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毫無疑問,物聯網(IoT)為企業帶來了巨大的潛力,從資産跟蹤到合規。
但物聯網技術的企業應用仍在不斷發展,目前還不完全清楚哪些用例和實踐具有經濟和商業意義。普華永道互聯解決方案部門的負責人Rob Mesirow闡述如何使企業物聯網實作盡可能經濟高效。
“物聯網不僅涉及技術(硬體,傳感器,軟體,網絡,通信,雲,分析,API),” Mesirow說,“盡管技術顯然很重要。它還包括確定網絡安全,管理資料治理,提高員工技能并建立易于接受的工作場所文化,建立對IoT的信任,發展互操作性以及建立業務合作夥伴關系和生态系統,這些都是成功實作IoT至關重要的基礎部分。”
這聽起來很複雜,而且還需要大量工作來量化回報。不過,幸運的是,Mesirow提供了一些提示,說明了公司如何使物聯網實施盡可能具有成本效益。
1.不要等待更好的技術
Mesirow建議不要等到部署了5G網絡等新興技術後再實施物聯網項目。這是有道理的,隻要您的實作不需要僅在新技術中可用的功能。
2.從基礎開始,然後根據需要進行擴充
Mesirow說:“公司需要從基礎開始(一次隻建構一個應用程式/任務),而不是在整個企業範圍内的實作和生态系統上大步前進。”
“沒有必要通過處理龐大而昂貴的生态系統來啟動物聯網計劃。相反,從一個可管理的用例開始,然後從那裡開始建構。物聯網可以低成本地自動化許多日常任務,以提高效率、員工生産力和收入。”
摘下唾手可得的果實後,是時候變得更加雄心勃勃了。
Mesirow說:“在建立了一些成功的試點之後,企業可以根據需要在業務流程、人員經驗和技術的基礎上擴大規模。”
3.使愚蠢的事情變得聰明
當然,找出最成熟的低垂果實并不總是那麼容易。
Mesirow說:“公司需要專注于使愚蠢的東西變得智能化,部署不會浪費資金的基礎架構,并為企業客戶提供體驗資料智能可以為他們的業務做些什麼的機會。”“一旦他們這樣做了,事情就會有起色。”
4.利用低成本網絡
Mesirow說:“以低成本建構物聯網的一個關鍵是使用低功率、低成本的網絡(低功率廣域網(LPWAN))來提供物聯網服務,這将大大降低成本。”
他提到普華永道有三個獨立的平台,這些平台上有大約80種産品,他說這些平台的成本“隻是傳統物聯網産品的一小部分,而且内置了安全性和隐私性。”
盡管具有産品優勢,Mesirow還是正确地指出了使用低成本,低功率網絡而不是使用現有的更昂貴的蜂窩網絡所帶來的效率。
5.平衡安全性與成本
Mesirow表示,企業在規劃物聯網時需要考慮成本和安全性。他說:“開源網絡會便宜一些,但可能存在安全問題。”
但任何網絡都可能存在安全問題,而不僅僅是開源解決方案。不過,Mesirow的總體觀點仍然有效:企業需要在物聯網工作中仔細考慮所有需要權衡的因素。
6.考慮物聯網提供的所有價值
最後,Mesirow指出,“大部分的成本效益來自物聯網提供的價值”,重要的是要考慮回報,而不僅僅是投資。
例如,物聯網通過實作對業務營運的遠端監控來提高生産率。它通過在空置空間時自動關閉燈和HVAC來節省能源成本,并且預測性維護警報可減少對機器的維修。地理定位可以引導針對客戶智能手機的個性化營銷,進而增加附近商店的銷量。
原文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