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業務中台實踐助力企業數字化轉型

衆所周知,阿裡巴巴已經從IT時代進入了DT時代,但這不是一瞬間的事,本質是一個非常漂亮的數字化轉型。我認為轉型成功最關鍵的一個因素是建構了業務中台,涉及很多的新技術、新架構和新方法。

近幾年,我一直專注研究阿裡巴巴業務中台實踐過程中的各種技術、各種炕和各種最佳實踐,總結為業務中台技術解決方案,成功幫助很多外部企業建構了自己的業務中台。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是:阿裡巴巴業務中台實踐助力企業數字化轉型。

實際上,阿裡巴巴業務中台經曆了近20年,幾萬人共同演進而成。它不是實驗室裡想出來的,而是阿裡巴巴業務快速發展逼出來的,在多年雙11超級複雜的而又苛刻的場景中打磨成熟的。阿裡最早從事1688 ToB業務,後來增加ToC業務,再到後來線上線下,國際化,集團業務模式的變化,倒逼技術架構演進,阿裡巴巴IT技術大體上可以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單體結構,但業務量很大時,尤其是ToC的業務,IOE的成本和彈性的挑戰都很大。

第二階段是分布式架構,阿裡巴巴自研了一系列分布式産品,比如:分布式RPC,分布式消息,分布式資料庫服務等,讓阿裡巴巴可以開展雙11高并發業務。

第三階段是技術平台階段,所有的業務服務運作在一個技術平台上,創造了鍊路監控、降級限流等穩定性治理的技術,IT幫助業務7*24線上。

第四階段是業務中台階段,幫助阿裡巴巴全面進入DT時代,IT賦予業務能力智能,幫助業務人員更快速試錯,低成本找到适合自己的新賽道。

現在很多企業的IT處在第一階段(IOE),部分企業在第二階段(分布式),很少企業做到了第三階段(一個技術平台)。

大約在2003年,阿裡巴巴決定把使用者管理子產品從天貓、淘寶和1688中剝離出來,成立新的團隊,獨立開發維護“使用者中心”,同時規定所有的應用都必須調用使用者中心的接口來實作使用者管理。我認為這個小小的變動,改變了阿裡巴巴,尤其是推動了阿裡巴巴IT的變革。

今天我們阿裡巴巴上萬個應用都在調用這個使用者中心的業務能力,如何保證使用者中心足夠穩定、足夠靈活、足夠彈性,這就需要很多技術創新。試想一下,如果使用者中心不可用,全集團的業務都要停下來,那是非常可怕的。這麼多年下來,阿裡巴巴通過強大的技術平台保障了使用者能力7*24線上。

業務中台實踐助力企業數字化轉型

阿裡巴巴IT架構示意圖(業務中台+前端業務)

使用者中心增加了一個刷臉驗證能力,阿裡上萬個應用就都具備這個能力,這是非常美好的。正是因為使用者中心效果很好,我們陸續把商品、訂單、交易等很多業務能力,也剝離出來,并最大限度的共享出去。

業務能力剝離出來,隻是開始,後面需要持續共享和進化。阿裡研發聚劃算應用的時候,發現80%的業務能力,都可以從共享業務能力中心直接調用,自己隻需要研發差異化的20%,是以當時12個人1個半月就上線,而且非常穩定 。同時他又沉澱了幾個新的交易能力,後來被天貓和淘寶複用,幾年下來,交易中心的業務能力就豐富起來。

這麼多年下來,阿裡巴巴的IT架構圖非常清楚,而且嚴格分層。最大的差異有兩點:1)所有阿裡巴巴的業務,運作在一個技術平台上,讓業務之間有很好的互聯互通;2)業務能力共享中心,沉澱了幾乎所有阿裡巴巴可以複用的核心業務能力。這兩層是業務中台的核心層,正因為有這差異化的兩層,讓阿裡巴巴創新變得更簡單、更容易成功。

你想想你們自己企業的IT架構,過多久才能演進到這個狀态,或者有沒有決心朝這個方向演進。

這些年,我專注研究阿裡巴巴業務中台實踐,我發現一個好的業務中台,其業務能力至少要有三個特征。

業務中台實踐助力企業數字化轉型

第一個是共享,業務能力可以最大限度共享出去。要求就是,不管多少人調用你,你得保證足夠穩定,足夠彈性,和足夠的容錯能力。

第二個是靈活。很多人調用你,總是會提出各種不同的需求,你得快速地滿足他。這就要求你的業務服務,要足夠微小,出了問題,有快速定位的能力,甚至自動定位和隔離的能力。

第三個是智能。基于資料的業務智能,要求你不能有資料孤島,還要有行業業務算法。

實際上,要做好共享/靈活/智能 ,必須有驗證過的新技術平台來保證,否則就是一句口号。阿裡巴巴的業務中台技術底座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如果你要建設自己的業務中台,有了阿裡巴巴業務中台的技術底座,還需要業務中台的建構方法,才能建構好自己的業務中台。就像蓋房子一樣,要蓋一個100層的高樓,有了特殊的鋼筋水泥等新材料,還需要新的工程方法。

一個好的業務中台,一定是把很多的項目逐漸融合進來,持續沉澱、優化你的業務能力,而不是建設多個業務中台項目。

我們針對阿裡巴巴幾萬人、十幾年的最佳實踐,梳理沉澱了一套建構業務中台的方法體系,包括你如何建設中台,如何管控中台,和如何進化中台。

我們梳理出來的這套方法體系,在業務中台建設的不同階段的關鍵環節中,提供配套的模版,規範和工具。

大量案例表明,确實明顯縮短了業務中台項目的傳遞周期,提高了傳遞效率。

我們這幾年幫助了100多個企業,采用阿裡巴巴的業務中台實踐,更高效地建構了他們自己的業務中台,助力數字化轉型。

大體上,我們的實踐主要有三大類:

第一類是技術産品。阿裡巴巴業務中台相關的新技術,大部分都已經阿裡雲産品化,部署形态多樣。簡單說,你可以把阿裡巴巴多年沉澱的強大的技術平台,直接搬回家。

第二類是阿裡的商業能力。比如會員,倉儲、配送、支付等業務能力,可以很好地“被內建”到你的業務鍊路中。

第三類是業務中台的方法,屬于阿裡雲咨詢服務型産品。一方面幫助企業用好阿裡巴巴業務中台的産品,另一方面,幫助客戶和ISV提升建設業務中台的效率,少走彎路,培養人才。

掃碼或點選觀看雲栖大會「企業數字化轉型最佳實踐」分論壇,詳細了解業務中台如何助力企業業務增長。
業務中台實踐助力企業數字化轉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