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兩會上的5G史

雲栖号資訊:【 點選檢視更多行業資訊

在這裡您可以找到不同行業的第一手的上雲資訊,還在等什麼,快來!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紫金山科技”(ID:zijinshan2013),作者:魯透社,36氪經授權釋出。

或許今年的酷炫5G從2015年開始就埋下伏筆

新華社的一場5G+全息異地同屏采訪,拉開了今年兩會上5G真正唱主角的大幕。

這場基于5G網絡的全息成像實時采訪,讓身在北京的主持人和身在外地的全國人大代表實作了“雲握手”和“面對面”實時交流。

不僅視訊觀衆感到好奇和興奮,連代表本人也覺得頗為新奇。

為了這樣的場景,新華社事先在武漢、廣州、昆明三地設定了分演播室,采集了全國人大代表的影像并通過5G信号實時傳輸到北京,再利用全息成像技術以真人等比例大小顯示,實作了異地同屏交流的訪談。

兩會上的5G史
兩會上的5G史

對全息技術,很多人尤其是影迷并不陌生。

電影《鋼鐵俠》中,一個機器人的零部件、電路都能憑空呈現,就是典型的“全息”技術。2015年春晚在李宇春的節目《蜀繡》中,也有3個分身和她本人形成了4人同台的表演。

兩會上的5G史

2016年遼視春晚上3D全息影像的引入實作了“美猴王”登天的一幕。最近兩年,在演唱會、晚會甚至總統競選這樣的政治活動中,全息技術頻頻出現。2017年法國總統競選上,梅朗雄人在裡昂,全息分身在500公裡以外的巴黎音樂廳同步了他的一舉一動。

兩會上的5G史

那麼有了5G的全息意味着什麼?

就像新華社的這場異地采訪,遠端全息成像離不開超大帶寬、超低延遲時間、超快速度網絡的支援,這是5G有别于4G的明顯特性,也得以讓全息技術在遠距離音視訊同步上,得到了時延、穩定性、清晰性等各方面更佳的呈現。

2018年2月南韓平昌冬奧會那場驚豔全球的開幕式,就把5G、AI、全息等科技因素生動地設計在了“五個小朋友長大後”的表演環節裡。

未來的醫生,可以在5G+全息環境下更精确地操作複雜的手術。

兩會上的5G史

未來的老師,可以讓5G+全息把課堂變得前所未有的生動。

兩會上的5G史

未來的建築師,可以把設計的細節立體呈現在5G+全息影像中。

兩會上的5G史

但無論科技多麼發達,這些炫酷的應用都以無處不在的5G甚至6G網絡為基本。

2020年的兩會,是5G正式商用第二年,截至今年4月底,全國已開通的5G基站已超過20萬個。

兩會駐地和人民大會堂所在地,網絡條件比以往任何一年都更為完善。

兩會上的5G史

如果2/3月份的疫情防控、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讓公衆看到了5G在遠端醫療、直播等大帶寬應用上的能力,那麼5G全息同屏采訪,也讓兩會代表和公衆更清晰認識了5G在行業應用上的潛力。

在這屆兩會上,5G開始玩真的了。

5G+衛星+8K實況直播率先成為今年兩會上的“名場面”。

5月20日,全國兩會新聞中心正式運作。網絡、視訊、書面等方式成了媒體擷取資訊的主要途徑,除了5G網絡全面支撐新聞工作,這次兩會也是首次通過衛星+8K的方式直播的兩會。由中國衛通提供的中星6C衛星資源和上行系統,地球站現場可以接受到色彩清晰、細節畢現的8K視訊信号,現場實測最大視訊碼率達90.4Mb/s。

兩會上的5G史

從去年起移動和聯通就分别釋出過面向傳媒行業的5G視訊采編傳輸“背包”等産品,但當時還需另外搭配CPE,而今年,這種像普通雙肩包一樣大小的“5G背包”内置了4K編碼器和5G模組,背景還有解碼器,有了覆寫完善的5G網絡支撐,可以進行4K級别直播視訊的采集,是有别于往年的一大亮點。

