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是什麼:是過去傳到将來的回聲,是将來對過去的反映。——雨果
明熹宗朱由校(1605—1627),明朝第15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長子,生母選侍王氏,明思宗朱由檢異母兄,年号天啟,也稱“天啟皇帝”。16歲即位,在位7年。

天啟皇帝在木匠行業裡有着無與倫比的工藝水準。
同時期太監劉若愚《酌中志》記載:
先帝……又極好作水戲,用大木桶、大銅缸之類,鑿孔削機啟閉灌輸,或湧瀉如噴珠,或澌流如瀑布,或使伏機于下,借水力沖擁圓木球,如核桃大者,于水湧之大小般旋宛轉,随高随下,久而不墜,視為戲笑,皆出人意表。……天縱聰明非人力也。
也就是說他曾經開動腦筋,把大木桶、大銅缸之類經過改造改裝制成人工噴泉,場面非常華麗壯觀。
清人趙吉士的筆記作品《寄園寄所寄》記載:
明熹宗天性極巧,癖愛木工,手操斧斫,營建棟宇,即大匠不能及。
朱由校還曾經親自設計出一種全自動折疊床,不但重量極輕,擡舉輕便,而且裡面用機關,可以用機關操縱随意折疊,堪稱17世紀的樂高玩具變形金剛。
朱由校的作品常施以五彩,精緻而妙麗,在雕刻上尤其見工夫,獨具匠心,出人意表。
朱由校的作品包括各色各樣的船模型、家具、漆器、硯床、梳匣等精巧木器,都很有藝術價值。據說他曾造過一座微縮小宮殿,四尺來高,玲珑巧妙,鬼斧神工。
對于他的工藝水準,吃瓜群衆也特别買賬:他曾命太監徐元文把他的木工産品拿到京城工藝品市場匿名(注意是匿名)出售,一下子引起轟動,每件産品都能賣出高價。
古代所謂木匠,其涉及領域其實和現代所謂木工不完全一緻,某種意義上涵蓋了建築設計、結構工程等諸多範疇。
證諸于朱由校,也正是這樣,皇宮裡諸如油漆打造更各類活計,天啟皇帝是親自上陣,全程營造,皇極等三殿皆落成于天啟之年,他更是親自監工,處處關心,完全是現代監理工程師的範兒。
《酌中志》中對此有明确記載:
聖性又好蓋房,凡自操斧鋸鑿削,即巧工不能及也。又好油漆匠,凡手使器具皆禦用監、内官監辦用。
正如張鳴教授在《曆史的壞脾氣 有為政府的代價》中指出的那樣:
成天和嫔妃玩做買賣遊戲的南朝東昏侯、整日隻知道做木匠活的明熹宗,其實也就是心思沒放到大事上去而已,要論智商,恐怕也未必很差。
史書記載他不識字,是個白癡皇帝,隻怕有很大的因素出于士大夫的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