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經過居家隔離時期,為什麼 VR 還是沒流行起來?

雲栖号資訊:【 點選檢視更多行業資訊

在這裡您可以找到不同行業的第一手的上雲資訊,還在等什麼,快來!

神譯局是36氪旗下編譯團隊,關注科技、商業、職場、生活等領域,重點介紹國外的新技術、新觀點、新風向。

編者按:通常意義上講,巨大的社會變動總是和巨大的科技革命相輔相成的。是以,很多人預測,這一次的全球疫情會帶動科技層面的巨大革新,比如VR市場的發展——因為人們都隔離在家,急需一些可以幫助他們“逃離現實”的新科技。但是記者在實際測評了市場上的幾款VR頭戴式裝置後,發現全民VR的時代尚未到來。在這篇文章裡,他總結了VR技術沒有流行起來的原因。本文來自《紐約時報》,作者Kevin Roose,原文标題“This Should Be VR’s Moment. Why Is It Still So Niche?”.

推薦閱讀:還記得Magic Leap麼,它最終證明AR消費級眼鏡是個僞命題

經過居家隔離時期,為什麼 VR 還是沒流行起來?

圖檔來自Unsplash|攝影Eddie Kopp

VR技術癡迷者

我癡迷VR技術(virtual reality)很久了。

二十多年前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我就攢了很久的零花錢買了任天堂制造的台式遊戲機Virtual Boy。這款遊戲機無疑是一款失敗品,它的3D成像技術很粗糙,塑膠耳機讓人頭痛,也隻能玩“馬裡奧網球”這樣簡單的遊戲。但是它給了我充足的信心,讓我意識到科技可以為人類打開新世界的大門。

從那時候算起,我一共嘗試了不下12款頭戴式VR裝置,我戴過廉價的Google Cardboard,也嘗試過高端的遊戲裝備。每次拿到新的裝置,我都會對VR技術的發展前景感到樂觀,但是在嘗試使用了一段時間後,我又一次次對VR技術在實際應用中的限制感到失望。

上個月,在我意識到自己要在家隔離好幾周之後,我決定再嘗試一次VR技術。我覺得隔離期間,人們對這種可以逃避現實的技術應該有更大的需求。我希望VR可以讓我暫時擺脫正常的生活。如果我足夠幸運,也許VR還可以成為一種安全的娛樂活動。

VR時代尚未到來

測評之後,我得到了如下的結論:

先說好的方面。在技術層面,VR确實已經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如今的VR技術再也不是當年任天堂的Virtual Boy可以比拟的了。如今的VR技術不僅可以做到圖像逼真,而且動作捕捉技術也相當完備。一些VR遊戲已經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對玩家、電影愛好者、或者在隔離中求樂子的人來說必不可少。

但是壞的一方面也非常明顯。首先,和科幻電影中不同的是,21世紀的我們并沒有在生活中全方位享受VR帶來的快樂與便捷。我們并沒有真正進入虛拟現實的世界,沒有在這個虛拟世界中獲得超能力。目前的VR系統還存在一些基本功能的缺陷,影響體驗。換句話說,玩家基本上隻能使用VR頭盔來玩遊戲,而不能在頭盔中做太多其他事。

我目前對這項技術還沒有到失望的地步,但經過幾周的測試之後,我認為數字互動式的未來無法靠VR頭盔來實作,如果想要進入科幻世界中數字化未來,我們需要研發出一些“不浮躁”“不炫目”的新技術,其中一些技術是我們正在使用的。

順便一說,我買VR頭盔的經曆大緻如下:一開始我想在網店上買頭盔,結果發現非常困難。疫情期間,那些流行的VR頭盔——比如Oculus Quest和PlayStation VR——早已告罄。而且我發現有的裝置在eBay上的價格竟然比全新款零售價還要高幾百美元。最後我在亞馬遜上搶下了Oculus Go品牌(這個品牌由Facebook建立)下的一個型号,隻要149美元,32G。後來Oculus Go還給我送來了一個399美元的高端型号,可惜我在寫文章前沒能及時收到。

疫情讓VR裝置銷量增加

疫情的爆發确實對VR裝置的銷量有所幫助。根據該行業的資料收集公司IDC提供的資料,VR頭盔在2020年的銷量同比增長了30%,而且VR的相關應用程式也越來越吃香。Facebook表示,本周該公司的廣告收入達到3億美元,同比增長了80%。Facebook認為這樣的增長和Oculus Go的銷量增加有着密切的關系。

Facebook的VR部門負責人安德魯·博斯沃思(Andrew Bosworth)在一次采訪中表示:“周末使用VR頭盔的人數一直在增加,但是疫情期間周内使用量也在急劇上漲。人們開始用VR技術取代平常周内的活動,比如鍛煉、和朋友出去玩等。”

為了更系統地總結我使用VR技術的感受,我決定搬出一位油管上部落客。這位部落客叫邁克·庫塞爾(Mike Cussell),專攻VR技術科普,在油管上有27萬粉絲。

給VR研發人員的幾個建議

這位部落客的第一個建議是加快開發“社交型VR應用程式”,換句話說就是在遊戲之外增加VR的社交功能,就像目前手機上的通訊技術。庫塞爾說:“以後的VR頭盔,戴上之後你就可以和朋友一起看電影。現在的Zoom可做不到這一點。”

