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湖畔大學迎來五周年校慶。
湖畔大學的念頭,源于2009年一架飛往不丹的航班。馬雲與馮侖等企業家朋友讨論,決定辦一所民營企業家大學。懷胎六年呱呱墜地,又蹒跚前行五年,這才有了湖畔大學現在的模樣。
5歲的湖畔大學喬遷新址,新校園占地375畝,毗鄰杭州夢想小鎮。與此同時,湖畔大學雲南分校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設中。
湖畔大學的前五屆學員,都可說是被當做試驗的“小白鼠”,學員與校董、老師一起共建。“過去5年探索、嘗試,湖畔大學形成了獨一無二的文化,世界上再也找不到一個這樣的學校。”湖畔大學校長馬雲對台下的學員說,“我為你們感到驕傲。”
在中國的商學院裡,湖畔大學是一個獨一無二的存在。
它是最難進的商學院。五年來,11788人報名,隻招收254名學生,錄取率僅為2.15%,比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還低。湖畔學員是經過千挑萬選的“潛力股”——學員入學時的平均年齡隻有38歲,但平均創業年限超過11年。
它是企業家辦學,過去五年,湖畔大學共開設271堂課,其中企業家課程占到近50%。柳傳志、馮侖、張勇、衛哲等企業家傾囊相授。馬雲至今還保持着一項紀錄:湖畔大學授課最多的老師之一。

湖畔大學校長馬雲向學員揮手
湖畔大學今天還首次披露其學校基金會募資及運作情況。截至目前,共有44位個人、3個學員班級集體,為湖畔大學捐贈11.6億。此外,湖畔大學籌款委員會主席虞鋒現場宣布,代表雲鋒基金為湖畔大學捐贈10億元。
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說:企業家精神既非科學又非藝術,而是一種實踐。
馬雲說,希望湖畔大學成為第一無二的傳承企業家精神的學校。“我們今天的時代,比任何時候都需要企業家精神。”
學員企業平均營收36.8億
10月20日也是湖畔大學三期學員的“立杏日”。
在湖畔大學,學員學滿三年後,結束學業舉行“立杏禮”,意為“三年立杏、百年守約”。
湖畔學員
正如同創業隻有起點沒有終點,湖畔大學隻有開學沒有畢業。
湖畔大學三期學員2017年入學,共44名企業家,隻有一小部分為網際網路公司,更多來自實體經濟,如“生菜大王”馬鐵民、賣雞煉銅的“新鳳祥”掌門人劉志廣等。并且還有不少“企二代”,如老闆電器任富佳、正大制藥謝其潤、立白集團陳丹霞等。
在湖畔三年,學員手中的企業,已有一番新氣象。
2017年入學時,湖畔三期學員唐彬森還是一家遊戲公司的CEO。三年間,他從自己一手創辦的公司離職,一頭紮進飲料界,打造出了“元氣森林”這一現象級新消費産品,最新投後估值已達140億元人民币。
居然之家創始人、董事長汪林朋,是湖畔學員裡極少數的“60後”。他在湖畔學習的三年裡,居然之家獲得阿裡巴巴投資,在數字化的路上一路狂奔,借殼武漢中商,圓了A股上市夢。
汪林朋今年52歲,已經過了知天命的年紀,他說:“在湖畔的學習,讓我對未來商業的洞察更清晰,也幫我重新燃起創業的雄心與激情。”
湖畔三期44個學員,有19家上市企業,4家已遞交招股說明書。
80後企業家陽萌的安克創新已在創業闆挂牌,是跨境電商中的佼佼者。
羅振宇帶領的羅輯思維站到了IPO的門口,有望成為“知識付費第一股”。
湖畔大學第三屆班長、“企二代”陳丹霞的朝雲集團也已向港交所遞交招股說明書,在父輩打下的江山上,建起自己的事業堡壘。
馬雲曾說,學員創造的就業、稅收,就是湖畔大學的成績單、畢業證。
湖畔五年,共計招募254位學員,員工總數超過100萬,間接帶動就業超過千萬人;2019年,湖畔大學學員企業平均營收36.8億元;上市的學員企業達到63家,其中21家是在入學後上市;同時,有66家學員企業成立了公益基金會。
最不裝的商學院
聯想創始人柳傳志是湖畔大學校董之一,他坦言,2012年被馬雲找來做湖畔大學時,多少有點是為面子而來,但眼見得讨論的事一件件落實甚至超出預期,“不由得我不端正态度、打起12分的精神參會和授課。”
聯想創始人柳傳志
湖畔大學的“湖畔”,取自阿裡巴巴的“創業聖地”杭州湖畔花園,阿裡巴巴、淘寶、釘釘都從這裡起步。湖畔,不搞虛的。
湖畔三期學員、莉莉絲創始人王信文說,在湖畔,企業家老師們傳授的不是二手的理論和案例,而是一手的實戰經驗,這是湖畔非常獨一無二的地方
