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評論丨虎年生肖郵票被槽“不威風”,何妨給藝術表達多點空間

藝術最重要的是表達,而不是客觀存在的簡單重制。我們見過那麼多普通的、常見的、“像老虎”的老虎,有這麼幾隻憂郁的、拟人的、情感細膩的老虎,不也很好嗎?

近日,中國郵政虎年生肖郵票開始對外發行,但有不少網友吐槽稱郵票上的老虎“略顯憂愁”,眉頭緊鎖,看起來病恹恹的,一點兒也沒有上山虎的威武。“第一張圖的老虎看起來有些憂傷,滿臉愁容;第二張圖,老虎媽媽帶着兩隻仔仔,也不開心。大虎沒有虎威,小虎也不靈動。”有網友甚至懷疑畫家的水準。

評論丨虎年生肖郵票被槽“不威風”,何妨給藝術表達多點空間

中國郵政發行的虎年生肖郵票

說實話,這兩張郵票上的老虎,看起來确實不是那麼生猛。“滿臉愁容”的老虎,不僅表情有些糾結,四肢也有些短,反倒有些憨态與可愛;第二張的老虎一家,毛發細節比較明顯,反倒有些邋遢滄桑感,看着也少了那麼點“精神”。

但如果據此質疑畫家的水準,則是沒有什麼道理的。作者馮大中在業界相當有名,為國家一級畫家。上網一搜,能找到很多他畫的“主流”老虎——虎視眈眈、虎頭虎腦、虎踞龍盤的那種。

馮大中自己也回應稱:“動物也有喜怒哀樂,是以畫虎要破解這個密碼,突破它的動物屬性去畫,把它做拟人化處理,力求傳達出一種精神情感。”這個解釋應該是站得住的。畫畫不同于照相,哪怕是畫動物,其實也是人的情感投射。從内在神韻着手,去突破傳統的表現架構,是藝術上很常見的創新手法。

可愛、可憐、可笑的老虎,其實在古畫中也很常見。清代揚州八怪之一的華喦,就畫過一幅《虎峰圖》。畫裡的老虎就像一隻病貓,消瘦甚至有些猥瑣,對畫面裡的一隻馬蜂都無可奈何。清代指畫(用手指作畫)的開創者高其佩,還畫過一幅《胖虎圖》。畫面裡的老虎沒有露臉,隻露出敦實的身軀和渾圓的屁股,很像今天動物園裡養尊處優的老虎,也很有意趣。

這些創新都是成功的,在藝術領域也沒人大驚小怪。藝術本來就是容納多元表達的,畢竟既有猛虎出山,也有虎落平陽,藝術創作不管從哪個角度切入都是正常的。

不過,馮大中的老虎之是以引發了諸多讨論,也要考慮載體的特殊。不威風的老虎不是出現在專業的畫展上,而是面向大衆的郵票。大衆出于對老虎傳統、主流的審美範式,對這樣的老虎不完全認同,也就不足為奇了。

此次由老虎引發的讨論,也不妨将之視為一堂面向公衆的藝術鑒賞課。蘇轼有句名言:“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賦詩必此詩,定知非詩人。”藝術最重要的是表達,而不是客觀存在的簡單重制。我們見過那麼多普通的、常見的、“像老虎”的老虎,有這麼幾隻憂郁的、拟人的、情感細膩的老虎,不也很好嗎?

而且,現代社會裡的老虎意象本來就是很多元的,比如卡通片裡,各種可愛、調皮、搞怪、無厘頭的老虎不知道有多少。對于郵票上的畫,當然也可以與衆不同。大衆該如何看待藝術,其實也是“憂愁老虎”給我們留下的課題。

藝術一定會遭遇大衆喜歡或不喜歡這種直覺化的判斷,也一定會有人不喜歡這樣的老虎。即便如此,也不妨給藝術創作留下更大的空間,畢竟隻有創作的樣态越豐富、越多樣,每個人才越有可能遇到自己的心動之物。

紅星新聞特約評論員 易之

編輯 汪垠濤

紅星評論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下載下傳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