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重慶:釋出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實施方案

  力争到2022年,重慶人工智能技術創新和産業發展進入全國第一方陣。22日,《重慶市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釋出,部署了人工智能技術創新行動等“4+1”重點任務,把人工智能試驗區建設作為大資料智能化發展的重要抓手,加快建設“智造重鎮”“智慧名城”。

人工智能助推“山城”産業轉型更新

  重慶市是科技部準許的第三批全國人工智能試驗區城市之一,在《實施方案》中也展現出了重慶特色,将人工智能融入了産業發展、城市建設、社會生活等各個方面。

  重慶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實施方案》圍繞山城城市特征,強化人工智能核心關鍵技術攻關,打造智能産業品牌,破解體制機制障礙,把人工智能試驗區建設作為大資料智能化發展的重要抓手,打造“智造重鎮”“智慧名城”。具體部署了“4+1”(即:4項行動、1項工程)重點任務,涵蓋了23項具體工作。

  在産業上,突出汽車機車産業轉型更新、電子制造業提振、“芯屏器核網”全産業鍊建構和智慧城市建設等重點需求,發揮人工智能溢出帶動性強的“頭雁”效應,賦能推動産業高品質發展。将豐富發展線上業态線上服務線上管理,推動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的融合發展,在“一區兩群”中建構特色應用場景。

  對此,重慶将實施人工智能技術創新行動,增強核心競争力。超前布局基礎理論、前沿技術、核心關鍵共性技術研究和建設研發創新平台。實施人工智能基礎支撐行動,強化服務保障能力。重點建設網絡基礎設施、超算中心、城市大腦、檢驗檢測公共服務平台。實施人工智能賦能提升行動,提升産業發展能級。重點完善“芯屏器核網”全産業鍊,壯大培育智能網聯汽車、智能裝備、儀器儀表、人工智能軟體等産業。實施人工智能融合應用行動,提升城鄉智能化水準。重點開展智能工廠、智慧醫療、智慧文旅、智慧政務、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農業等示範應用,打造生态城廣陽島、禮嘉智慧公園等人工智能特色應用場景。

  同時,實施人工智能政策優化工程,激發跨越發展動力。重點開展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和長期使用權等政策試驗和建構“智能”和“技能”相結合的人工智能人才體系。

首批啟動73項重大項目建設

  據了解,重慶将力争到2022年,人工智能新型基礎設施保障體系和政策支撐體系基本建成,人工智能應用示範取得顯著成效,人工智能技術創新和産業發展進入全國第一方陣。

  具體成果上,在大資料智能、跨媒體分析、自然語言處理、自适應感覺、群體智能、混合增強智能、類腦計算、智能控制與優化決策等重點領域取得重大标志性成果100項以上,獲得核心發明專利及轉化應用300項以上,技術創新能力中西部領先。初步建成人工智能技術标準、服務體系和産業生态鍊,加快發展人工智能龍頭企業及品牌産品,培育人工智能高新技術企業500家以上,人工智能核心産業規模超過500億元,帶動相關産業規模超過2000億元。

  人工智能在生産生活生态、社會治理等方面應用的廣度深度極大拓展,建設特色應用場景30個以上,建成智能制造、智慧醫療、智慧政務、智能交通等典型示範工程10項以上。出台資料開放共享、隐私保護、企業培育、技術示範等系列措施政策,初步建構人工智能倫理道德與政策法規體系,形成一批可複制、可推廣經驗。

  重慶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局今年上半年已征集了人工智能基礎設施、技術研發平台、公共服務平台、應用示範項目、企業孵化及創新園區項目、産業化重大項目等試驗區重大示範工程658項,經專家論證并會同市級有關部門評審會商,形成了試驗區建設首批73項重大項目,總投資約296億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