兩會上的5G史

部分記者還體驗了聯通推出的便攜式5G+AR眼鏡,可以在會場實時鎖定人物、實作多人智能識别等,也可自動比對已識别人物的相關資訊。視訊編輯人員還可将前端采集的視訊即時通過聯通5G網絡進行編輯,支援平面/VR視訊采集、雲端轉碼、直播分發、内容聚合等功能。直播視訊可直接以H5頁面、掃碼等形式收看,也可以直接推流至客戶定制平台。此外,新聞工作者也可利用新聞大資料AI能力打造的全新内容生産平台。

兩會上的5G史

前奏:多年兩會連續釋放5G信号

回望兩會曆史,或許今年5G+衛星+8K、5G全息同屏從2015年開始就埋下伏筆。

在那一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圍繞ICT發展重點提到了兩大内容。

一是提出了制定‘網際網路+”行動計劃,推動移動網際網路、雲計算、大資料、物聯網等與現代制造業結合,“國家已設立400億元新興産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要整合籌措更多資金,為産業創新加油助力。”

二是加快實施國家科技重大項目,向社會全面開放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

2016年,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科學獎、“悟空”衛星升空探索暗物質粒子、科技成果轉化法修訂實施、創業投資迅速增長……一系列标志性事件,映射出在4G-5G轉型中,中國經濟社會在技術層層邁進中迎來高速變革。

這一年也是VR興起發展的一年,十三五規劃中明确提出了“重點發展虛拟現實和增強現實”。這一年,工信部和發改委也将AR/VR納入了智能硬體産業創新發展專項行動;文化部鼓勵遊戲遊藝裝置生産企業積極引入AR/VR技術,也為日後5G+VR/AR的産學研鋪墊了基礎。

2017年,5G正式成為兩會上的科技熱詞。

這一年,就有視訊采集和傳播人員穿起了“鋼鐵俠”外衣,将手機、平闆、相機、VR裝置嫁接到一起,一個人即可實作多信道直播、資訊采集、釋出。

兩會上的5G史

也是從這一年開始,政府工作報告裡首次提及“5G”。當時尚處于5G室内、室外測試階段,規劃的是2016到2018年完成第一步技術研發試驗;2018-2020年進行産品研發試驗,實作2020年商用5G。(但現實中,商用被中國的速度提前到了2019年)

随後,2018年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明确提出了“推動5G發展”。一些代表聯名送出了《關于加快5G商用程序助力網絡強國建設的建議》。當時代表們認為,在網絡使用者和基礎網絡方面,我國已建成了全球規模最大的4G網絡;在商用環境方面,我國電商交易額也占據全球比例超過40%,比英、美、日、法、德五國的總和還要多等,是以有必要加快5G商用程序。

這一年也是營運商開始在國内建設5G基站的起點。中國移動5G聯創中心開放實驗室落戶兩江新區,主要進行5G網絡應用案例場景的開發和測試,重慶、廣州都成為率先建設5G的城市。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副院長餘少華當時提出,“我國5G研發試驗已經進入第三階段,但在降低5G終端的成本和降低使用複雜度方面,還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他提議,在核心晶片和作業系統研發上進一步突破,不斷降低終端生産制造使用成本,“讓中國所有階層的人都能夠用得起5G網絡。”

而連續在多屆兩會上給出ICT業前瞻性提議的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聯通研究院院長張雲勇在2018年兩會上也着重提到了“加速釋放700MHz頻段”的内容,建議國内把700MHz頻段重新指配用于5G商用網絡建設,為實作中國5G在全球範圍領跑,盡快出台5G低頻部分規劃。

還有更多推動5G落地的提議也在2018年兩會上被提出:加快5G全頻段頻譜規劃,加快高中低頻的頻譜規劃,将3.6-4.2GHz等更多中頻段用于5G網絡,并盡快明确26GHz、39GHz等高頻段的頻譜規劃;攻克高頻領域的技術和制造難關,推進高頻器件産業發展;加大對5G高頻基礎專用材料、核心晶片的研發扶持力度,推動企業核心技術改造,提高專用材料自給保障能力和制備技術水準,力争早日實作民用高頻器件的國産化、規模化。

2019年,在政策激勵和全産業鍊推動下,5G提前一年正式商用。

兩會期間,天安門廣場和兩會新聞中心成為北京首批提供5G網絡全覆寫的區域。從代表駐地到會場,從新聞中心到各地新聞機構,5G+4K、5G+VR直播成了場景應用的熱詞。

