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明星做公益已經是習以為常了,沒有什麼“可圈可點”的了,
每當我們國家出現災難,困難的時候,我們的明星與老百姓都會伸出援助之手,
盡可能地幫助受災群體脫離水火,
像我們熟知的“韓紅”,“古天樂”,陳慧琳等明星,隻要有災害發生,每每都能看到她們的身影。

但今天的主人公确實是一位一直默默做公益,還幫助白血病兒童的大慈善古董收藏家,
“郝金明”一位 我們既陌生有非常熟悉的明星慈善家。
說起“郝金明”可能很少人知道,但是提起“牛爺”在圈内“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1956年出生的郝金明人送外号“老北京”是一位地道地道的北京人,頭上的光環很多,不僅是演員,還是商人,還是多家企業的老闆,是北京政協委員,編劇等等。
郝金明的鋼琴夢
郝金明從小就喜歡拉手風琴,在一次偶然的聚會,郝金明與朋友在一起聊天說,
自己以後想買架鋼琴,當時剛說完,就有一位郝金明的哥們,
站出來擠兌他說,你坐在你家的木床上就咯吱咯吱響了,還買什麼鋼琴啊?
當時引起全場的人哄哄大笑,别人都當個玩笑的事情就過去了,
但是19歲的郝金明内心受到極大的打擊,暗自下定決心以後要買一架鋼琴。
在多年後郝金明終于實作了自己的願望,買了屬于自己的鋼琴,而且還學會了不少曲目,
也是在一次同學的聚會上,郝金明現場彈奏了一曲《我和我的祖國》,當時台下響起雷鳴般的掌聲,當大家都在好奇郝金明什麼時候會彈鋼琴了,
隻見郝金明下台向曾經羞辱他的好哥們走去,緊緊捂住他的雙手,說道,“謝謝你”,
是你教會我彈鋼琴的,“謝謝你”,
郝金明此舉不僅找回了曾經失去的尊嚴,還凸顯了自己的情商。
2郝金明“百善孝為先”
從小就失去父親的郝金明,一直都是在母親的叨念中留存父親的記憶,
家中六兄妹中,郝金明最小,但也是最懂事的一個,
早早成家的郝金明,每逢假日都會攜帶妻兒,提着大包裝滿母親換洗的衣物,
還有各種母親愛吃的水果食品來看望母親。
因為母親半身不遂,久卧病床生活不能自理,郝金明每次都是把房間打掃得幹幹淨淨,
一點味道都沒有,到了傍晚,郝金明一家坐在母親身旁,為母親唱來一首又一首的歌曲,
沒有什麼藥物能比這動聽的歌聲更治愈母親的病痛了,
就這樣,郝金明緊緊地握着母親的雙手,歌聲透過牆壁傳到夜空,空氣中都彌散着滿滿的愛。
3郝金明收養殘障人士當兒子
郝金明母親走後,并沒有忘記母親的教導,“百善孝為先”
在一次公益活動中,郝金明看到了被棄養的殘疾兒童,孤苦可憐,
自小善良的郝金明怎會看着不管,于是當即決定,收養殘疾兒童作為自己的第二個孩子。
而對待殘疾兒子,郝金明對待他像親生骨肉一般,照顧得無微不至,什麼好吃的用的,都先給予殘疾兒子,供他讀書,教他寫字,引導殘疾兒子積極向上,
有一次,郝金明在給殘疾兒子吃蘋果的時候,兒子突然間嘔吐不止,郝金明見狀立馬用手接住了嘔吐物,另一隻手拍了拍兒子的背部,過了一會,兒子慢慢地好了起來,原來是蘋果卡在了嗓子裡,可見郝金明,對待殘疾兒子比親生骨肉都要好。
郝金明保護文物收藏古董,開博物館,做慈善
郝金明早年經商賺了不少錢,但他發現外國人對中國的文物很感興趣,
是以作為老北京的後代,時刻記着老祖宗留下的國寶不能流失海外,
在郝金明的内心萌芽出想要保護文物流失,收藏古董,開辦博物館的想法,
做事雷厲風行的郝金明說幹就幹,每次在出差去國外的時候,就會去參加當地的拍賣會,
多年的摸爬滾打,郝金明練得火眼金睛,在業内有來很大名氣,從收藏文物,到古董鑒定專家,
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經過20多年的日積月累,大大小小的文物收藏了不少,從古玩字畫,玉器珍玩,明清瓷器,郝金明收藏了幾百件藏品。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晌午,郝金明的私人博物館開館啦!------“尚雲軒”
館内不僅收藏了幾百件藏品,各個時期朝代的都有,而且門票隻有20元,
郝金明說,作為老北京人的後代,自己有義務和責任讓更多的人,來了解中國古代的文明曆史,文物古董是古代文明發展的重要曆程見證。
所有門票的收入,也全部捐給中國紅十字會用于白血病兒童的治療。
現如今,郝金明作為老北京人的楷模典範,不僅在保護文物上作出巨大貢獻,
還多年一直堅持推動社會公益事業的積極發展,可以說是德藝雙馨的藝人。
引用此詩 獻給“郝金明”老藝術家
“大海行舟千帆浪”,“平風萬裡寸難行”
“缥缈虛華悲催還”, “路遙知遠立志堅 ”
源自(民工詩人 劉海生)
祝福郝金明老師今後的歲月中生活如一日,健康幸福,快樂伴永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