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阿裡巴巴雲原生,在許諾雲計算一個什麼樣的未來?雲原生:阿裡巴巴新技術戰略什麼是雲原生?為什麼需要雲原生?雲原生将如何改變雲?早期發展階段,雲原生如何作為?

作者 | 本來科技趙廣立

2020 雲栖大會首次以線上+線下的形式,落下了帷幕。回想起這緊湊豐富的兩天,最出圈、最讓人印象深刻的莫過于『聽說老馬家生了頭驢』。

阿裡巴巴雲原生,在許諾雲計算一個什麼樣的未來?雲原生:阿裡巴巴新技術戰略什麼是雲原生?為什麼需要雲原生?雲原生将如何改變雲?早期發展階段,雲原生如何作為?

阿裡巴巴『小蠻驢』的亮相讓人印象深刻

『小蠻驢』是阿裡達摩院出手的物流機器人,先不說阿裡這款物流機器人未來表現如何,就這次傳播而言,絕對是『達摩院』級别的。

那說到這次雲栖大會最『不出圈』——也就是『最行業』『最專注雲計算』的話題,在這次令人眼花缭亂的技術峰會上,我願 pick『雲原生』。

雲原生:阿裡巴巴新技術戰略

阿裡巴巴雲原生的重磅釋出是在雲栖大會的第二天,阿裡巴巴宣布成立雲原生技術委員會。

但其實,在雲栖大會首日,阿裡雲智能總裁張建鋒就已經重磅預告了。

9 月 17 日,在 2020 雲栖大會上,張建鋒宣布阿裡雲進入 2.0 時代:飛天雲這個『超級計算機』,将裝上一個「數字原生作業系統』。

阿裡巴巴雲原生,在許諾雲計算一個什麼樣的未來?雲原生:阿裡巴巴新技術戰略什麼是雲原生?為什麼需要雲原生?雲原生将如何改變雲?早期發展階段,雲原生如何作為?

阿裡雲 2.0:『飛天雲』+『數字原生作業系統』

『就像Windows讓電腦走進千家萬戶一樣,更新後的雲将讓人類和雲計算的互動更加容易,讓雲能夠普及到更多企業、更多人。』張建鋒表示。

大家看,『飛天雲』+『數字原生作業系統』組合起來,可不就是『雲原生』嗎?

次日,阿裡巴巴宣布成立雲原生技術委員會,委員會将『大力推動阿裡經濟體全面雲原生化』、『對外賦能數百萬家企業進行雲原生改造』、『幫助客戶邁入數字原生時代』,跟張建鋒提出『阿裡雲 2.0 時代』形成呼應。

阿裡巴巴雲原生技術委員會由進階研究員蔣江偉擔任委員會擔任負責人,達摩院資料庫首席科學家李飛飛、阿裡雲計算平台進階研究員賈揚清、阿裡雲原生應用平台研究員丁宇等多位『掃地僧』級的技術大牛、同時也是各事業部的負責人參與其中。

阿裡巴巴雲原生,在許諾雲計算一個什麼樣的未來?雲原生:阿裡巴巴新技術戰略什麼是雲原生?為什麼需要雲原生?雲原生将如何改變雲?早期發展階段,雲原生如何作為?

阿裡巴巴雲原生技術委員會陣容強大

這個陣容等于是宣告,阿裡巴巴已經把雲原生當成阿裡雲開啟下一個十年的重要技術戰略了。

這就有點讓人『不明覺厲』了——雲原生到底何方神聖?它有什麼魔力?

什麼是雲原生?

到底什麼是雲原生?筆者此前為了弄清楚這個網際網路『新秀』的概念,專門查閱了一些資料。但學習了半天,發現還是有些雲裡霧裡。本着對讀者負責的态度,現在我單方面宣布,雲原生更像是一種思想或方法論的總結,而不是一個有确切解釋的技術名詞(就算是有,也是動态變化的)。

開句玩笑。要了解雲原生,我們不妨試着從它要表達的意義去解構它。

從字面來看,雲原生(CloudNative)是一個組合詞,即Cloud+Native。

  • Cloud 當然是指業務應用放在雲上,而非本地化的資料中心;
  • Native 強調的是應用在開發設計時要『為雲而生』、『生而為雲』,考慮雲計算的環境、考慮如何充分利用雲上的資源彈性及服務的便捷性等優勢,以便應用程式能夠以最佳狀态在雲上運作。

對于雲原生的思想,雲原生計算基金會(CNCF,成立于 2015 年)技術監督委員會成員、阿裡雲資深技術專家李響跟筆者分享了他的了解。

『雲原生希望通過平台化的理念,去解耦研發中的特性和通用需求,逐漸把通用需求轉移到基礎設施環境中。這樣才能逐漸解放研發人員,提高企業 IT 整體的研發和運維效率。』李響說。

為了友善了解,他提供了兩個視角:

