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裝docker ce
ce為社群版
1.安裝yum工具及配置yum源
安裝docker依賴庫
使用yum-config-manager配置docker ce軟體源
将軟體包資訊提前在本地緩存一份,用來提高搜尋安裝軟體的速度
2.安裝docker ce
此過程較長,等待complete即可
3.啟動docker ce
無報錯啟動成功
配置阿裡雲鏡像加速
一鍵複制登入url

輸入名稱、密碼登入成功後進入控制台,搜尋容器鏡像服務
将加速器位址複制下來備用
進入終端輸入指令
{
"registry-mirrors":["加速器位址"]
}
重新加載服務配置檔案
重新啟動服務
使用docker安裝nginx服務
1.使用docker search查找可用的nginx鏡像
2.拉取最新鏡像
3.檢視鏡像
4.運作鏡像
參數說明:
- --name 指定容器名稱
-
-p 指定端口映射,8080:80 8080為外部伺服器的端口,80為容器的端口,當通路主機8080端口的時候即通路容器的80端口
3.-d 背景運作
5.測試nginx
docker基礎知識
産生背景
開發和運維之間因為環境不同而導緻的沖突(不同的作業系統、軟體環境、應用配置等) DevOps 叢集環境下每台伺服器都配置相同的環境,太麻煩 解決“在我的機器上可以正常工作”的問題
作用
将軟體環境安裝并配置好,打包成一個鏡像Image,然後将該鏡像釋出出去(Docker倉庫) 其他使用者可以在倉庫中下載下傳擷取這個鏡像 通過Docker運作這個鏡像,就可以擷取同樣的環境(容器)
與傳統虛拟機的差別
傳統虛拟機技術:模拟一個完整的作業系統,先虛拟出一套硬體,然後在其上安裝作業系統,最後在系 統上再運作應用程式 缺點:資源占用多,啟動慢
Docker容器技術:不是模拟一個完整的作業系統,沒有進行硬體虛拟,而是對程序進行隔離,封裝成容 器,容器内的應用程式是直接使用主控端的核心,且容器之間是互相隔離的,互不影響 優點:更輕便、效率高、啟動快、秒級
基本術語
Docker主機(Host) 安裝了Docker程式的主機,運作Docker守護程序
Docker鏡像(Image) 将軟體環境打包好的模闆,用來建立容器的,一個鏡像可以建立多個容器
Docker容器(Container) 運作鏡像後生成的執行個體稱為容器,每運作一次鏡像就會産生一個容器,容器可以啟動、停止或删除 容器使用是沙箱機制,互相隔離,是獨立是安全的 可以把容器看作是一個簡易版的Linux環境,包括使用者權限、檔案系統和運作的應用等
Docker倉庫(Repository) 用來儲存鏡像的,倉庫中包含許多鏡像,每個鏡像都有不同的标簽Tag 官方倉庫:
https://hub.docker.com/鏡像操作
操作 | 指令 | 說明 |
---|---|---|
查找 | docker search 名稱(關鍵字) | 從docker hub中查找鏡像 |
抽取 | docker pull 鏡像名:tag | tag表示鏡像版本 |
删除 | docker rmi -f 鏡像名:tag或鏡像id | -f表示強力删除,包括正在使用,删除鏡像 |
容器操作
運作 | docker run name 容器名 i t p 主機端口:容器端口 d v 主機目錄:容器目錄:ro 鏡 像id或鏡像名稱:tag | name 指定容器名,名稱自定義,如果不指定會自動命名; i 以互動模式運 行,即以互動模式運作容器;t 配置設定一個僞終端,即指令行,通常組合使用it ;p 指定端口映射,将主機端口映射到容器内的端口;d 表示背景運作,即守 護式運作容器;v 指定挂載主機目錄到容器目錄,預設為rw讀寫模式,ro表示 隻讀 |
啟動 | docker start 容器id或容器名稱 | 啟動容器 |
停止 | docker stop 容器id或容器名稱 | 停止容器 |
docker rm f 容器id或容器名稱 | 删除容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