兩會上的5G史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在2019兩會上首次啟用機器人記者參與報道,同時,在人民大會堂架設了“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融媒體展示平台”,利用5G新媒體實驗平台,通過4K超高清頻道直播信号,在兩會期間示範了5G+4K內建制作的效果。

兩會上的5G史

張雲勇也在2019年兩會上圍繞5G送出了3項提案:分别就加快5G商用步伐存在的問題、推進5G網絡共建共享及終端快速普及以及推動5G應用生态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建議。

這裡還有一個頗讓人感慨的插曲。

當時張雲勇錄制了一段向人們描述未來5G生活的視訊,“我們設想一種場景,清晨5G路由器悅耳的聲音叫醒你,感覺你在床墊上翻動的次數,感覺你的睡眠品質,連接配接咖啡機自動給你呈送一杯濃淡相宜的咖啡。在你喝完咖啡吃完早餐之後,自動幫你預約一台無人駕駛汽車,自動幫你規劃一條最不擁堵的路線,到達辦公室一樣的利用5G網絡視訊、虛拟現實技術召開一個遠端的會議,身如其境。如果會議期間有些特殊情況,比如說有一個快遞,沒有關系,你隻需要輕輕按動一下手機上的按鈕,你的窗子會自動開啟,無人飛機會帶着你的快遞,經過窗子飛到你的辦公室。可以說5G不僅僅快,而且非常智能……”

随後,一位來自貴州盤縣岩博聯村的全國政協委員對張雲勇說:“大城市都是5G時代了,但在偏遠農村,我們還有很多地方2G都不能覆寫,很多年輕人在寒冷的天氣裡跑到外面找網。我們農村的很多人也想在網上開網店,但網絡條件不允許。像我們村的這個現象,什麼時候能改善一下?”

張雲勇回應稱,移動通信網絡建設的特點就是先在熱點地區建設,然後全面普及,相信通過“村村通工程”等,未來偏遠地區的網絡狀況一定會得到改善。

2020,5G強大勢在必行

疫情之下,2020年的兩會首次把科技抗議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程度,同時鑒于5G的快速布網和新基建政策對5G等七大項目的着力推進,代表們也在“5G新基建建議”提出了新的内容:進一步加快5G網絡建設步伐,将對優化的投資結構、穩定增長速度發揮關鍵作用。

顯然,中國在5G上的速度和實力,讓美國感受到了來自數字經濟發展上的“威脅”。兩會之前,美國又發起對華為的制裁,限制華為使用包含美國技術和軟體在國外設計和制造半導體的能力,即限制華為全球晶片供應鍊。

5月23日,時至兩會期間,美國再将33家中國實體列入“實體清單”,這無疑又從國際競争上,給中國科技業進一步自強自立、5G與各行各業融合發力,使了一把力。

本屆兩會代表們對5G的提議,也從網絡上升到行業應用層面。全國人大代表、蘇甯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表示,5G不僅對零售的業态、營運模式、商業模式疊代等産生不可估量的影響。在智能物流、智能制造等方面,5G也大有用武之地。

全國人大代表、海爾集團總裁周雲傑建議,結合新基建建設,将5G、人工智能、大資料、雲計算、區塊鍊、工業網際網路等創新技術結合起來,提升我國工業網際網路的平台能力和科技能力。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業網際網路研究院院長徐曉蘭提出建議,統籌開展“工業網際網路+工業大資料中心+5G”的數字基建體系化協同布局,避免孤立零散式發展,形成數字基建“組合拳”,“驅動力”。

提升全中國數字能力的一個杠杆、改變中國經濟發展的一把鑰匙,就是5G。

而我們手裡的這把鑰匙,正握得越來越緊。

【雲栖号線上課堂】每天都有産品技術專家分享!

課程位址:

https://yqh.aliyun.com/zhibo

立即加入社群,與專家面對面,及時了解課程最新動态!

【雲栖号線上課堂 社群】

https://c.tb.cn/F3.Z8gvnK

原文釋出時間:2020-05-26

本文作者:紫金山科技

本文來自:“

36kr

”,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

繼續閱讀