  • 從能力下沉的角度來看,未來的研發注定會越來越『簡單』,研發中一些原本需要關注的業務外的事情,會因雲原生而變得簡單或者理所應當;
『比如,沒人會關心如何和一個具體的硬體打交道,因為作業系統把這部分能力下沉了;再如,資料管理也變得更簡單了,沒人再去關心資料在檔案系統上是怎麼存儲的,要查詢,隻需要寫一個 SQL 語句就搞定了。』
  • 雲原生也希望把一些通用的能力逐漸平台化或逐漸淡化,讓它們變成研發的一個環境,而非研發的一個流程。
『比如通過容器把部署、傳遞環節标準化、自動化,研發就不必關注這個環節了,當原來的一些流程變成一個環境,這會讓你使用起來非常的自然、非常的舒适。這個其實是我們雲原生未來的一個目标。』

用一個不太恰當的類比總結一下:

就像自動化、智能化正在變革制造業一樣,雲計算也正從能力下沉、标準化等角度,變革IT開發;而雲原生的理念,就是『基于雲的多種效率提升創新技術的內建』,在雲計算虛拟化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抽象層次』,進而真正從本質上降低軟體開發和運維成本,實作開發的優化和效率提升。

為什麼需要雲原生?

我們的日常,幾乎已經『生活在雲端』了,特别是在疫情期間,我們大多數人『上班用釘釘,上課雲課堂,出門健康碼,訂菜送到家』,這種神仙般的日子,背後是一系列雲計算、雲原生技術支撐的業務創新。

在數字經濟的席卷下,企業正迎來IT轉型的大潮,這個程序中,人們對智能化、數字化的訴求越來越強烈。對于企業和機構而言,如何快速精準地在海量業務資料中挖掘出新的商業機會和模式創新,是不得不去面對的問題。

雲時代,身處化工産業的『東方希望集團』需要建立一個全集團統一的移動辦公平台;送外賣的『餓了麼』需要基于用餐高峰期時段靈活調動 APP 響應能力;賣衣服的『熱風』需要開發出适應個性化電商風格的掌上界面……

在談論阿裡雲從 1.0 更新為 2.0、給飛天雲平台裝上一個數字原生作業系統時,張建鋒描繪了這樣一幅圖景:

1.0 時期的雲好比是『DOS 系統的計算機』,機構和企業需要掌握一套複雜的代碼、指令、開發技能才能運作;在 2.0 時代,雲就像一個『Windows 系統的計算機』,使用者不需要懂代碼,隻需操作圖形界面就能搭建自己的應用。

『阿裡雲 2.0 将讓不懂代碼的人也能有上雲的能力。』張建鋒說,『為人們和雲計算的互動提供一種全新的模式,讓雲更加易用、讓應用開發更容易。』

在雲栖大會上,阿裡雲進階研究員蔣江偉(小邪)用一個 Demo 示範了雲原生如何幫助企業迅速實作可視化的資源規劃、秒級彈性資源取舍、自動化地實作流控和故障恢複。

阿裡巴巴雲原生,在許諾雲計算一個什麼樣的未來?雲原生:阿裡巴巴新技術戰略什麼是雲原生?為什麼需要雲原生?雲原生将如何改變雲?早期發展階段,雲原生如何作為?

阿裡雲 EDAS3.0 雲原生應用架構 demo 截圖

示範雖然簡潔,但卻形象地诠釋了雲原生能夠幫助企業或機構以更低成本、更短路徑、更快速度獲得雲計算紅利,更好應對多變、不确定的業務挑戰。

雲原生将如何改變雲?

聊到這裡,雲原生幾乎有了大概的『形狀』。綜合雲原生的特性,李響給雲原生發展的趨勢進行了『素描』。

『如果我們把雲原生定義更泛一點,我們希望未來的軟體應用、軟體架構、軟體基礎設施能夠建構在基于雲原生建構的雲上,以充分利用雲的資源和傳遞能力,充分去發揮雲的平台化、規模化優勢。』

李響展望,從雲原生的發展趨勢來看,雲平台将會更易操控、更開放、更安全,并且雲的服務界面将會上浮、邊界将會消失。

易操控的雲——『自動化的前提是标準化,比如通過 Open API 把雲上的能力标準化,雲原生将會讓雲變得易操控。把雲想象成一個作業系統,大家就可以通過自主能力對這些能力進行封裝、二次開發,甚至我們也在探索一些拖拽化、可視化的方式,讓大家更容易地使用雲上的能力。』

更開放的雲——『雲服務的标準化和生态的融合化一定會進一步發生。阿裡雲上也會出現更多第三方的 SaaS 類雲産品,讓它們也能夠融入到阿裡雲的生态體系中,為使用者提供原生的服務支援。這樣一來,雲平台的生态将更加活躍、蓬勃發展。』