在湖畔大學授課的老師也常常大呼“過瘾”。
柳傳志給湖畔學員的講課稿往往要來回改好幾次。2017年,給湖畔大學二屆學員授課時,有學員提了一個問題,恰是柳傳志引而不發的,聽到問題,他忍不住脫口叫了一聲:“知音啊!”結果,這堂關于聯想“勝負手”的課,整整講了一天半。
柳傳志後來回憶,這堂課已無教與學,實際是互相交流。誰也不端着,誰也不裝。“都是打過仗的人,我一講他們就明白,他們一問,就直指要害,不由你不大呼過瘾。”
在湖畔大學,學員被“逼”着直視、解剖自己面臨真實的商業問題。
學員在完成三年的學習後,還要進行一次答辯,要求結合自己最痛的現實商業問題展開分析。論文開題前,湖畔大學執行教育長陳龍會與學員進行一對一、面對面的對焦輔導,每次交流都持續五六個小時。
陳龍在加拿大任教多年,回國後曾擔任長江商學院副院長,他說,湖畔大學是少有的“如實務虛”,從切身的商業實踐中尋找規律。
喜馬拉雅FM聯合創始人、聯席CEO餘建軍,在湖畔的三年間,公司從200人擴張至2000人,是以,他研究的問題落在網際網路平台企業的變革上,論文寫到3萬字,把其中的問題梳理出來,形成了一個長期改進與完善的計劃。
元氣森林創始人唐彬森在湖畔大學答辯會上
元氣森林創始人唐彬森,從遊戲跨界到消費品,他的畢業論文是“消費品公司的科技化生存”,探讨如何用大資料等技術,來化解壓在消費品頭上的營銷成本、銷售成本、管理成本三座大山。正是這些思考與實踐,讓他敢于放言:“元氣森林的内含物成本占比兩倍、三倍于競争對手。”
發現未來企業家
湖畔大學的使命是:“發現并訓練具有企業家精神的創業者”。
相比于訓練,發現是第一步。
湖畔大學CEO班的254位學員中,女性學員47位,占比19%;學員中年齡最長的于1964年出生,最小的于1995年出生;約50%的人來自傳統行業。招生對象不限男女、不限年齡、不限行業。
湖畔大學學員
辦學五年間,報名參加湖畔大學的創業者超過1萬人,如何才能發掘出有企業家潛質的創業者?
湖畔大學唯一的硬性門檻是5個“3”——創業3年以上,年度營收超過3000萬,企業納稅3年以上,公司規模超過30人,3位推薦人。
候選者報名後由黑衣人面訪,經“學長面試官”把關,最終進入面試環節。最終由校董、保薦人和學員代表組成的面試團,共同商議并确定錄取名單。
湖畔大學面試題(部分)
前端的面訪,可能更多涉及商業模式、組織建設、戰略戰術等,而在後面的面試中,則一步步逼近價值觀、自我驅動力的“靈魂拷問”,考察的是“企業家精神”。進入終面的候選人,都要回答一個終極問題:“世界因我有何不同”。
湖畔大學的招生并不墨守成規,而是在探索與時代需求的結合。
從今年的招生情況來看,學員地域、身份更加多元,比如湖畔六屆學員中,就有來自湖南長沙的興盛優選嶽立華、文和友文賓這樣的中西部企業家,還有來自清華大學、浙江大學的三位學者。而今年,湖畔大學還面向硬科技定向招生。
湖畔五年、兩代企業家
魚躍醫療董事長吳光明是湖畔大學第一屆學員,他的兒子吳群出生于1988年,是湖畔第五屆學員,2019年入學。
吳光明不無自豪地說,兒子成為湖畔大學學生的這幾年,家國情懷、格局都在提升。
魚躍醫療CEO吳群
今年初疫情期間,吳群擔任魚躍醫療疫情防控物資保障總指揮,用最短時間完成呼吸機等核心防疫物資生産線擴産任務,使産能提高8倍,産品行銷全球,獲得了江蘇省“五一勞動獎章”。
現在,吳光明已經把CEO的位置交給兒子,自己準備安心“退休”。
新冠疫情期間,湖畔學員中,有疫情期間逆行開店的武漢創業者、Today便利店創始人宋迎春,有全球采購醫療物資,靠刷臉在機場求人幫運輸的龐東升、胡海泉等。
馬雲表示,這次新冠疫情,是全球企業界的統考,湖畔學員的行動讓人看到了湖畔企業家與别人不一樣的地方。“今天的時代,今天的中國經濟,比任何時候都更需要企業家精神,也隻有真正具備企業家精神的企業家,才能在這個時候站起來擔當。”
馬雲說,企業家是英雄主義,是浪漫主義,是理想主義和現實主義的結合。他現場引用了一句詩詞“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裡”送給湖畔大學的學員。這句豪情萬丈的詩詞,在過去的20年間,曾多次給他力量。
馬雲說,湖畔大學要辦300年。5年,隻是一個開始。
編輯 徐藝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