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對閃存存儲關注的朋友對NVMe SSD一定非常熟悉,NVMe SSD是現如今性能最好的存儲盤。這種高性能盤在網際網路領域已經得到了大規模應用,但是在行業使用者還沒有得以大範圍普及。很多人對NVMe SSD也許還比較陌生,不知道如何應用該類型盤,并且給自己的業務帶來價值。和普通 SSD相比,她到底又有何神秘之處呢?
NVMe的發展曆史
NVMe1.0标準與2011年3月推出,由NVMe規範組織成員公司(如Intel,戴爾,三星,鎂光等共計100多家公司)合作開發。2012年10月推出了1.1的版本。在2014年11月推出1.2版本之後,時隔近3年,2017年5月,NVMe規範組織正式釋出了最新版的NVMe 1.3版規範标準。在最新的1.3中添加了如 裝置自檢 、 引導分區 、 虛拟化 、 主機操控散熱管理 等新特點,理論上能夠大大改進SSD的性能。
目前市面上最常見的SSD産品,幾乎都是SATA的,都需要開啟AHCI模式來提高讀寫性能,但實際上固态顆粒的性能受到了這種模式的限制,是以可以看到主流産品的讀寫通常都在550MB/s,而NVMe可以輕松打破這一限制,換句話說,其實NVMe就是為了取代AHCI而誕生的新技術。當然NVMe固态硬碟價格會比SATA固态貴一些。
相比普通SSD, NVMe SSD有着以下的優勢:
① 性能有數倍的提升
另外NVMe也大大的提升了SSD的IOPS性能,在制定AHCI規範時并行性的想法并沒有完全融合到規範内,利用NCQ功能可以對傳輸能力進行優化,但是接口并不允許SSD真正最大限度地發揮其應有的并行性
現在SSD測試通常最多隻會測試到隊列深度為32的IOPS能力,其實終究原因這是AHCI的上限,其實許多閃存主要可以提供更好的隊列深度。而NVMe則可以把最大隊列深度從32提升到64000,SSD的IOPS能力也會得到大幅提升。
② 延遲可大幅降低
NVMe标準是面向PCI-E SSD的,使用原生PCI-E通道與CPU直連可以免去SATA與SAS接口的外置控制器(PCH)與CPU通信所帶來的延時。NVMe标準的延時隻有AHCI的一半不到,NVMe精簡了調用方式,執行指令時不需要讀取寄存器;而AHCI每條指令則需要讀取4次寄存器,一共會消耗8000次CPU循環,進而造成大概2.5μs的延遲。
③ 功耗更低
NVMe加入了自動功耗狀态切換和動态能耗管理功能,裝置從Power State 0閑置50ms後可以切換到Power State 1,繼續閑置的話,在500ms後又會進入功耗更低的Power State 2,切換時會有短暫延遲。SSD在閑置時可以非常快速的控制在極低的水準,在功耗管理上NVMe标準的SSD會比現在主流的AHCI SSD擁有較大優勢,這一點對移動裝置來說尤其重要,可以顯著增加伺服器、筆記本和平闆電腦的續航能力。
④ 存儲容量
目前HDD普遍使用的單盤容量是4TB,最大可以做到10TB。2.5寸NVMe SSD目前的單盤容量可以普遍做到3.2TB,單卡可以做到6.4TB。今年NVMe SSD可以做到10TB以上,并且每年的容量都會爆發式增長,這主要得益于3D NAND Flash的廣泛應用。可以預計,若幹年之後,NVMe SSD的單盤容量可以達到幾十TB以上,甚至短短幾年内可以超過100TB。這種容量上的增速是HDD所無法超越的,是以,NVMe SSD的容量密度将會遠遠高于HDD。
⑤ NVMe SSD 驅動适用性廣。
驅動程式的相容性也是所有PCI-E SSD的一個共有問題,每個産品都有對應不同系統的專用驅動,這方面有些廠商做的非常出色,而另一些則 不怎麼樣,然而許多PCI-E SSD需要加載驅動才能夠正常引導。NVMe SSD可以很友善的比對不同的平台、系統,無需廠家提供相應的驅動就可以正常工作,目前Windows、Linux、Solaris、Unix、VMware、UEFI等都加入了對NVMe SSD的支援。
裸金屬伺服器支援使用本地NVMe SSD硬碟及雲硬碟存儲資料,能為裸金屬伺服器提供塊級别資料存儲服務。超級雲硬碟采用三副本技術備援存儲,保證資料可靠性,實作資料零丢失。基于網絡分布式通路,為裸金屬伺服器提供資料高可靠、可擴充的硬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