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5G AI時代 “雲”的未來發展又将如何?

5GAI時代 “雲”的未來發展又将如何?近幾年來,AI、IoT、5G等ICT技術的飛速發展為雲計算市場帶來巨大發展機遇,各大公有雲服務商紛紛推出新産品,拉動公有雲市場規模迅速增長。全球公有雲市場已逐漸形成較為穩定的格局,但增速依然迅猛。

在未來幾年内,随着5G商業化以及智能化産業需求的大規模上漲,預計我國的公有雲市場規模将持續高速增長,中國公有雲市場正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中國資訊通信研究院預測,2019—2024年,我國公有雲市場仍處于快速增長階段,到2024年市場規模将達到2303億元人民币。

BAT占據公有雲市場主導地位

随着公有雲市場的不斷競争與發展,市場格局逐漸向百度、

阿裡

騰訊

(簡稱BAT)聚攏,國内各雲計算公司雲業務營收都出現了大幅度複合增長。英國調研機構Canalys釋出的《2019年第二季度中國公有雲服務市場報告》顯示,今年第二季度,在市場佔有率方面,

阿裡雲

穩坐第一、

騰訊雲

緊追其後、亞馬遜AWS排名第三、百度智能雲以92%的增速跻身前四。

5G AI時代 “雲”的未來發展又将如何?

值得一提的是,公有雲本身就源自網際網路公司,是以BAT這三朵雲在公有雲市場的表現完全可以代表中國公有雲的主要發展方向。Canalys研究分析師Daniel Liu表示:“中國雲計算市場競争正在加劇,提升雲服務收入成為包括阿裡雲、騰訊雲和百度智能雲在内的領先企業的戰略發展重點。”

作為中國唯一一家世界排名前五的頂級雲服務提供商,

不僅勝在市場佔有率,還勝在增速常年保持在比較高的水準上。

一直是中國公有雲市場的領跑者,占國内公有雲市場近43%的份額。

的最大優勢在于先發,阿裡雲這條路也走過了10年,已經建構起超大的規模與技術優勢。鑒于阿裡雲目前仍然保持着行業領先的增速,未來随着5G等技術的深入發展,它的後續潛力仍将十分巨大,再加上阿裡巴巴重金投入達摩院,阿裡雲已經成為國内其他雲服務廠商很難翻越的一座“大山”。

雖然起步較晚,但增速亮眼。此前的财報顯示,騰訊雲雲業務營收在2018年增長超過100%達91億元。目前,騰訊雲為超過一半的遊戲公司提供服務,并正在拓展海外市場,雲計算已成為騰訊快速增長的業務之一。而在國際化方面,騰訊雲在亞太市場增速第一,2018年Q4市場佔有率首次超越Google,位列第四。騰訊雲的優勢在于背靠騰訊,是以在遊戲領域和國際化方面取得了快速的規模化進展。

與此同時,

百度智能雲

近年的增長态勢尤為明顯,從“默默無聞”發展成為國内僅次于4家頭部企業的公有雲服務品牌,其營收同比增速更是以超過300%的增幅笑傲群雄。“雲”對百度而言也越來越重要。2019年9月2日,百度董事長兼CEO李彥宏發出全員内部信宣布進一步更新“雲+AI”戰略,提高百度智能雲的戰略地位,報告顯示百度智能雲Q2增速達92%。

從公有雲細分技術來看,IaaS成為公有雲市場中增速最快的領域,直接面向企業使用者的SaaS依然占據龐大的市場佔有率,PaaS相對薄弱但前景廣闊。目前,全球雲服務市場均處在快速發展的階段,IaaS及SaaS服務作為公有雲服務的主要構成都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就IaaS市場而言,其具備較強的資本壁壘,産業集中效應十分明顯。目前IaaS市場格局已初步形成,呈現幾家巨頭公司壟斷的局面,且行業集中度有進一步增加的趨勢。

基于此,甚至有專家大膽預測,未來國内公有雲服務市場或将迎來BAT一統天下的局面。

公有雲的下半場:被內建

面向未來5G應用場景,公有雲平台成為新的基礎設施,而基礎設施的擴大依賴上層消費場景的擴大。有業内專家指出,未來公有雲服務商的核心價值是産業網際網路中的應用場景。所謂産業網際網路,就是基于科技的力量,進行各種服務的整合,形成推動産業更新的強大力量。

公有雲上半場主要依靠先發優勢和技術投入,目前的中場則是靠銷售和管道的能力,如果說中國公有雲逐漸步入下半場,那麼“被內建”就是未來公有雲市場的主旋律。

尤其是SaaS的內建,需要精确了解客戶和産業的需求。在雲計算進入下半場之後,以阿裡雲、騰訊雲、金山雲為代表的網際網路企業,通過技術積累和對雲計算的較早布局,向行業雲滲透。以華為雲、浪潮雲為代表的IT系雲,通過私有雲的優勢向公有雲進發。

當然,新基礎設施的形成,除了目前的公有雲巨頭之外,還會集合學術界、各行各業以及政府監管機構的力量。

公有雲平台下一步的競争要點是看誰能整合更多的雲服務。據專家分析,內建分為強內建和弱內建,強內建就是收購或者投資,弱內建就是業務合作或者代理。這幾年公有雲行業發生的一些大事,如AWS和VMware的合作、微軟對Github的收購、阿裡對恒生電子的收購以及最近和Salesforce的合作、騰訊對長亮科技和東華軟體的投資等,都是在強化各自的雲內建戰略,連華為這樣此前堅持不碰投資的企業,最近也成立了投資公司。

可以預見,下一階段全球各行各業稀缺價值雲服務,将成為公有雲廠商收購與內建的焦點。但有分析師指出,靠收購內建不是長久之計,雲內建戰略的核心還是依靠共赢的利潤分成機制來形成生态。

“AI+雲”前景廣闊

5G時代,“AI+雲”是未來趨勢,2017年以來,谷歌、亞馬遜、微軟、騰訊、阿裡等公有雲服務商相繼推出人工智能平台。人工智能在公有雲服務應用趨勢增強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由于人工智能需要消耗大量計算、存儲等基礎資源,推動人工智能發展将有利于服務效率的提升;二是雲計算服務商需要通過利用人工智能達到智能化運維、智能化安全防護以及降低成本的目的。

Canalys 此前的一份報告顯示,過去“公有雲的增長”是由所有客戶群和行業對按需計算和存儲等主要雲基礎設施服務的需求驅動的,但公有雲未來的增長将取決于雲服務商提供的AI平台以及基于此開發的應用、流程、服務和使用者體驗。

IDC中國公有雲服務研究經理諸葛蘭也指出,2019年,公有雲服務商先進入者和後發力者将展開激烈交鋒,未來的市場競争将不僅是公有雲服務商之間的競争,而是多個綜合生态體之間的競争。的确,未來公有雲的競争不單純是IaaS的競争,更是涉及技術創新、行業需求積累、企業客戶服務能力、生态鍊布局的全方位競争。

未來,中國雲計算市場也正在加速形成頭部聚集态勢,以

為代表的企業仍将占據絕大部分市場佔有率。可以預見,5G時代,中國公有雲市場的競争仍将十分激烈,而唯有緊抓機遇才能在未來立于不敗之地。

雲伺服器ECS位址:阿裡雲·雲小站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