為了向我闡釋這一點,庫塞爾邀請我用VR技術一起看了一場電影。這個VR APP的名字叫Bigscreen,我們倆的頭像在虛拟電影院門口“相遇”,然後他請我進入一個體育場模樣的虛拟劇院。我們一起看了幾部預告片。預告片令人印象深刻,但是更令人驚奇的是這種特殊的約電影的形式。

這種形式雖然有趣,但是也有弊端。舉個例子,我們看了3D版的《少年忍者神龜》,隻看幾分鐘的話當然無所謂,但是如果要看完整部電影,那我們就得90分鐘戴着這種笨拙、厚重的VR頭盔。而且,雖然Bigscreen可以模拟吃爆米花的場面,但是你永遠無法把這些虛拟爆米花吃進嘴裡。

Oculus于2014年被Facebook收購,收購後Facebook就為它增加了内置聊天功能,可以和手機螢幕上的社交APP相關聯。但是我身邊的家人和朋友很少用VR頭盔的,是以我也很少用這個頭盔上的社交應用。

庫塞爾告訴我,上述的限制不應該成為我拒絕使用VR社交APP的理由。“你可以自娛自樂,也可以交新朋友,這種感受會比線下見面和交流更有趣、更私人。”

我按照這樣的建議,在庫塞爾推薦的一些社交應用裡結交新朋友。比如AltSpace,這是一種虛拟的城鎮廣場,一群人可以聚集在一起舉行音樂會,玩遊戲,或者是互相交談。但嘗試了幾次後我覺得挺沒勁,這些聚會就是一群人圍在一起聊自己,包括新冠病毒,包括最近的生活。一位主持人這樣告訴我:這種聚會的規則很簡單,不要開不合時宜地笑話,不要貶低女性。

經過居家隔離時期,為什麼 VR 還是沒流行起來?

目前的VR技術可能更适合一個人體驗,而不适合用來社交|圖檔來自Unsplash,攝影Martin Sanchez

盡管有庫塞爾給出的“交朋友”的建議,我還是發現VR更适合一個人孤獨地體驗。就像是在Nature Treks VR裡顯示的那樣,帶上頭盔後,你可以在虛拟的草原或者海灘上躺着,你可以适當調整背景音樂,在舒緩的畫面和音樂中放松自己。或者你可以點開Real VR Fishing的應用程式,然後一個人在虛拟的湖泊和河流中搜尋獎品。我還發現了很多VR旅遊的應用程式,比如一款APP可以讓使用者虛拟野營。我戴着頭盔在3D效果的錫安國家公園漫步了20分鐘後,發現自己真的放松了不少。

VR技術目前仍然是小衆産品

正如其名所暗示的那樣,虛拟現實技術可以幫助我們逃避現實。這就是為什麼各大遊戲公司都在砸錢開發VR遊戲。但是衆多事實表明,VR技術在未來絕對不會僅僅取代我們的遊戲機,而是會取代更多的裝置。Facebook首席執行官馬克·紮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将VR稱為“下一個人類主要的通訊平台”,其他的VR先鋒則認為我們所有的生活将離不開VR,從工作到愛情生活都可以靠虛拟現實完成。

對很多人來說,目前其他技術在某種程度上已經滿足他們的基本需求。

比如《堡壘之夜》已經是舉辦大型虛拟音樂會和聚會的平台,嘻哈藝人特拉維斯·斯科特(Travis Scott)不久前才在這個平台舉辦了一場音樂會,吸引了超過1200萬觀衆參加。再比如任天堂的《動物森林》,更是在隔離期間治愈了數百萬渴望社交和親近自然的使用者。還有無數的人開始用Zoom舉行虛拟的遊戲之夜、雞尾酒聚會、瑜伽課,不需要額外購買一個VR頭盔就能實作。

推薦閱讀:疫情催生虛拟音樂會,視訊遊戲功不可沒

的确,以上的體驗并不能像VR技術一樣給使用者帶來沉浸式體驗,但是很多技術本身并不需要沉浸式體驗。畢竟我們不需要VR也能看到千裡之外的人,也能在畫面中給自己添加可愛的濾鏡。

我們都是習慣的産物,如果我們已經習慣了目前已有的技術,那就不需要花高價去買昂貴的VR裝置,再花時間适應新技術了。

最後我告訴庫塞爾,雖然我還是像小時候那樣對VR技術充滿了憧憬,但是我還是更喜歡貼近生活的體驗,喜歡結交真正的朋友。他也承認這一點,認為VR頭盔在相當一段時間内都會是小衆産品。但是他仍然相信,在全球流行病之後,VR頭盔很可能會趁勢成為主流産品,因為流行病将人們隔絕在正常生活之外,人們渴望像原來那樣生活和交流。

他說:“現在的人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想要逃避真正的現實。”

譯者:Michiko

【雲栖号線上課堂】每天都有産品技術專家分享!

課程位址:

https://yqh.aliyun.com/zhibo

立即加入社群,與專家面對面,及時了解課程最新動态!

【雲栖号線上課堂 社群】

https://c.tb.cn/F3.Z8gvnK

原文釋出時間:2020-06-10

本文作者:神譯局

本文來自:“

36kr

”,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