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四川農信:掀起技術浪潮的變革者和先行軍

在人們心裡,“三農”似乎很少帶有科技感。

但在四川省雅安市解放鄉銀木村,“新科技”、“新金融”與“新農村”,這三個詞語來了一次最幸福的聚首。

在銀木村群衆服務中心的一樓,就有一個鄉村金融綜合服務站,2018年建成後,對全村的鄉村振興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作為四川省的第一批“新農村”的村支書,彭啟華對此最有發言權:“全村老百姓靠茶葉生活。農信在這方面支援很大,我們現在要改良品種再投入,都是到手機上一點,就把那個錢貸過來了。”

四川農信:掀起技術浪潮的變革者和先行軍

2017年以前,銀木村沒有一家農家樂、民宿,甚至連個小賣部都沒有,但是現在已經建成了11家(農家樂),這些都離不開四川農信提供的無抵押貸款。

手機上一點,就把錢貸過來了,而且還是無抵押貸款。

四川農信相信科技的力量,更加注重數字科技的發展。首批國家發改委“數字化轉型夥伴行動”的金融機構代表,四川農信位列其中。

為什麼四川農信能有超過很多全國性股份制銀行、城市商業銀行的實力,入選到國家行動之中呢?

這次2020年雲栖大會上,我們找到了答案。

使命、夢想與數字化轉型

四川農信:掀起技術浪潮的變革者和先行軍

農信(全稱是農村信用社)系統,是新中國成立之後最早的金融服務機構,為農村的發展建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這也是所有農信的使命。四川農信在1951年建立,曆經風雨近70餘年,其營業網點遍布城鄉,業務領域覆寫“三農”、中小微企業和城鄉居民等各個層面,已發展成為四川省的社群性、零售性銀行業金融機構,是名副其實的農村金融主力軍銀行。

但成績屬于過去,在數字化時代的背景下,和所有的中國服務農村金融機構一樣,四川農信也面臨着技術更新的難題,他們需要用新的技術來繼續踐行自己的使命。

為此,四川農信制定了“三大銀行”戰略,即合規銀行、智慧銀行和主力軍銀行。其中,最具創新挑戰的是智慧銀行。

智能貸款就是智慧銀行的一個主要産品。該産品面向農戶等個人客戶和小微企業客戶,四川農信預計,在未來的三年内,智能貸款産品發放金額預計将達到1000億元,客戶數量預計将達到200萬。

事實上,四川農信在實作“三大銀行”戰略願景的過程中,也遇到過困難。傳統核心的架構設計與技術能力,一度成為制約四川農信創新水準與速度的瓶頸。如果不奮起變革,四川農信就失去了在數字時代的生存能力。 

此時,阿裡雲走進了四川農信的視野。

變化、跨越與永不停止的腳步

四川農信:掀起技術浪潮的變革者和先行軍

四川農信與阿裡雲的合作是全面而深入的,從底層IT基礎設施到業務層的智能應用都有涉及。

四川農信積極推進智慧銀行建設,已先後與阿裡雲在雲平台項目、分布式架構轉型等方面開展了相關合作,有力支撐了管道系統智能化更新改造、智能貸款、資料中台等項目推進,加速了智慧銀行建設步伐。

四川農信:掀起技術浪潮的變革者和先行軍

四川農信的智慧網點就是一例。方略(實名)是四川農信雅安農商行的一名普通客戶經理,2008年,即将上大學的她申請了四川農信的助學貸款,順利地實作了大學夢,畢業後她回到了四川農信。

方略介紹道,現在銀行所有的業務基本上都可以通過智能櫃台來完成,一共有8大子產品,涵蓋了41項的功能。如果要辦理一張銀行卡的話,人工櫃台需要15到20分鐘的時間,但是智能櫃台隻需要兩分鐘。

之是以發生這樣的變化,就是在于“蜀信e”的全面更新。界面排除使用者的專業知識、文化背景、年齡階段、使用經驗等多種因素,覆寫使用者範圍更廣泛。使用者操作界面上提供多種操作資訊和标注方式,功能完善且設定簡單,操作按鈕部署适合使用者習慣。

當使用者申請貸款、購買理财産品時,響應回複時間由天變成了小時,甚至達到了秒級。智能貸款這個産品,就是以客戶為中心,打破了地域和時間限制,滿足了客戶随時随地的信貸需求,降低了客戶融資門檻,踐行了普惠金融,推動信貸金融服務向廣度和深度方面不斷延展。

在和阿裡雲合作之後,開放銀行也已經不再是大行的專屬。四川農信的“蜀信e+”API開放平台已經應用于近70個場景,包括第三方電商平台的線上收單支付和授信支付、線下掃碼聚合支付、行業客戶的線上繳費等等,真正把銀行開進了APP裡。

