝置情況做預測。

令人振奮的是,在富得利發生的數字化更新故事,正在當地規模化地展開。2020年,紹興市深入實施數字經濟“一号工程”,完成傳統産業智能化改造247家。

富得利國際貿易事業部總經理車飛告訴記者:“接下來富得利會把ERP系統內建到釘釘上,希望能把上下遊的管理內建起來,比如客戶某個訂單的生産進度和品質報告,是可以和客戶直接打通的,這樣可以讓海外客戶對中國制造有更直覺的了解。”

車飛對數字化未來憧憬十足,他期待未來的數字工廠進一步提升裝置的自動化和智能化,讓流動的資料能形成分析結果,成為一部分生産依據、決策依據,而這一切将通過宜搭這樣的平台,一步一步成為現實。

用宜搭兩周打造的數字工廠,讓訂單周期縮減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