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IoT物聯網裝置端硬體上雲技術方案詳解

随着傳感器和通信技術的不斷發展,物聯網行業方興未艾,業務鍊路涉及資料采集,通信連接配接,資料存儲,資料可視化,洞察,行動決策。但,在實施過程中,碎片化的裝置端通信連接配接難題往往就阻礙了項目落地程序。

今天,本文總結不同裝置場景的連接配接上雲方案,供大家參考。

資源豐富類裝置
IoT物聯網裝置端硬體上雲技術方案詳解

高性能硬體的發展,很多智能裝置帶有完整的Linux、Android、Arduino等作業系統,在作業系統層面,解決了不同通信子產品的差異,硬體端的應用程式隻需要內建雲平台的IoT SDK,或者內建開源MQTT SDK即可和雲端建立長連接配接通信鍊路。

資源受限類裝置
IoT物聯網裝置端硬體上雲技術方案詳解

物聯網場景中有很大占比裝置是資源受限的,運作ROTS系統,甚至無作業系統,采用MCU+通信模組的方式,實作裝置資料遠端采集。

市面上蜂窩模組(NB-IoT/2G/3G/4G)供應商較多,比如移遠通信、芯訊通、合宙、有方科技、廣和通、日海智能、高新興等,而各家的 AT 指令也各不相同,為裝置端應用程式開發帶來了很大難度。

根據模組內建度不同又細分一下幾種場景方案:

IoT物聯網裝置端硬體上雲技術方案詳解
本地通信類裝置
IoT物聯網裝置端硬體上雲技術方案詳解

物聯網場景中還有大量裝置僅具有本地局域通信能力,比如藍牙裝置,ZigBee裝置,LoRa裝置,Modbus裝置,而不具有網際網路接入協定棧支援,此時需要借助DTU/網關裝置,代理子裝置把本地協定轉換成MQTT協定,進而實作資料采集上雲。

本地系統整體上雲
IoT物聯網裝置端硬體上雲技術方案詳解

在工業,商業綜合體等場景中,本地往往有一套成熟的系統,實作了裝置資料的集中采集,由于集團業務統一管理的訴求,需要把各地資料采集上雲。

面對這種場景,可以通過自有系統內建泛化SDK通過HTTP/2協定,在不改造裝置前提下,高效的實作海量資料快速上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