有些變化,使用者可以感覺到的,有些變化,卻在無形中保護着他們的資金安全。比如,容災,特别是金融級的容災。

四川農信每天處理幾千萬筆的交易,以及幾百億的資金流量,“如果停1分鐘,四川農信的資金就會停滞1.7個億,是以它的容災的級别以及管理的要求是最高的。” 夏浩淳,是四川農信資訊科技中心總經理,他對此有清晰的認識。

四川農信:掀起技術浪潮的變革者和先行軍

夏浩淳,四川農信資訊科技中心總經理

在阿裡雲的協助下,四川農信充分利用阿裡雲的運維指揮排程和資料中心容災切換的一些元件,來實作跨站點容災能力。不僅客戶沒有感覺,也沒有增加額外的成本,更不會造成關鍵系統業務中斷。以前容災主備切換準備和操作的過程要數個小時,現在用新的技術底座,排程能力提升明顯,操作變成了點一下後自動化執行,分鐘級完成流量在不同單元不同站點間的調撥。

如今,這個“守夜人”的能力也已經成為一個廣受歡迎的産品,對外的名稱叫做“高可用管理平台”,這是螞蟻TRaaS技術風險防控平台的重要組成部分,提供給金融機構覆寫技術風險事件前、中、後的業務連續性全鍊路管理能力。

四川農信:掀起技術浪潮的變革者和先行軍

分布式架構在達到與集中式架構同樣的系統可用率的同時,擷取相同處理能力和服務的軟硬體采購成本是原來的30%左右,維護成本預計20%左右,達到了降本增效的目的。

IT架構雲化所帶來的彈性、橫向擴充等能力,可以讓四川農信的IT支撐能力以較低的成本,在較短時間内做橫向擴充,開發效率也能得到極大的提升,以更高的效率響應業務量的爆發式增長,避免了後續業務發展受傳統技術架構的制約和掣肘的局面。

除了分布式雲平台,四川農信還比較超前的引入了業務單元化、國産金融級分布式資料庫等業内領先的産品和解決方案,資料中心建成後将具備多地多活,異地容災的能力,為分布式系統的實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這在傳統銀行業内可以說是一項填補空白的創舉。

科技,前進的腳步沒有停止,也不會停止。

2020雲栖大會,重點是“擁抱它、抓住它”

疫情之下,實體經濟更快的進入了數字時代,整個經濟發展迎來了一個新的範式革命。

18世紀末,蒸汽機的發明和使用,引起了第一次科技革命,機器取代了手工;19世紀末,電力的發現和使用引起了第二次科技革命,電燈取代了燃油燈,汽車取代了馬車;近三十年來,先後出現了電腦、新材料、空間、生物等新興技術,引起了第三次科技革命,人類的技術疊代速度越來越快。

2006年,Google首席執行官埃裡克·施密特(Eric Schmidt)在搜尋引擎大會(SESSanJose2006)首次提出“雲計算”(Cloud Computing)的概念。2008年,阿裡巴巴确定“雲計算”和“大資料”戰略,決定自主研發大規模分布式計算作業系統“飛天”。

從集中式走向分布式,這個過程不以任何人、任何一個公司的意志轉移。現在,這種替代已經由邊緣地帶進入到核心系統,采用雲平台架構是一條IT架構轉型必然路徑。

在中國銀行業資訊科技“十三五”規劃的指導意見中,要求銀行積極運用網際網路、大資料等技術創新信貸方式、風險管理手段等,提高信貸審批效率,豐富小微企業及“三農”融資方式與産品種類,降低融資成本。

在另一份重要的檔案《關于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指導意見》中,也進一步明确,積極應用大資料、區塊鍊等新技術,提升涉農信貸風險的識别與處理水準。創新信用評價模式,逐漸提高信用貸款所占的比重。

2020年5月,發改委聯合有關方面啟動“數字化轉型夥伴行動”,就是要解決“不會轉、不能轉、不敢轉”難題,為企業數字化轉型和纾困發展保駕護航。

如果想了解數字化全面轉型的最新科技、最值得借鑒的成功經驗,雲栖大會毫無疑問是最好的選擇。

今年的雲栖大會,有很多看點。具體到金融領域,大家的共識是,銀行将無處不在,雲上金融已成趨勢。比如,金融智能決策引擎首次亮相,就是阿裡雲最炙手可熱的年度釋出之一。

除此之外,螞蟻金融科技再次全新更新。mPaaS推出的視訊雲營業廳方案為金融機構帶來了視訊櫃員、線上理賠、金融直播、智能雙錄等新的業務構想;SOFAStack再次深入金融級PAAS運維領域,雙模支撐金融級高可用解決方案;OceanBase 聚焦客戶需求,将釋出完整的平台能力,混合負載引擎,多種容災方式,以及新加入OB家族的一體機産品。 

特别是疫情之後,數字資訊技術、人工智能與金融業深度融合正在為金融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創新活力。金融數字化基礎設施,為金融機構進行分布式轉型和數字化轉型已經按下“加速按鈕”。

新技術取代老技術,這是曆史的必然。我們所要的做的就是擁抱它、抓住它。

四川農信:掀起技術浪潮的變革者和先行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