更安全的雲——『我們可能會在更上層提供一個面向應用的安全體系,下面的內建和端到端的管理将被雲原生的體系所托管,IT裝置、主控端作業系統等一些細節的安全問題将不必再去關注。就像一座樓,雲原生可以定義其是一個安全體系,使用者不必操心哪層樓安排幾個保安。』

雲的邊界将消失——『混合雲、專有雲、多雲等概念可能會在未來逐漸模糊化,使用者不必再去關心這些割裂的概念,隻需看到一個統一的雲原生平台或操作平面。』

Serverless 化進一步發展——『人們未來很可能都将以 Serverless 的模式來使用雲,雲的服務界面會不斷上浮,來加快大家的研發和運維的效率。使用者不必再去關心雲的底層、資源層面的問題,這些問題會被 Serverless 的模型「抽象」掉,彈性能力、資源管理能力、運維能力都會變成一種自動獲得的能力。』

早期發展階段,雲原生如何作為?

小邪在雲栖大會上闡釋雲原生的未來圖景中,特别安排了由各類企業 CTO 等組成的『雲上觀察團』進行雲端提問的環節。『熱風』的 IT 總監周磊提出了一個企業都非常關心問題。

他問:『對于我們這些大部分并不是專業的IT企業而言,也在用微服務的技術、分布式資料庫技術等(搭建企業 IT 平台),這些技術幫助提升了系統性能、增加了擴充性,但也帶來了技術複雜性和更高的技術門檻。我們更關心如何快速、高效、低成本來建構業務應用,阿裡會針對此做哪些事?』

說白了就是在說:『我不管你原不原生,使用這些新技術是門檻降低了還是提升了?技術變複雜了還是變簡單了?』

小邪當場給出回答:『阿裡雲在 PaaS 層確定開源,與企業線上業務相關的部分保證開源且保持版本更新的時效性;比如 EDAS 等典型産品,阿裡雲在技術上會秉持開源與企業治理相結合的方式。』

對于小邪的回答,周磊表示『大體上滿意』,他提出,希望雲平台會有更多可視化的工具,能幫助企業更低代碼地建構業務應用,『相信會有這麼一天』。

企業提出這樣的問題,恰恰說明了雲原生目前仍處于早期發展階段。這解釋了,為何阿裡巴巴在此時專門成立技術委員會、将阿裡雲的雲原生實踐從幕後推向台前。

憑借阿裡巴巴内部豐富、大規模的使用場景,阿裡雲率先在内部嘗試去使用和打磨雲原生技術——

  • 疫情期間,基于阿裡雲容器解決方案,釘釘 2 小時内擴容 1 萬台雲主機支撐 2 億上班族線上開工;
  • 将核心系統搬到阿裡雲上的申通快遞,進行了應用容器化和微服務改造,在日均處理訂單 3000 萬的情況下,IT 成本降低 50%;
  • 采用了阿裡雲原生 PaaS 平台的中國聯通号卡應用,開卡業務效率提升了 10 倍,需求響應時間縮短了 50%,支撐通路量由 1000 萬上升至 1.1 億……

正是通過這樣的具體實踐,阿裡雲才有底氣在技術成熟以後,将其回饋到社群,幫助雲原生社群提高技術品質和發展水準。

另一方面,為了友善企業和開發者更容易使用雲原生技術和産品,更好地接受雲原生的理念,阿裡雲打造了一整套雲原生産品家族,提供了非常強的 SLA 保障。

『以前一家企業想使用雲原生的技術或産品,需要花費大量的精力研究一些開源項目,自己做運維和管理,還需要考慮內建、穩定性保障等問題,這樣才能建立一個雲原生平台。』

李響說,阿裡雲打造的雲原生産品家族能夠發揮專業性、規模性效應,給使用者提供放心使用雲原生的保障。并且,很多使用者更願意從社群開始開始其雲原生嘗試的第一站,是以阿裡雲也會将自身的雲原生能力和經驗注入到社群。

阿裡巴巴雲原生,在許諾雲計算一個什麼樣的未來?雲原生:阿裡巴巴新技術戰略什麼是雲原生?為什麼需要雲原生?雲原生将如何改變雲?早期發展階段,雲原生如何作為?

阿裡雲原生全景圖

在張建鋒的願景中,雲原生是将人們與雲計算的互動,上升到一種新的模式:雲計算不再高冷,而是越來越親民。

更進一步,張建鋒表示,注入雲原生理念的阿裡雲 2.0,将改變企業組織的形态——雲不單讓企業資訊系統變得更加靈活和智能,更能增強組織間的協作,帶來高效的社會化大協同。

『這是一套新的思路和方法,阿裡雲在過去幾年的努力中已經取得一些進展。這是數字化更新的必由之路。』張建鋒說。

阿裡巴巴雲原生 關注微服務、Serverless、容器、Service Mesh 等技術領域、聚焦雲原生流行技術趨勢、雲原生大規模的落地實踐,做最懂雲原生開發者的公衆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