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介紹
學校背景:貴州理工學院(Gui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學校建立于2013年,是經教育部準許設立的一所省屬大學理工院校。學校擁有土地面積866.7畝,校舍面積27.4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裝置價值總值9933.06萬元,圖書688824冊,資料文獻資源15個,校内外實習、實訓基地47個,室内體育場館2個。有教職工749人,在校全日制大學學生11505人。設有16個學院和3個基礎教學部門,開設24個大學專業。學校秉承“知行至善、厚積薄發”的校訓和“夯實基礎、提升能力、保障品質、培育特色”的辦學思路,堅持“人才培養是根本、學科建設是龍頭、隊伍建設是關鍵、體制機制改革是動力”,為社會培養“強責任、精技術、善管理、重實踐、求創新”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政策背景: 貴州省從2014年發展大資料産業,對于高端人才特别是資訊相關領域人才需求持續增加。貴州理工學院作為貴州省内著名的理工類院校,有責任為大資料産業發展培養複合型人才。

客戶挑戰
業務背景及客戶挑戰:學校本着“高起點、開放式”的辦學理念和“立足貴州、輻射全國”的服務面向定位,主動适應國家及社會發展對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的要求,走“特色創校、品質立校、人才興校、科技強校”的内涵式發展道路,但由于學校創立時間較短,對于培養新型科技人才面臨如下挑戰:
(1)貴州理工學院作為省内的理工類院校,需要為大資料産業發展培養人才。
(2)學校原軟體工程專業相對比較傳統,有和新型網際網路技術(大資料、雲計算等)結合的想法但找不到完美的契合點;
(3)建設新型專業在教學資源方面、實驗室資源比較欠缺。
(4)企業實訓項目引入不足;
解決方案分析
慧科自身的優勢結合學校面臨的問題,制定了從産業學院品牌合作、大資料相關專業共建、實驗室建設、企業方案引入、訓練營全方位打造符合貴州大資料發展的實用複合型人才。
慧科集團長期緻力于高等教育領域的教育模式創新與産教深度融合,擁有豐富的經驗,,目前已與貴州省内院校聯合培養了上千名大學層次人才,形成貴州省新興産業方向專業人才的規模效應。結合貴州理工學院面臨的問題,慧科項目團隊和學院上司經過多輪研讨,達成如下共識:
(1) 聯合阿裡雲打造阿裡巴巴大資料學院、校企實驗室,建設雲計算、大資料等前沿專業方向;
(2) 基于典型工作任務及能力要求,融合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标準,打造産業前沿課程體系;
(3) 共建智慧教學資訊化雲平台,為學生提供優質線上課程資源、教學直播平台、線上MOOC教學系統、線上雲計算/大資料實訓平台等智慧學習生态設施與資源,進一步輻射全校甚至全省相關專業師生的學習與實踐
(4) 開展項目式教學,引入阿裡企業項目;通過“三實“教學模式:執行個體分析、實境訓練、 實戰檢驗的模式訓練學生的能力。
(5) 慧科及阿裡提供擁有多年一線工作經驗師資、企業班主任以及專業的營運人員入駐學校,和學校現有資源形成互補,助力貴州省大資料産業發展所需的核心人才隊伍的建設。
學校收益(案例成果)
貴州理工學院阿裡巴巴大資料學院自成立以來受到各界高度關注并取得一系列成績。
(1)2017年5月 貴州理工學院在2017中國國際大資料産業博覽會上揭牌;
(2)2017年9月15日,貴州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秦如培,貴州省政府副秘書長、省大資料局局長馬甯宇,貴州省教育廳巡視員代其平等上司出席了首屆新生295人典禮。
(3)2018年8月12日,貴州省教育廳資訊中心主任陳其松,教育廳高教處副處長王曉紅,阿裡雲大學總經理王曉斐等上司出席了阿裡巴巴大資料學院“資料科學訓練營”結題答辯
(4)組織學生參加賽事70餘項,獲獎人數達552人次,其中國家級賽事獲獎51人次,省級獲獎52人次,校級獲獎401人次,院級獲獎48人次。
(5)2017級295名學生,目前為止網絡工程專業學生考取ACA考證通過率為100%,資料科學與大資料技術ACA考證通過率為96%。
客戶證言:
貴州理工學院黨委書記曾羽表示
(1) 大資料作為貴州省彎道取直、後發趕超的戰略引擎,其相關專業高品質人才的培養是成功實施省大資料戰略行動的重要因素。
(2) 大資料學院将以創新思想、服務社會的理念,圍繞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和産業共性技術, 堅持産、學、研、創的校企合作辦學思路,不斷促進校企優質教育科技資源的集聚和開放共享。
(3) 此次與阿裡雲、慧科集團共建的大資料學院的落地,開啟學生全方位培養的新模式,使其成為大資料領域進階工程技術核心人才,使貴理工阿裡巴巴大資料學院為貴州省校企合作協同育人起到标杆示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